说起韩流,早些年在中国真是火得一塌糊涂。
在2000年初期的时候,“韩国制造”走进了千家万户。
无论是家具家电,还是美妆韩剧都备受国人追捧,从LG家电到三星手机再到兰芝,都是高品质且时尚的代名词,可以说,韩国企业只要能与中国搭上边,完全可以躺着赚钱。
![]()
可后来“萨德事件”的发生导致中国消费者对韩国的一切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抵制,一时间,韩国的制造业、旅游业的直接蒸发上亿美元。
不过事情还没完,中国不是没了韩国制造的东西就不行,很多国产品牌纷纷崛起,像华为、小米等,而当初的三星电子却逐渐走下神坛.......
![]()
韩流
十多年前,韩流的确很火,究竟火到什么程度呢?
可以说,一个中国人,放假在家休息,早上喝的汽水是从LG冰箱中拿出来的,用的是三星的手机给朋友打电话约见面,看的是OLED的韩国制造的电视。
![]()
一打开电视,还能看到各种韩剧,什么《星梦奇缘》、《蓝色生死恋》等剧应有尽有。
就连出门,都随处可见路边的现代或起亚汽车,街边的年轻人都以穿韩国的现代服饰为时尚。
而街边放的歌,必有少女时代或者Super Junior。
![]()
当时的韩风刮的是相当的大了,只要是与韩国沾边的东西,都备受追捧,可想而知韩国的企业基本上都是赚的盆满钵满。
而中国对韩国来说,不仅仅是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更是名副其实的“金主”,大把大把的钱流向了韩国。
![]()
如果没有后面发生的事,这韩国或许会更上一层楼.....
“萨德事件”
事情发生在2016年7月,美韩宣布部署计划,要在韩国国土上部署美国的“萨德”反导系统。
而部署的理由是应对朝鲜导弹的威胁,可这萨德系统的X波段雷达探测范围却达2000公里,这是什么概念呢?
![]()
这2000公里直接覆盖了中国的东北、华北等地区,严重损害了中国战略安全利益,可以说监视了大半个中国的军事部署。另外,萨德系统的拦截高度,远远超出朝鲜对韩国导弹的飞行高度。
它雷达可以直接深入监视中俄的军事活动,这件事情属实司马昭之心了。
![]()
可中国外交部多次表示“坚决反对”,也并没有让韩国回心转意,可能它早就忘了自己有两个钱都是哪来的。
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国人都无比愤怒,于是便出现了后来的一幕:大规模抵制“韩国制造”以及文化。
![]()
先从为“萨德”提供土地的乐天集团开始,一时间乐天在中国超市的门店大规模的关闭,紧接着韩剧纷纷被撤挡下架,还有护肤品、电子产品的销量暴跌,在华销售额跌的起不来一点。
这还没完,因为“萨德”事件,中国消费者去韩国旅游消费的人次大幅度减少。
![]()
当年有八百多万人次,到了第二年直接折了一大半,这韩国旅游业直接蒸发了七十多亿的美元收入。
不过这还是能统计出数据的,另外还有一些隐藏的。
![]()
这件事情发生后,中国人也是相当理智,一个对自己国家虚情假意的国家有什么好的,无论是从文化上还是商业上都将韩国制造疏远到了极致。
滑坡、替代与超越
自从“萨德风波”发生后,中韩的关系直接僵掉了,对于中国来讲影响不大,但对于韩国来讲,这是断了自己的“摇钱树”。
![]()
因为中国人口众多,消费力度大,能为韩国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都说有钱了,才能发展的更好,而这件事情发生后,韩国引以为傲的技术研究、设备更新换代,直接没戏。
韩国就像一家公司,没了大客户,营业额可想而知。
后来,韩国的制造业就开始大幅度滑坡,主要体现在2022年,那一年韩国对中国的出口,竟然出现了数月的贸易逆差,与之前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
不过此时韩国也迎来了自己的危机:通货膨胀。加之没了中国这个大顾客,制造业简直是难上加难。
可仔细想想,韩国丢下的这块大肥肉,最终谁来接手了呢?原来是中国制造崛起了,自己拿下了市场。
![]()
很久之前,在韩国人眼里,中国制造都是“便宜货”的代名词,哪承想最终接手中国市场红利的竟是他们最瞧不起的中国制造。
先从半导体领域来说,中国中芯国际14nm工艺量产,长江存储128层闪存突破,韩国引以为傲的技术优势被快速追平;
![]()
而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出现了市场替代的现象,韩国的现代和起亚被中国的比亚迪直接赶超。
还有重要的电子设备领域,这说起来,三星曾经在中国也是极其辉煌的,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高达20%,可惜萨德事件以后虽也风光,却不复从前。
![]()
毕竟华为、小米、OPPO、vivo等国产品牌已经占据了中国的大部分市场了,而曾经的三星,在23年Q1的营业额利润就暴跌95.7%,
还记得韩国人最骄傲自豪的造船业,早就被中国超越。
![]()
除此中国还拿下了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称号,他们自己在2022年的时候,走下坡路就走的很厉害了,那一年亏损就高达5亿美元,被迫裁员30%。
其实韩国制造的衰落无外乎与这两大核心逻辑有关,首先是市场依赖的脆弱性,其次是技术护城河的动态性。
![]()
先说市场依赖方面,因为它单一的市场占比超过了30%,一旦出现政治风险,直接将风险转换为了生存危机,存活更加艰难。
其次就是,中国也通过了“市场换技术”策略,在半导体、新能源等另一种实现了自我发展与整合,韩国原来的技术壁垒直接被突破。
![]()
所以,对于中国来讲,就算韩国想要修复关系,也并不重要了。
结语
韩国制造的兴衰,是一部地缘经济与产业升级交织的教科书。
它警示所有依赖单一市场的经济体:在全球化退潮的今天,唯有坚守技术自主与市场多元,才能避免“萨德式”的致命一击。而对于中国制造而言,这场竞争既是挑战,更是向全球价值链顶端跃升的阶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