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狄迪恩八部作品合集《为了活下去,我们给自己讲故事》上市已经两月有余,相信大家还在缓慢推进中,愿各位享受与狄迪恩同行的乐趣。
——用一位读者朋友的话说,便是“坐在她的副驾上,手肘搭在降下玻璃的车窗外,咬着食指,共享她的视界。”
作为“新新闻主义”的先驱,狄迪恩“以清晰有力的语言,见证着我们时代最顽固难解的真相”;以看似极度个人化的视角、散文般的行文,描摹长达半个世纪的美国文化与政治图景,下笔却始终客观冷静,如手术刀般犀利精准。
叙事者的“在场”,让她冷峻的叙事显得可亲可信。于是,她得以在最私人的领域发现公共性,在夺人眼球的大事件中夺回个人的语言——这正是狄迪恩的风格密码,以一种独一无二的个人声音,讲述无数个“我”的共同经验。
在《懒行向伯利恒》《亨利去后》《南部与西部》的译者许晔看来,狄迪恩六十年前写就的、与如今流量时代相悖的文字,先知般预言了这个时代。那些脱胎于一时一地的非虚构作品,超越了时空的局限,指向某些普遍的永恒的命题。
时代风云变幻,某些剧目仍在上演。
*更多内容参见豆瓣@文学车间 ,即本书编辑部,欢迎移步关注。
▴限量赠狄迪恩托特包▴
60年前的狄迪恩和2025年的美国
许晔
新闻界一直有种说法,“新闻是易碎品”,它似乎只有当下短暂的作用,在第二天,今天傍晚,或者于我们如今身处的信息洪流时代,在下一分钟,下一秒,就会被新的热点取代,但琼·狄迪恩的新闻作品,即便成稿于半个世纪前,依旧生命力旺盛,能阐述和解释2025年的美国。
美国总让我感到困惑。就像外界解读中国时总依赖简化的标签一样,我们在看待美国时也总把它视作一个模糊的整体。我在这里居住了几年,美国不再是简短的文字音像,而是生活日常——Costco超市会员卡、墨西哥卷饼、医疗账单、保险诈骗电话……但我还是很难理解这个国家,这里总有处于光谱两极的信息,互相矛盾,又同时存在。
全世界房价和收入最高的地方,街头游荡着身无分文的可怜人和瘾君子。竞选口号高喊“法律和秩序”,却选出一个身负三十四项州重罪的人做总统。有人相信AI会在两年内取代初级程序员和会计,同时有人坚信给孩子打疫苗是背叛上帝。
有次旅行,我和同伴们在犹他州一个小镇上吃饭。一家火爆的日式餐厅里,除了前台接待,一位烤肉师傅和我跟同伴们外,全部都是白人面孔。女士们金发碧眼,穿着漂亮得体的连衣裙。一个十几个人的大家庭坐在我们旁边,爸爸向烤肉师傅骄傲地介绍自己的孩子和他们的伴侣。
两个小时车程外,仅仅一线之隔,就是纸醉金迷的赌城。高速旁林立着硕大的律所广告牌:我们处理离婚、破产、车祸官司。假的埃菲尔铁塔下是24小时营业的赌场。穿皮衣的揽客女郎在街上用皮鞭轻拍男性游客的屁股。天桥上游客熙熙攘攘,站着一个假僧侣,还有乞讨回家路费的赌徒。
这里有极度的乐观,认为黄金时代会再次到来;也有极度的悲观,认定这个国家正在堕入深渊,无法回头。
这种极端的分裂感,在2024年总统大选时达到了顶点。不同立场的选民就像是来自两个敌对国家的陌生人,只因必须要分担房租而咬牙勉强住在一栋房子里。我问一个朋友,你们价值观如此不同,在许多议题上持相反的立场,美国人的共识到底是什么?她给的回答是:“待人和善,帮助他人。”一种全人类共通的美德。
狄迪恩给了我一些解答,甚至在某种层面上,她给了我很多慰藉。在她笔下,美国就是这般极端对立的交融和碰撞,一个庞大混杂、和谐又矛盾的符号系统。西部的人不会记得过去,南部的人不会遗忘过去。人们相信更大的房子、更多的钱,相信未来总是金光灿烂,又成为欲望的俘虏,被承诺背叛。一个团结的、奉行共有价值观的美国,可能只是后人和外界的想象,在2025年它不存在,在1970年它不存在,或许早在1787年费城会议召开的时候,它就从来没有存在过。它就是那只巨兽,在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双重撕扯下,懒行向伯利恒。
![]()
就连狄迪恩自己的新闻写作风格,也是矛盾的和谐统一。她的写作是个人化的,掺杂着自身的记忆和情感,她也谦称自己“没有一双摄像机一般冷静客观的眼睛”,但她对美国的记录诚实又客观,冷静到甚至有时让人胆寒。她的文字有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纤弱冷冽,毫不留情地拆解美国人的生活、信仰和整个社会。
她擅长解读符号,从一条浴巾、一栋房屋、一桩命案,便可一窥庞杂的美国。但她并不痴迷于制造符号的迷宫,把读者绕得晕头转向,只为了显示自己的高深;相反,对宏观叙事,或者如她文中多次提到的“承诺”“希望”,她都心存怀疑,冷眼旁观。她会在一张桌子上看到国家和历史,也会在信仰中看到人生无常。
这种写作方式是反流量逻辑的,哪怕写的是热点事件,狄迪恩也不会屈从于猎奇和猛料的诱惑,而是试图从细枝末节中锁定背后的核心。在当下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这种写作方式显得格外不讨巧,但我觉得,它或许能给面临生存危机的新闻业提供一种可探索的可能性。
![]()
在我刚入行时,互联网对传统媒体行业的冲击就已经开始了,接着是自媒体,微博,公众号,但很快,它们也被短视频取代。流量逻辑和算法在重新分配人们的时间,注意力被切割为两分钟的片段,被信息塞得满满当当;诸如提供新信息等功能,也不再独属新闻业,年轻人从抖音和YouTube上获取信息,他们对网红的信任度,可能已经超过传统媒体。从业者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我们的价值在哪里?
