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号在太空被撞了!”这话一出口,多少人的心瞬间提了起来。要知道,这可是载人飞船,不是普通的卫星,里面载着我国航天人员的生命与健康呢。
不过,让全世界都为之惊叹的是,我国面对这次危机的处理方式,比以往任何一次危机应对都要冷静、精准,让人感觉特别安心,仿佛有十足的底气。
![]()
其实,空间碎片对于人类航天活动来说,早就不是什么新对手了。早在航天飞机时代,美国的航天飞机就多次被空间碎片撞击过。
那到底什么是空间微小碎片呢?为什么这么一个“微小”的东西,会让我们的航天任务如临大敌呢?
按照原计划,神舟二十号本来是要返回地球了。可11月5日一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就发布消息说,飞船疑似被空间微小碎片撞击了,返回计划只能往后推迟。
官方通报里写得明明白白,神舟二十号在轨运行的时候,传感器捕捉到了异常数据,初步判断是空间微小碎片造成的。这些碎片估计也就毫米级,甚至更小。
很多朋友可能会想,这么小的空间碎片能有多大危害啊?是不是我们太小心了?
![]()
其实啊,这里的“微小”可不能简单地按字面意思去理解。要想知道它的威力有多大,就得先弄清楚空间碎片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讲,空间碎片就是在宇宙空间里的各种人造废弃物体以及它们的衍生物。
这些物体,小到固态火箭燃烧后的残渣,大到发射后被遗弃的多节火箭,只要是人类发射上去但已经没用的东西,都算空间碎片。
别看这些太空垃圾零零碎碎的,危害可一点都不小。据统计,和大于10厘米的太空垃圾碰撞一下,轻的会让航天器出故障,重的甚至能直接把航天器“干掉”。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教授就说过,这种微小碎片在太空轨道上多得很,对航天器的威胁特别大。
据统计,能跟踪到的超过10厘米的物体有3.6万多件,1毫米到10厘米的估计得上百万,毫米以下的更是多达上亿。
![]()
这些东西虽然看着不大,但在轨道上的速度可快得惊人,每秒能达到7公里以上,动能大得能轻易穿透航天器的外壳,就算只有几毫米大,也跟子弹一样致命。
地面雷达只能检测到厘米级的目标,更小的就只能靠运气了。所以神舟二十号这次遇到的危机,很有可能就是被这类检测不到的微小碎片撞击了。
比起神舟二十号被撞击,相信更多人关心的是,推迟返回的话,航天员会不会有危险啊?
要说一点危险都没有,那肯定是假的,不然也不会推迟返回计划了。不过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因为这次的风险还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为啥说有危险呢?要知道,返回舱再入大气层的时候,速度通常在每秒7.9 - 8公里,表面温度能达到1000 - 3000℃,过载超过40G,任何一点细微的损伤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
就拿嫦娥六号来说吧,返回器接近大气层的时候,速度高达11千米/秒,要是直接穿越大气层落地,最高温度能达到10000℃,这可是太阳表面温度的2倍呢,返回舱很可能会遭受严重破坏。
之前,俄罗斯联盟MS - 22飞船就被太空碎片撞击过,散热器上出现了一个0.8毫米的小孔,冷却剂泄漏了约44升,飞船最后只能以无人模式返回地球。
不过和俄罗斯飞船比起来,我国神舟二十号遇到的损伤可就轻多了,没泄漏,温度也没异常。之所以推迟返回,就是因为我国载人航天秉持着零容忍的原则,一丝隐患都不放过。
那我国面对这种情况为啥能这么沉稳呢?就是因为我国应对突发情况有十足的底气!
首先,我国的航天器配备了“天和机械臂”,在应对突发情况的时候能发挥大作用。
天宫空间站的机械臂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七自由度空间机械臂,精度高、灵活性强,还能智能化操作。
要是太阳能帆板、通信天线等关键设备出故障了,机械臂能协助航天员出舱维修或者更换部件,减少对人工出舱的依赖。
航天员出舱活动的时候,机械臂还能当移动平台,快速把航天员转移到安全区域,或者在突发情况下提供应急支持。
早在2023年12月22日的时候,天和核心舱的太阳能电池翼就被空间碎片击穿了,导致部分电池供电能力下降。
当时,航天员只用了7个小时就重点检查并修复了受损的太阳能电池翼,可见“中国速度”有多高效。
其次,我国的载人飞船还采用了“发一备一”的安全机制。要是在轨飞船出现严重故障没法返回了,待命飞船能快速发射,执行应急救援任务,最大程度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这种“滚动备份”模式把救援从“从零开始准备”变成了“随时可以启动”,最快72小时内就能完成发射准备。
相比之下,俄罗斯MS - 22飞船因为没有备份,得重新组装和测试MS - 23飞船,花了两个多月才发射。
最后,中国航天依托全国产业链的快速响应能力,能在3小时内完成故障评估与方案推演,6小时内完成航天员任务转换训练,24小时内完成发射前最终检查。
由此可见,中国有双保险、三备份策略。这可不是多此一举,而是防患于未然。因为航天安全从来都不是靠运气,得靠数据来支撑决策。
经过这次神舟二十号遇到意外之后,我国乃至世界上其他国家对于空间微小碎片的防护以及清理方面的研究,肯定会得到更多的重视。
不过不用怀疑的是,目前我国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航天技术实力,完全有能力让每一位中国航天员安全回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