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政治,你会想到什么呢?国家大事、民主法治,还是阴谋诡计、钩心斗角?让我们先来看看大师们都是怎么解读政治的。
孔子说,政治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韩非子说,政治是“厚其爵禄以尽贤能,重其刑罚以禁奸邪”。
亚里士多德说,政治是“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城邦”所追求的善业。
奥古斯丁说,政治是“上帝管理堕落的此岸的临时办法”。
马基雅维利说,政治是对权力的争夺。
洛克说,政治是自由平等的人们共同管理公共事务。
施米特说,政治是敌友划分。
伊斯顿说,政治是稀缺资源的权威性分配。
![]()
大师们各有各的道理,我们听谁的好呢?显然,上面的每一句话背后都有一套大道理,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为了把政治看得清楚一些,就像看清楚珠穆朗玛峰一样,我们得努力攀登,得携带装备,得和朋友同行。“攀登”指的是我们思考的努力,“装备”指的是逻辑和概念,“朋友”指的是那些理论家,他们主要是政治学家,但不限于政治学家。看清楚权力,既是政治学的目标,也是政治学存在的意义。这本小书是一部简易的政治学原理,我会在这本书里向你坦诚地分享我研习政治学近三十年来的“偏见”。
记住“政治”的诸多学理定义并不是搞懂政治学的最佳起点,大师们的名言固然是智慧的结晶,但一开始很难成为你前进的拐棍,它们太“粗壮”了,你握不住。我们的“朋友”有孔子、韩非、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马基雅维利、洛克、施米特、伊斯顿,当中的大多数你可能都不认识。你即便叫得出一两个名字,也不一定读过他们的书;即便读过,你也不一定能掌握他们的理论体系。这本小书不打算让你像参加政治学专业的学生训练一样把大师们的理论一板一眼地搞清楚,不会经常把他们抬出来吓唬你,而是打算把他们的理论都放到后台作为帮手。更重要的是,我们得用非学术语言来探讨他们的重大理论贡献,保证你用得上装备,交得上朋友,敢于放开自己向上攀登。跟我一起来吧。
![]()
用我们普通人最容易理解的办法来看,政治其实很简单:政治就是“江湖”,你哪怕恨它,却还是逃不出、避不开它!
在政治的江湖里,最重要的东西是权力。宽泛来说,政治是权力起作用的领域,是“权力的游戏”,用中国人熟悉的话来说,它就是“江湖”。江湖,你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你身处其中,耳濡目染,即便从来没有用心钻营,也多多少少会有自己的感受;陌生,是因为你即便身处其中,却仍然并不清楚里面的要素和逻辑,你即便会那么一两招,却仍总是不得要领,仔细回想的时候,你总是会觉得江湖中的事情匪夷所思。
“江湖”之中的关键是权力。权力会让所有人变得匪夷所思,掌握权力和不掌握权力的人不一样,一个人掌握权力之前和之后不一样,同样掌握权力的两个人也不一样,权力使我们很难看清人,也难以看清世界。比看不清别人和世界更麻烦的是,权力会使我们看不清自己。你是爱权力,还是恨权力?爱它是因为它可以让你过上好日子,恨它是因为它正在让你过苦日子?你羡慕掌握权力的人吗?面对掌握权力的人,你是否当面恭维,内心鄙视?看到贪官落马的新闻,你是痛恨腐败,还是痛恨自己没捞到腐败的机会?你要是真的掌权了,还会时刻谨记“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朴素道理,而不是顺手为自己、亲戚、朋友“行个方便”吗?
权力给我们带来理性与激情、希望与绝望、热爱与痛恨、幸福与灾难,我们在权力面前左右为难、心口不一、前后矛盾。为什么会这样?权力,不只在掌权者手里,它在我们每个人心里。我们只有理解了权力,才能理解政治,才能真正理解我们自己,理解他人,理解人与人组成的国家与社会。这本小书将把权力当作政治的核心概念来对待。
政治这个权力的江湖,不理解如何,理解了又如何?学习政治学有什么用?你先不要着急,不妨跟我走进政治的江湖看一看,等看出门道了,用与不用、如何用,你心里自会有数。
文/李筠,摘自《什么是权力》导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