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卡牌从小众收藏变身潮流风口,第三届亚洲球星卡及体育藏品展(ASCC)的火爆背后,是行业全球化的加速与市场乱象的交织。展会主办方卡淘的创始人之一孙侃,在接受《中国收藏》的专访中,跳出展会表象,为业界带来关于市场、资本与收藏的多重思考。
文丨本刊记者 王何
![]()
前不久,备受瞩目的“第三届亚洲球星卡及体育藏品展(ASCC)”在澳门威尼斯人金光会展中心圆满落幕。逾200家国内外参展商、数十万件体育藏品,让ASCC成为一场独具魅力的沉浸式文化盛宴。
本届展会由卡淘(Card Hobby)与路道(亚洲)贸易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以“以卡会友·乐享收藏”为核心理念,并融合体育精神、收藏艺术与潮流元素,致力于为全球体育爱好者、收藏家打造一个综合性平台。
三年前,从零起步,到如今ASCC走到第三届,并成为业界知名的体育藏品展会,在推进“全球化”的过程中,ASCC经历了哪些节点?又反映出当下卡牌市场的哪些变化?在本届展会上,《中国收藏》专访了卡淘创始人之一孙侃。作为公司的掌舵者之一,同时又是资深卡牌藏家,他带领我们拆解了展会的进阶路径,揭秘了亚洲市场吸引全球藏家的逻辑,并给出新藏家切实建议与行业破局思路。
![]()
孙侃
卡淘创始人之一
《中国收藏》:目前,从展会规模、参展数量等方面而言, “ 全球化 ” 的收藏盛会这一目标是否已经实现?
孙 侃:目前ASCC尚未完全实现“全球化”收藏盛会的目标,但已朝着这个方向取得了明显进展。从展会内容来看,前两届ASCC更多邀请足球明星到场,而本届因与NBA中国赛时间重叠,所以成功邀请到许多知名NBA球星。未来还计划吸引更多NBA球员加入,球星资源的丰富度和国际影响力在逐步提升。
从行业认知度来讲,在亚洲及美国核心玩卡圈层中,ASCC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但仍有不少海外玩卡者仅听说过展会,没有实际了解展会全貌。后续还需要通过一届又一届的展会积累,让更多国外玩卡者将ASCC的信息、照片和视频传播出去,逐步扩大国际影响力,最终目标是将“亚洲(A)”级别的展会升级为“世界(W)”级别的收藏盛会。
![]()
![]()
![]()
《中国收藏》:与国际上其他卡展相比,ASCC是否还有差距?
孙 侃:我去过欧洲、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卡展,综合来看,目前真正能超越ASCC的只有美国国家体育收藏品博览会(简称美国国展)。美国国展拥有数十年历史,运营平衡性做得极为出色,不过它的定位更偏向于让参展者与运动项目及球星近距离接触,因此现场交易量相对较小。在球星资源方面,美国国展的优势尤为明显,现场会有橄榄球、WWE、UFC等多个领域的超级巨星参与签售活动,这一点是ASCC目前难以企及的。
另外,线上直播板块的规模也存在差距。美国国展通常会划出相当于ASCC展位面积约40%的区域用于线上直播拆卡,其投入力度可见一斑。ASCC若想达到这一规模,还需应对关税、货物托运等现实难题。不过目前ASCC已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比如计划在澳门建立中转仓,由主办方统一统筹货物安排,将线下交易、线上拆卡、球星见面会、展商特色活动等环节整合起来,构建一个完整且全面的产业闭环。
《中国收藏》:“ 以卡会友 · 乐享收藏 ” , ASCC 是如何践行这个主题的?以个人的收藏经历来说,您怎么解读 “ 乐享 ” 二字?
