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生人口腰斩,房价谁接盘?年轻人用脚投票不当最后买家

0
分享至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我持续创作的动力,感谢支持。



近几年,朋友圈里关于“不买房”的话题越来越热。有人说这是“躺平”,有人嘲讽这是“任性”,但我近段时间跟不少年轻人聊下来,感受完全不一样。观察点很简单:市场的规则已经变了,支撑房价的底层逻辑在变,年轻人的选择更像是清醒判断,而不是逃避责任。

讲个细节。跟我聊过天的一个朋友,工作不差,月薪也算稳定。他跟我算过一笔账:一套房月供两万,贷三十年,意味着未来三十年里很难辞职、很难创业、出差生病都要算着月供过日子。相比之下,同样居住条件,租房月租不到五千。月供占掉生活的大半,会把人生很多选择权绑住。他告诉我,父母曾劝他“赶紧买”,但他反问一句:买的是安稳,还是把未来几十年的主动权卖掉?

要把个人感受放回更大的图景里看。房地产长期热起来,有一个很关键的基础:人口红利。简单说,房子是给人的,人口多了,住房需求自然大。但“生”这件事在变。2016年全国新出生人口约1883万,被视为高峰。到2024年,这个数字降到954万,有专家预计后续可能进一步降到800万左右。新生人口近乎腰斩,这直接改变未来十年、二十年的住房供需关系。供给如果不变,需求少了,房价就缺乏长期上涨的基础。房子从投资工具回归到居住属性,几乎成了必然。



再看代际观念。上一辈人里流行一句话:“有房才有家”。为了这句话,很多家庭动用几代人的积蓄,甚至动了“爷爷的养老钱”,把“六个钱包”都往房子里塞。这样的牺牲,换来的是什么?是一纸房产证,和几十年紧绷的生活线。如今的年轻人开始重新定义家。对他们来说,家要的是生活质量、内心的安全感、以及应对变化的弹性。有的人宁可把首付留作学习、创业、旅行的费用,也不愿意把人生压在一份巨额房贷下。

文化也在变。00后特别明显:更注重当下体验,愿意花钱在旅行、课程、兴趣上。朋友圈里晒的是海边和人文小店,而不是房本。这类选择被外界看成“轻资产”,可其实是价值观的转向——把时间和精力投资在能提升自我的事情上,而不只是把钱堆在一块砖头上。一个月薪两千八的人,敢请假去旅行,这背后是对生活节奏的主控,也是对“人生意义”的另一种理解。

还有一个现实的担忧不能忽视。买房在很多城市意味着结婚、生子成本成倍增长。面对高房价和抚养成本,很多年轻人选择先不结婚、不生孩子,或者干脆延后生活计划。这种选择,看似个人自由,实则也在反映制度和结构性问题:年轻人的收入增速没跟上房价和生活成本的上涨,社会保障和公共资源的分配也没有让他们感到足够的安全感。



有人会说:不买房就是在等泡沫破裂,让后来者接盘。这话部分成立,但也忽略了一个事实:年轻人不愿接盘,很大程度是对风险的规避。他们不想成为“最后的买家”。市场若要持续健康,不能只靠新一代去接手高价位,需要更多结构性的调整:土地政策、税收、租赁市场规范化、保障性住房的扩大等,都会影响房市的长期走向。关于这些政策层面的细节,暂无相关信息能保证未来短期内出现根本改变,但公众期待政策能更多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

社交媒体上,关于“买房”还有很多情绪化讨论。长辈们担心子女没房就没“安全感”;年轻人则把不买房看成是争取更多生活选择权。两代人都有情绪,都有道理,但对话往往缺少共同的事实基础。举个例子:有位父亲在群里反复发言“房价只会涨”,而他的孩子则在知乎写日记,记录租房一年里换三份城市工作的体验。两者的诉求不同,沟通却被情绪稀释了。

我个人看法是:年轻人的选择值得被认真对待。把不买房简单贴上“逃避”标签,太粗糙。市场和制度需要修正,社会也该给年轻人更多选择的尊重。买房应该回到居住属性,租房也应被看成合理的生活方式。如果政策能让租房更有保障,改善公共配套,年轻人自然会在更少被迫的情况下做出自己的选择。

大家怎么看?你是选择买房、还是更愿租房并把钱花在体验和成长上?评论区说说你的理由和故事,最好能写写城市、月供或月租的数字,让更多人看到真实的生活样貌。我们不是在讨论对错,是在聊一代人的选择权和未来的生活可能。欢迎转发、评论,这个话题值得更多声音加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民间创业仙人,一拳打碎发财梦

