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孙竞)今天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关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在接受人民网记者提问时表示,要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统筹,推动学生在探究科学规律的过程中涵养人文情怀,在人文浸润中培育理性思维与创新精神,二者缺一不可。
田祖荫指出,要打破科学、工程、技术、数学之间的学科壁垒,打牢学生深厚的学科基础,同时更重要的是建立跨学科的整体视野。通过跨学科的整合和融合,提升现有课程的育人效能,为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实践置换时间和空间。
“要高度重视技术与工程的独特育人价值,把工程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注重解决面向真实世界的科技工程问题,根据学生学段的提升和能力的增长,引导他们逐步开展基于真实情境的小型工程实践项目。在亲自参加创意、设计、实践、迭代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动手能力,还有抗挫折的能力。”田祖荫说。
田祖荫提到,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不局限于学校、教室、实验室,或者开展一些兴趣活动、举办一些科技节等,而是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科技教育生态系统。
“我们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推动科技馆、博物馆、重点实验室、高新企业等,都能逐步成为中小学校的拓展性课程基地和实践课堂,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真实的研究场景、参与真实的创新过程。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实践,真正激发他们投身科技事业的远大志向。”田祖荫谈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