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最常见的分类就是籽料和山料,籽料是次生矿,圆润带天然皮色,是河道里出产的,山料是山里开采的原生矿,棱角分明无皮色。如果把两件藏品放在一起,区别会有多大?
1、 表面特征
籽料:
现代玉雕的留皮俏雕核心是借天然皮色做创意,让皮色成为作品亮点而非瑕疵皮色分布、深浅、色调都是设计核心,比如用枣红皮雕刻关公的红脸、洒金皮做祥云、秋梨皮做山石。既显籽料特点,又让作品更有层次感。
![]()
山料:
山料三层结构是天然标识,石皮必弃、糖色可选、白玉为核心。石皮是风化围岩,质地粗糙无价值,糖色如今常被巧雕利用,但始终以纯净细腻的白玉部分作为创作主体。
![]()
2、 内部结构
籽料:
和田玉的结构以毛毡状为主,和田籽料的毛毡结构是“加密版”,纤维交织致密,就像水洗后紧实收缩的羊毛地毯,比山料更细腻,油脂感更足。
![]()
山料:
山料结构松散,部分品种有专属特色结构,如碧玉山料是丝绢状结构,塔县黑青带细密的牛毛纹,沙枣青因直闪石呈猫眼效应。
![]()
3、 整体形态
籽料:
形状大多圆润饱满,大多以“保形”为主。独籽巧雕保留完整卵石形态,切料也保流线型,既显天然质感又契合柔和温润的玉性。
![]()
山料:
山料胜在块大充足、切料无造型束缚,是大件和私人订制的首选。
4、 细密度
籽料:
籽料密度在2.9左右。比山料密度略高,细度达标,质感更加紧实温润。
![]()
山料:
山料上手压手感弱、细度上限低,密度略低导致手感偏轻不压手,肉眼无结构已经是优质水平,很难达到籽料“过灯无结构”的细腻度。
![]()
5、 老熟度
籽料:老熟度较高,但十籽九裂,流水冲刷让籽料质地温润老熟,大部分都会有裂,没有裂的就是稀缺货。
![]()
山料:山料没有老熟度的顾虑,品相更完整。无自然磨损、纯度高但偏生、缺乏温润感。
![]()
6、 油性和糯性
籽料:“油+糯”的顶级质感。油性足,糯性如糯米油糕般滑腻温润、不闷不透,高级感拉满。
![]()
山料:多数偏干涩或仅略微油,盘玩后也难出油润质感,部分优质山料油性接近于籽料,但仍缺少温润通透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