民间创业仙人,一拳打碎发财梦

虎嗅APP
2025-11-16 17:00:32
惊天反转!王菲保安曾曝猛料:李亚鹏凌晨回家,真相藏不住了

惊天反转!王菲保安曾曝猛料:李亚鹏凌晨回家,真相藏不住了

艳儿说电影
2025-10-29 09:44:23
教练张超激情指挥诗与远方夺冠惹争议 邓亚萍:国际赛场不允许这样

教练张超激情指挥诗与远方夺冠惹争议 邓亚萍:国际赛场不允许这样

劲爆体坛
2025-11-15 06:46:09
女性“出轨率”最高的5大职业,最后一个意想不到

女性“出轨率”最高的5大职业,最后一个意想不到

小鬼头体育
2025-11-11 11:40:02
实在是高!美学者:统一应尊重台湾人。高志凯:林肯尊重南方吗?

实在是高!美学者:统一应尊重台湾人。高志凯:林肯尊重南方吗?

李博世财经
2025-11-15 17:12:18
曾经嫌弃的“土味内胆”,今年我却被它刷屏了?

曾经嫌弃的“土味内胆”,今年我却被它刷屏了?

印客美学
2025-11-16 12:00:08
活了101岁的英王太后,很有远见,把遗产大部分留给了哈里

活了101岁的英王太后,很有远见,把遗产大部分留给了哈里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14 15:35:44
让女人对你“上瘾”的3个特质!只占一个,她就戒不掉

让女人对你“上瘾”的3个特质!只占一个,她就戒不掉

伊人河畔
2025-11-03 19:59:09
中国留学生被判无期!专挑中国女性下手,全英最恶劣连环强奸犯

中国留学生被判无期!专挑中国女性下手,全英最恶劣连环强奸犯

英国那些事儿
2025-11-16 23:25:46
男子结婚找老同学订8箱五粮液,没喝完按原价退6箱,老同学:不退

男子结婚找老同学订8箱五粮液,没喝完按原价退6箱,老同学:不退

一月爱八月
2025-11-11 20:02:56
王楚然现身机场,被网友吐槽:腰好粗,和照片上天差地别。

王楚然现身机场,被网友吐槽:腰好粗,和照片上天差地别。

老吴教育课堂
2025-11-14 13:27:48
日本政府正式宣布!11 月 11 日日本政府官宣 2026 年上调签证费

日本政府正式宣布!11 月 11 日日本政府官宣 2026 年上调签证费

南权先生
2025-11-13 15:52:13
易烊千玺和宋佳摘下金鸡奖的那一刻,影人们的微表情才是一场大戏

易烊千玺和宋佳摘下金鸡奖的那一刻,影人们的微表情才是一场大戏

科学发掘
2025-11-16 10:57:13
新规频出,五大措施全方位对网贷乱象进行整治!

新规频出,五大措施全方位对网贷乱象进行整治!

老汤胡说
2025-11-16 21:42:46
日驻澳大使喊话中国,建立台海沟通渠道,日本何时有资格谈这些?

日驻澳大使喊话中国,建立台海沟通渠道,日本何时有资格谈这些?

叮当当科技
2025-11-17 00:16:20
俄罗斯有多穷?莫斯科有多富?| 地球知识局

俄罗斯有多穷?莫斯科有多富?| 地球知识局

地球知识局
2025-10-28 20:28:17
官方披露:夏某受境外组织派遣,以“提供医疗援助”等名义为掩护,深入我西南山区,暗中搜集军事管理区数据

官方披露:夏某受境外组织派遣,以“提供医疗援助”等名义为掩护,深入我西南山区,暗中搜集军事管理区数据

鲁中晨报
2025-11-13 15:59:03
何恺明论文总被引次数位列全球所有学者前五,ResNet成21世纪最具影响力论文

何恺明论文总被引次数位列全球所有学者前五,ResNet成21世纪最具影响力论文

算法与数学之美
2025-11-16 20:31:05
为什么说健身辣妹只在网上出现,现实中她们是这样的....

为什么说健身辣妹只在网上出现,现实中她们是这样的....

健身S叔
2025-10-30 19:46:51
上海多区出现!紧急提醒:破坏力强大,看到立即上报!

上海多区出现!紧急提醒:破坏力强大,看到立即上报!

环球网资讯
2025-11-16 21:13:14
2025-11-17 01:39:00
游者走天下
游者走天下
更新
376文章数 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旅游
艺术
教育
本地
亲子

旅游要闻

浙江绍兴:一泓文脉润古城

艺术要闻

这些获奖摄影作品,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教育要闻

妈妈晒高二儿子吃宵夜,女网友眼睛看直了:这颜值,小姑娘遭殃了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亲子要闻

一分钟教你判断孩子的咳嗽代表什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