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听了 OpenAI 首席战略官 Jason Kwon 的一场小范围分享,内容是关于
核心信息 OpenAI 成立了一个新的非营利组织,叫 OpenAI 基金会。 这个基金会反过来管理着一个新的营利实体,叫 OpenAI 集团,这是一家公益公司 (PBC) Josh 提到,OpenAI 的旧结构设计时很理想,但实际运行后发现比预期"creaky"(吱嘎作响)得多,投资人每轮融资都得重新理解一遍这个从没见过的结构,摩擦很大 PBC(公益公司)这东西在特拉华州存在超过 10 年,有上市公司和很多私营公司在用:投资人看得懂,尽职调查省事
这个基金会初始就持有 OpenAI 集团价值约 1300 亿美金的股权
这次重组的关键信息可以归纳为几点:
• 新结构 :非营利基金会管理一家公益公司 (PBC)
• 直接动机 :为 AI 研究需要的巨大算力,建立一个更高效的融资渠道
• 资产规模 :基金会初始持有 1300 亿美金 的股权,并承诺先期投入 250 亿美金 用于公益项目
• 制衡机制 :基金会下设的安全委员会,拥有对技术发布的最终安全决策权,且该决策只对使命负责
Jason Kwon 提到,变革的原因在于旧的“上限利润 (capped-profit)”结构
这个结构在几年的实践中,被证明在资本市场进行大规模融资时,会产生不小的摩擦
对于需要为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筹集巨额资金的 OpenAI 来说,这种摩擦带来的沟通成本和复杂性越来越高
简单来说,旧的结构在应对当前 AI 研究所需的资本规模时,显得效率不足
所以需要一次调整
新方案:基金会与公益公司
新的方案由两部分组成
负责对接资本市场的是PBC 公益公司 (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 PBC)。这是一个投资人相对熟悉的法律实体结构,可以简化融资流程
负责确保使命的是非营利的 OpenAI 基金会。它 100% 控制着 PBC
基金会董事会的下面,设有安全与保障委员会 (SSC)。根据其治理文件,这个委员会在做安全相关决策时,其法律上的信托责任只对“确保 AGI 造福全人类”这一使命负责,而不是对股东的商业利益负责
分享中也提到,这个基金会承诺先期投入 250 亿美金,用于两个方向:生物与健康领域的科学突破,以及 AI 适应力 (AI resilience) 生态的建设
一个关于研究的故事
分享中,Jason Kwon 讲了一个他刚加入 OpenAI 时的小故事
当时他觉得很难跟上研究部门的节奏,于是去找当时的研究副总裁 Bob McGrew,希望能多了解一些未来的规划,以便提前准备
Bob McGrew 当时只是笑了笑,说: “这是研究 (It’s research)”
Jason 表示,从那时起他便理解,这家公司的运营必须适应研究过程中的发现与意外
当前正在做的事情,可能在几个月后就不是重点了,毕竟研究总有新发现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 OpenAI 的工作方式:
由研究的走向,来决定下一步做什么,而不是严格遵循一个固定的产品路线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