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这个不久前还高调宣布要递交申请加入金砖国家的经济体,转眼间就和美国特朗普政府签下了一份名为“贸易互惠协定”的文件。
这可不是一份普通的贸易协定。
![]()
许多人脑子里都冒出一个巨大的问号:
安瓦尔政府这是在唱哪一出?
一边是对象征着“南南合作”与多边主义的金砖组织大送秋波,另一边却和推行单边主义、热衷“退群”的特朗普政府深度捆绑。
这种看似精神分裂的操作,背后藏着的究竟是高明的战略平衡,还是饮鸩止渴?
![]()
7000亿美元的“甜头”与主权“毒丸”
我们先来看看美国开出的“甜头”,毕竟没有巨大的诱惑,谁也不会心甘情愿地往火坑里跳。
特朗普政府承诺,未来10年要引导向马来西亚投资高达700亿美元。
这笔钱将流向基础设施、能源、数字技术等关键领域,对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这都是一块难以拒绝的巨大蛋糕。
![]()
同时,协定保住了马来西亚对美出口商品19%的关税税率。
别小看这个数字,根据马来西亚官方的数据,对美出口占其外贸总额的比重相当之高,这19%的关税税率直接关系到国内23万个就业岗位。
假如没有这份协定,关税随时可能恢复到25%;一旦惹恼了美国,更是可能面临高达40%的惩罚性关税。
![]()
经济账算到这里,安瓦尔政府的选择似乎有了一定的合理性:为了保就业、吸引投资,暂时做出一些妥协。
问题在于,美国要求的“妥协”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商业范畴,每一条都精准地刺向了马来西亚的国家主权。
![]()
协定里最核心、也是争议最大的,就是被外界普遍称为“毒丸条款”的第五条。
这一条明确规定:若美国对第三国实施出口限制、经济制裁或敏感技术监管,马来西亚必须同步跟进,采取具有同等限制效力的措施。
这意味着马来西亚的外交和贸易政策将不再独立。
![]()
美国制裁谁,马来西亚就得跟着制裁谁,无论那个国家是不是马来西亚的重要贸易伙伴。
考虑到特朗普政府的制裁大棒挥舞得有多频繁,尤其是在针对中国和俄罗斯等国时,马来西亚几乎是预定要被绑上美国的“遏华战车”。
更夸张的还在后面。
![]()
协定附件五要求,马来西亚必须在六个月内,将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全盘接收,自动转化为本国的禁运名单。
这意味着,任何被美国盯上的中国科技公司,都将自动成为马来西亚的禁运对象。
这对于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尤其是与中国在电子、半导体领域有着密切合作的马来西亚来说,无异于自断臂膀。
![]()
据马来西亚半导体行业协会的初步预测,仅此一项,就可能导致该国产业每年损失高达54亿美元的订单。
协定甚至赋予了美国直接“长臂管辖”的权力。
美国有权对马来西亚企业进行所谓的“合规审查”,可以随时查阅企业的内部通信和财务数据。
![]()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贸易条款,而是赤裸裸的内政干涉。
马来西亚的企业在自己的国土上经营,却要随时准备接受另一个国家的审查,国家主权何在?
马哈蒂尔为何炮轰安瓦尔?
面对这样一份几乎等同于“不平等条约”的协定,马来西亚国内的反应可想而知。
最先站出来发出怒吼的,是已经98岁高龄的前总理马哈蒂尔。
![]()
这位在马来西亚政坛叱咤风云数十年的“政坛雄狮”,在11月3日紧急召开记者会,火力全开,痛斥安瓦尔政府“出卖主权”,让马来西亚“沦为美国利益的附庸国”。
马哈蒂尔不是空口指责,他当场出示了自己执政时期,也就是2018年与美国谈判的贸易协定文本草案,与今天安瓦尔签下的版本进行对比。
![]()
他指出,新版本中多出来的整整12项条款,每一条都与主权让渡有关。
马哈蒂尔的愤怒并非仅仅出于政治立场。
他非常清楚,马来西亚作为一个中等体量的国家,能在各大国之间保持独立、左右逢源的根本,就在于其不选边站的战略自主权。
![]()
一旦这份自主权被白纸黑字地出卖,马来西亚就从棋手变成了棋子,未来的命运将完全掌握在别人手中。
马哈蒂尔的观点在马来西亚国内引起了巨大共鸣。
国会反对党领袖慕尤丁也在议会提出紧急质询,认为协定让马来西亚丧失了独立的外交政策空间。
![]()
民众的情绪也相当复杂,民调显示超过六成的民众担心国家独立性受损,但同时,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也有一半以上的人支持优先发展对外贸易。
这种矛盾心态,恰恰是安瓦尔政府能够推动协定达成的社会基础。
安瓦尔政府当然在极力辩解。
![]()
总理安瓦尔本人和投资贸易部长扎夫鲁反复强调,协定“不会损害主权”,马来西亚拥有单方面退出的权利。
但这番说辞显得相当苍白。
协定第18章确实有退出条款,但需要提前180天通知,并且要支付一笔相当于年度贸易额2%的巨额违约金。
![]()
这哪里是自由退出,分明是提前设好的“分手费”,让你想走也得脱层皮。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协定签署后没几天,10月30日,美国商务部就更新了出口管制名单,精准地将12家曾参与过金砖合作项目的马来西亚科技企业列入其中。
这记响亮的耳光,无疑是在告诉马来西亚和全世界:上了我的船,就得听我的话。
![]()
马来西亚究竟是应该选择短期经济利益,暂时牺牲部分主权,还是应该咬紧牙关,维护其在东盟乃至全球舞台上的独立地位?
这个问题,安瓦尔政府给出了他的答案,但马哈蒂尔和许多马来西亚人显然并不同意。
这场博弈的最终结局,不仅将决定马来西亚未来的国运,也为所有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的东盟国家,提供了一个极具警示意义的现实案例。
![]()
越南、菲律宾、泰国已经签了类似的协议,如今又加上了马来西亚。
当东盟的核心成员国都开始“各扫门前雪”,东盟一体化的前景,恐怕只会越来越黯淡。
参考资料:
“未来将配合制裁?美国的附庸!”马来西亚政府回应:未损害主权
2025-11-04 16:04·观察者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