孙 侃:ASCC主要通过搭建跨地域交流平台、提供稀缺卡片体验机会以及创造情感联结场景来践行“以卡会友·乐享收藏”的主题。很多海外玩卡者,比如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的朋友,会专程坐飞机来澳门参加展会,基于此前在其他国家卡展建立的信任,现场交易时氛围更轻松顺畅,有时无关乎卡牌本身的价值,彼此会因为卡牌这一共同爱好成为好友,充分体现“以卡会友”。
展会上还有许多难得一见的卡片,即便藏家不购买,也能亲手触摸、拍照留念,这种近距离接触稀缺藏品的体验,对新老藏家来说都很珍贵;同时,线下展会还能让藏家可以近距离接触偶像,比如我的一位好友,他是杰伦·格林的超级粉丝,在本届ASCC上,他的偶像杰伦·格林就去他的展台观看了他的数百张藏品,这就是他的“圆梦时刻”。
以我近30年的收藏经历来看,“乐享”并非只局限于拆卡或交易的瞬间,更多是收藏过程中的情感沉淀与体验感,甚至会有换卡的情况发生,而且很多时候换卡无关乎卡牌自身的价值,只是卡友本身对于卡牌的热爱,每个人对于每张卡牌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衡量标准。这次ASCC,我自己也带来多张上世纪90年代左右的老卡,我并不打算把这些卡牌出售给那些完全不懂的新玩家,我更希望藏友从我这里买走或换走,并在之后可以收藏保留,作为一种传承。
![]()
![]()
![]()
《中国收藏》:作为主办方的卡淘 Card Hobby ,不仅从国外 “ 引进来 ” ,同时还要 “ 走出去 ” ,比如创办 SEASCC 东南亚球星卡及体育藏品展,基于哪些因素要着力拓展东南亚及其他市场?
孙 侃:卡淘着力拓展东南亚及其他市场,是综合考虑市场可行性以及区域潜力后的选择。在东南亚市场,我们优先选择从马来西亚入手,一方面是因为马来西亚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优良,更适合初期市场开拓;另一方面,马来西亚是新兴的卡牌市场,当地藏家从宝可梦卡牌、足球卡到篮球卡的收藏需求逐步增长,还有一批20多年前的老玩家重拾收藏乐趣,具备一定的市场基础。
除了东南亚,我们对西亚市场也很感兴趣,比如迪拜、阿布扎比等地,这些区域不仅经济实力强,还有大量海外公司员工。他们在本国时就有卡牌收藏习惯,因工作外派暂时中断了这一爱好,存在明确的需求缺口;而且当地对体育文化的接受度很高,比如UFC赛事会在当地举办,沙特足球联赛也引入了众多超级巨星,这些都为卡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土壤。
此外,卡淘作为国内少数能出海的卡牌交易平台,也是海外市场中较为垂直的集合类拍卖网站。通过在东南亚、西亚办展,既能吸引更多海外商户入驻,完善全球化交易链路,也能让海外用户了解亚洲卡牌市场的优势。因为海外用户的购买力远超想象,比如2024年有位海外藏家个人购买花费就超过了1000万美元,这些藏家对于亚洲卡牌市场是有探索欲望的,借助ASCC平台可以让更多的藏家看到留存在不同地区的卡牌。
《中国收藏》:为什么现在 中国或者亚洲市场对于海外藏家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孙 侃:我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上世纪90年代,中国港台地区及日本、韩国经济发展较好,当时已形成相当规模的卡牌玩家群体,因此留存下一部分卡牌资源。第二,近年来中国内地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许多珍稀卡牌通过交易等多种形式流入内地市场,海外藏家若想寻找这些珍贵卡牌,往往需要关注中国市场,这也是让我们感到十分骄傲的一点。
《中国收藏》:近年来,卡淘的版图不断扩张,接连在中国内地及境外开设卡店,这是否也是 “ 全球化 ” 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举措?