这个行业中最有价值的调查报道,可惜从来就不是一门好生意,能承担压力产出调查报道者,已是凤毛麟角。一些媒体选择顺应商业逻辑,批量制造无价值的易碎品,以获取流量和点击;还有一些,专注榨取离奇的情节和曲折的故事,打包送到编剧桌上,用影视改编证明自己的经济价值。
新闻业艰难求生的今天,我很难去指责他们为了生存选择放弃新闻最严肃深刻的部分,我也没有资格,在算法和短视频统治世界前,我和当时的同行们就在流量诱惑下妥协过,比如会议专题页面上大图展示代表们的衣服和包,标题里挑逗人心的字眼,还有迫使不幸卷入热点事件(并非公共事件)的普通人,回答所谓网友们最关心的问题。流量规则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借口,成全了我们的懒惰和贪婪,最终,让我们被流量豢养。
狄迪恩讥讽这种报道,嘲讽它们把细枝末节当作独家猛料,把人物肆意捏成老套剧目中的角色,只为了完成符合“人性故事”的起承转合。事实上,狄迪恩的讽刺有着某种先知感。比如纽约中央公园跑者案,她批评媒体普遍把这起强奸殴打案塑造成穷凶极恶的年轻黑人对高知白人女性的犯罪,以满足纽约人对滥情故事的热衷。十多年后,真凶现身,而这些无辜的孩子中有人已经坐了十三年牢。
![]()
狄迪恩总在提醒我们,不要软弱到放弃思考,也不要自大到以为自己所写的就是真实。
或许正是这跨越大半个世纪的同行缘分,让我跟狄迪恩相遇。刚开始翻译时,我完成硕士项目,离开了美国;书快出版时,我兜兜转转,又回到美国。可以说,狄迪恩连接着我跟美国,重塑着我对这个国家的印象和认知。我带着对她的记忆去了她写过的地方,竟然有种恍惚感,因为同样的剧目今天依旧在上演,只是换了一群演员。
她写她的祖先抛下过往,西进加州寻找未来;今天的加州依旧是应许之地,来自全世界的移民到此淘金。她写露西·米勒杀夫案,写露西相信美好生活的中产阶级幻梦,写人们聊着案件里的婚外情、爱和死亡;而一年半以前,一个硅谷程序员在家残忍杀害了妻子,人们也相信他原本有美好的未来,人们依旧在聊着案件里的婚外情、爱和死亡。她写洛杉矶人相信城市会无限扩张,工程能让他们一夜暴富;今天旧金山、西雅图、奥斯汀的人们,也有着一样的房价暴涨的信仰。纽约的清晨薄雾和石头建筑还在,拉斯维加斯不分昼夜的赌场也还在,政治表演还在,媒体的陈词滥调也还在。
狄迪恩说,西部的祖先教导他们要遗忘历史,但最终,她自己也成了历史的一部分。我身边同龄的美国朋友已经不知道她,还知道这位作家的,只有硕士项目的教授们,还有一位跟我同一个兴趣班的老太太。在狄迪恩逝世三年多以后,这套中文译作终于面世了,我很期待有更多人阅读她。
![]()
整个翻译的旅程非常快乐,一半是对语言的享受,一半是考古的乐趣。当然也有痛苦。因为此次作品是新闻报道集锦,许多几十年前流行的人物、品牌、事件,对那个年代的读者而言,是当下发生的事,无需注解,但于我,这些都是历史。尤其是《懒行至伯利恒》这篇,文中许多人讲的是嬉皮士黑话。
机缘巧合,我找到了一个“嬉皮语言词典”,是一个当年的嬉皮士建起的网站,存档了嬉皮音乐、文章等,为了怀念那个充满爱、音乐和鲜花的夏天。紫色页面背景亮得能灼烧人眼,文字是荧光黄和荧光绿。在词典开头,这位嬉皮士写道:“……但最重要的作用,是帮助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人理解他们在阅读嬉皮文学时可能会遇到的术语。毕竟,这是世界互联网,所以即便你知道酸是啥意思,也不代表世界上其他人知道。”
翻译完《懒行至伯利恒》一书后,我给网站的邮箱发了封邮件,向他表达感谢。一分钟后,邮件被退回,“550 此地址无人”。我顺着网站菜单找到了他的专栏,2002年夏天,他上传了最后一篇专栏。他脑子里发现了一颗肿瘤,能活多久,不知道。因为要接受化疗,除了胡子,他脑袋上一根毛都不会再长了。在这篇专栏的开头,他说:“最后一次,我祝每个人有个美丽的夏天。”
限量赠狄迪恩托特包❗
比真实更真实的非虚构书写
旗帜鲜明地对预制菜“好故事”说不!
34岁进入文学史的天才记者
80岁代言Céline的世纪icon
战后美国的精神肖像,失序社会的全景纪录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