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有一栋满是温情的医养楼。这里没有冰冷的程序化服务,只有如家人般的牵挂与陪伴;没有机械的照护流程,只有“如家,如亲人”的真心相待。作为集生活照护、医疗康复、安宁疗护于一体的五星级养老机构,这里的照护团队将“养、护、医、康、照、救”六字方针融入日常,用一件件暖心小事、一个个细腻关怀,让入住的长者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也书写出医养结合中最动人的篇章。
细微处见真章:把“麻烦事”做成“暖心事”
“奶奶,我试试用手帮您通通便,不疼的。”24岁的照护师李玲至今记得,一位近90岁的老人因三天未排便陷入窘迫。开塞露、灌肠、通便药都没效果,老人起初连连摆手:“太脏了,俺孩子都没给俺抠过。”可当李玲不顾异味,轻柔地帮老人解决难题后,老人攥着她的手热泪盈眶:“我一来这就是享福了!你不嫌脏,比俺孩子还亲。”
![]()
在医养楼,照护团队从不把“脏活累活”视为负担,而是将其视为与老人建立信任的契机。冀晶护士长经常提醒团队:“老年护理无小事,越是难堪的事,越要用心做好。这是我们与长者建立情感连接的宝贵时刻。”
有位性格暴躁的奶奶刚入住时,天天对着工作人员骂骂咧咧,总念叨“这不是我家,饭也不好吃”。冀晶得知后,特意跟团队强调:“老人暴躁是怕孤单,要顺着她的心意,让她有‘家’的感觉。”于是,李玲和同事们天天笑着喊“奶奶”,面对老人的各类问题始终耐心回应。当老人嫌早饭的南瓜不好吃,念叨“俺孙女给我做的南瓜带笑脸”时,李玲悄悄挖空南瓜瓤,精心摆成笑脸端到老人面前。看到餐盘里的“笑脸南瓜”,老人瞬间软了语气:“对!这才是咱孙女做的!”从此,李玲成了老人口中的“亲孙女”,每天下班时老人总要追问:“孙女,明天你还来不?”这份依恋,正是用心照护的最好证明。
![]()
细致的观察更能化解潜在危机。宋爷爷某天没出门遛弯,照护师李玲察觉异常追问,老人才不好意思说“头晕,怕麻烦你们”。测量后发现收缩压高达180mmHg,李玲立刻通知护士和医生紧急处理。事后宋爷爷要塞礼品感谢,照护者暂时收下后又悄悄放回他房间,老人感慨:“这么细微的变化你们都能察觉,比亲人还上心!”这也是团队践行“十要十不要”服务理念的缩影——要廉洁守心,不要收受馈赠,让信任在细节里扎根。
陪伴筑亲情:从“陌生人”到“一家人”
“把泰山医养中心当作自己的家来管理,把长者当成自己的父母对待,这就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冀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而她的团队,也真的把这份“父母心”融进了日常。
![]()
90多岁的纪奶奶刚入住时,因常年孤独,总躲在房间里不愿出门,连大厅的热闹都不敢凑。照护师李玲没强迫她,只是轻声说:“奶奶,咱出去试5分钟,不自在咱就回来。”就是这一次尝试,让纪奶奶发现了医养楼的精彩——和老伙计聊天、跟着做手指操、参与画画活动,她后来总拉着李玲的手说:“多亏你拉我出来,不然我还在屋里闷着哩!有了说话的人,我这身子骨都硬朗了,能多活好几年!”
黄奶奶的故事,更让人看见“一家人”的默契。她在医养楼住久了,早已把照护师李玲和贾世豪当成亲孙辈,家里送来的东西总想着分给他们,还凭着模糊的视线亲手编小竹筐当礼物。后来因房间调整搬到三楼,黄奶奶一进新房间就呜呜地哭:“没有小贾和小李在,我不踏实。”冀晶得知后,特意安排李玲和贾世豪多去三楼陪她,还开玩笑说:“奶奶,他们天天都能来看你,咱就当多了个‘新家’!”连黄奶奶的家人来探望,都和贾世豪熟得像亲戚,每次见面都热情打招呼——照护者与老人的感情,早已延伸到了家庭之间。
担当守尊严:专业引领下的生死守护
在医养楼,照护不仅是“日常陪伴”,更有“生死关头的担当”。而这份担当的背后,是冀晶对团队“专业、有敬畏、有温度”的要求。
![]()
“这只是我该做的。”面对家属反复发来的感谢短信,24岁的照护师贾世豪总是这样回应。大年初五的深夜,他和同事轮班照护一位临终关怀的老爷爷——老人已无法进食,只能靠流食维持。看着老人状况不佳,贾世豪一整晚没敢松懈,始终守在床边观察状态。察觉老人呼吸渐弱后,他立刻联系家属,还在家属赶来前为老人净身、整理衣物,让老人体面地走完最后一程。凌晨4点家属赶到时,握着他的手泣不成声:“多亏你们,让老爷子走得安心。”
![]()
而在“从绝望到希望”的逆转里,更能看见团队的专业力量。88岁的失智高爷爷刚送来时,蓬头垢面、瘦得脱形,脚上还有多处溃烂坏死,家人本是抱着“临终关怀”的念头。但照护团队从未放弃:医生护士每日精心处理伤口,照护师贾世豪协助清洁、规律喂食,一点点改善着他的状态。冀晶护士长亲自指导制定个性化照护方案:“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如今的高爷爷不仅干干净净,每天按时吃饭,精神状态日益好转。这份“不抛弃、不放弃”的坚持,正是医养楼专业与温情的最佳见证,也是践行“医养结合”的生动注脚。
王奶奶的故事,更彰显照护者的“坚守”。因患老年性紫癜,她的手稍不注意就会碰伤出血。冀晶特意叮嘱团队:“紫癜老人夜间最容易磕碰,要多加留意。”轮到贾世豪值班时,他牢记叮嘱,整夜守护王奶奶,每隔一小时就帮老人检查手部状态,生怕出现意外。天亮时家属赶来,看到贾世豪眼中的红血丝,红着眼眶说:“把老人放这,我们一百个放心。”
以初心暖夕阳,让“家”的温度常在
在泰山医养中心医养楼,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奶奶”“爷爷”的亲切呼唤。在冀晶的带领下,团队每个人都将长者的喜好刻在心里——谁爱喝稀饭,谁喜欢吃苹果,谁怕孤单需多陪伴;也将“十要十不要”的准则落到实处——要细心、要敬畏、要温暖,不要敷衍、不要冷漠、不要松懈。
![]()
从“山东省五星级养老机构”到“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机构”,泰山医养中心的每一份荣誉背后,是无数个冀晶、李玲、贾世豪们用真心编织的温暖网络。在这里,医养楼不是冰冷的照护场所,而是长者的“第二个家”;照护者不是陌生的工作人员,而是老人最亲的“孙辈”。这份跨越年龄的温情,是快节奏时代中最珍贵的人性光辉,也是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最动人的注脚——以初心暖夕阳,让每一位长者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度、亲人的关爱。
(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