孙 侃:卡淘在中国内地及境外开设卡店,不仅是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更是对卡牌收藏行业本源的回归。卡牌收藏起源于线下,早年线下卡店承载着藏家的诸多回忆,比如我初中时会在周末去卡店和同好聚会、交易,这种线下交流的情感联结是线上无法替代的。
前几年特殊期间,线上卡牌交易发展迅速,但也导致线上线下严重割裂,很多新藏家仅通过线上入坑,完全不了解线下卡店的运营模式和收藏氛围。而线下卡店能提供线上无法实现的服务与增值体验,藏家可以当面查看卡盒、单卡的细节,在境外卡店还能享受卡片寄卖、评级等服务,新藏家也能在店内学习卡牌发售流程、认识同好,这些都有助于建立更深厚的用户粘性。
![]()
![]()
![]()
《中国收藏》: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内地卡牌赛道纷纷被资本选中,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孙 侃:近年来资本涌入内地卡牌赛道,是一把既有积极意义也存在潜在风险的“双刃剑”。从积极方面来看,资本的注入能为行业带来更多资源,扩大卡牌收藏的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这一领域,推动行业规模的快速扩张。不过,资本的本质是追求短期利益,若资本在获取预期收益后迅速撤离,可能会导致市场出现动荡或一些其他不可预测的后果。但凡事都是有利有弊,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先借助资本的力量壮大行业,当藏家基数达到一定规模、市场规范度逐步提升后,即便未来资本撤离,行业也能依靠自身面对许多问题。
《中国收藏》:这几年内地卡牌收藏市场风生水起,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直播平台涉嫌赌博、交易平台 “跑 路 ” 等。您怎么看待这些问题?
孙 侃: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许多人对行业认知不足且缺乏法律意识。很多年轻人认为“有手机就能做直播拆卡”的主播,跳过了从“玩家到主播再到经销商”所需的3年至5年的沉淀过程,既不了解货源的合规性,比如是否存在走私问题,也不清楚交易规则和法律红线,甚至为了追求短期暴利,发明“对对碰”等违规玩法,将直播拆卡异化为涉嫌赌博的行为。
我认为新玩家应该先关注专业媒体,去了解这个市场。了解市场的意思不是单纯去了解价格,而是要了解有多少人在玩,有多少种运动的卡牌,然后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那一类。拆卡虽然很重要,但拆卡不是唯一的目的,它只是其中的一环。我常说一句话:“一个卡友在玩卡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拆过卡,对于他来说是残缺的;但是一个卡友只注重拆卡的话,那是一种残疾。”所以我们要享受玩卡的过程,不要只注重价格和回报。
![]()
![]()
![]()
![]()
![]()
《中国收藏》:作为行业内资深人士,卡牌市场正在经历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孙 侃:我认为当前体育卡牌市场处于不太健康甚至畸形的状态,核心表现为炒作过度、热钱涌入导致市场失控。过去市场以赛事为节点规律波动,如全明星、总决赛前后卡价有起伏,休赛期是NBA等球星卡的冷淡期,交易更务实,注重卡片实际价值;如今完全相反,休赛期反而成卡价高峰,市场沉迷炒作“期望”,将球员下赛季表现预期提前转化为卡价涨幅,脱离实际价值逻辑。还有更离谱的是NBA传奇球星在世时卡价稳定,传言身体不佳时卡价涨三四倍,离世当天因集中抛售无人接盘暴跌回原价。
近期高价交易频发,对卡牌有认知的群体炒作稀有卡,价格远超合理范围。大量热钱持续涌入,叠加黄金价格波动等外部因素,我原本预测年底可能缓解的市场乱象,现在判断大概率会延时。此外,新入场者多为热钱持有者,缺乏真实收藏或玩卡需求。我建议交易时需要理性对待,无需追求“山顶”抛售,享受过程更重要。
![]()
![]()
![]()
《中国收藏》:从 2015 年创立,卡淘已经走过 10 年,今年算是下一个十年的开启。您对卡淘未来的发展有何规划?
孙 侃:在卡淘下一个十年的发展规划中,海外市场开拓将是核心方向。海外市场方面,我们将重点推进欧美、澳大利亚市场的拓展,欧洲市场借助旗下“DAKA”品牌已积累了一定的认知度,美国作为卡牌发源地是我们的核心目标,澳大利亚则是潜力较大的新兴市场;东南亚市场因部分区域如日本的消费习惯特殊,当地藏家偏好线下交易且缺乏线上支付习惯,暂时难以推进,会将其放在次要位置。
编辑丨方晓
校对丨郑爽
设计丨周倩
本文为原创,版权归中国收藏杂志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
一本杂志,还有“试听”双重体验。音频及视频号讲述的背后故事,都将在杂志独家呈现。
创造无价
一个月40元的投资,贵吗?知识无价,独立的观点无价,带给您的精神财富更无价。
全年12期 订阅价480元
邮发代号2-688 订阅热线1118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