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献血对自己是举手之劳,对他人却是生命的延续。”近日,在滨州市中心血站机采室,正在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穆冠光这样说。他是一名普通的滨州市民,也是一名不平凡的无偿献血者。截至目前,他已挽袖献血近百次,累计捐献全血1400ml,捐献单采血小板99个治疗量,献血总量达30200ml。
![]()
2000年4月,穆冠光在朋友的陪同下,第一次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捐献了全血。2004年11月,为救助患白血病的表哥,他主动前往滨州市老血站捐献血小板,成为滨州市最早的一批成分献血者之一。“当时成分献血还不普及,我应该能排进全市血小板捐献者前十名。”回忆起首次捐献血小板,他记忆犹新,“虽然当时还不了解具体流程,但想到能救人,就毫不犹豫地伸出了胳膊。”
25年来,穆冠光见证了献血技术的革新。“早期设备比较简陋,献一次血小板要近两个小时,现在1小时20分就能完成。”他不仅坚持捐献血小板,还积极科普献血知识,带动至少10位亲友加入无偿献血队伍。“有人说献血伤身体,可我献了这么多年,连感冒都很少。”他笑着展示自己的献血足迹,“只要体检合格,我会一直献到法定年龄上限。”
这些年的坚持,穆冠光的爱心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回馈。他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山东省突出贡献奖,如今更是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终身荣誉奖”。“这个证书还没发放,高兴的心情已经按捺不住了。”穆冠光笑着说。
同时,作为滨州市首批享受“三免政策”的献血者,穆冠光享受到了免费乘坐公交车,去年还在游览泰山的时候享受到免门票待遇。这些回馈让穆冠光心里暖暖的,他坦言:“免费坐公交、游景区的确暖心,但最珍贵的永远是血站发来的‘您的血液已用于临床’短信。”
“这肯定不是终点。”穆冠光仍然定期出现在血站,“我做的微不足道,会一直坚持下去。只希望更多人明白:一袋血,或许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王慧慧 通讯员 孙春莲 杨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