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调查发现:每次睡觉前大量喝水的人,不出几个月,身体或有3变化

0
分享至

晚上十点半,65岁的王阿姨刚刚把孙子哄睡。对她来说,一天里最松快的时刻,往往也是“水杯不离手”的时刻。

王阿姨习惯临睡前多喝几大杯温开水,心里想着“多喝点儿,对肾好,血液也稀释了”,还常和邻居们分享,“这样身体才不会缺水,血液循环也更好。”可最近她夜里频繁起夜,睡眠越来越差,白天时常犯困、头脑发胀。



她很疑惑:难道睡前大量喝水反而对身体不好?一次社区义诊时,医生听完她的习惯,意味深长地说:“很多人都以为越多喝水越健康,但在睡前这个时间点上,事情没那么简单。”

这个看似人人都认为没坏处的小习惯,真的安全吗?又会对健康带来哪些变化?医生建议引起重视,看似普通的夜间饮水,背后可能藏着你不知道的3个转变,尤其是第2点,很多人都觉得“无伤大雅”,却正在无声危害健康。

睡前喝水究竟是不是“万能好习惯”?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诸多权威医学研究和流行病调查已给出答案。

中国营养学会指出,成年人每日推荐饮水量为1500-1700毫升,但明确提醒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特别在夜间。



哈佛医学院2021年一项涉及1200人的睡眠质量大数据分析显示,睡前2小时内大量喝水的参与者,夜间睡眠中断率高出未饮水组近18%

吸收水分后,身体无法充分调控,导致膀胱压力上升,频繁起夜。这不仅影响肾脏代谢效率,还可能打乱昼夜节律,扰乱多种激素分泌,进而影响免疫、心血管等系统。

而且,老年人的身体代偿能力本身就较弱,肾脏过滤功能随年龄下降明显,有基础疾病者更需留意。

虽是健康基础,但频次、时机和量的控制同样关键。医学研究已指出:饮水行为的不合理,反而有损健康,而不是单纯多多益善。



夜间长期大量饮水,有这3大变化容易盲点

夜间频繁醒来,深度睡眠受损

研究指出,平均每夜起夜2-3次的人,深度睡眠阶段总时长缩短23-38%,长期如此易致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甚至慢病风险提升。睡眠如同给身体“做维修保养”,被反复打断就像机器保养被终止,久而久之“零部件”损伤更大。

王阿姨最近觉得白天反应慢、记性差,正是不良后果的典型表现。

肾脏负担加重,诱发泌尿系统问题

正常成年人夜间每小时尿量约为60-90毫升,若临睡前饮水500毫升以上,膀胱一次负担骤增,肾脏夜间需超常运作,耗能更多。中华医学会泌尿科分会统计:40岁以上群体,因夜间大量饮水导致夜尿症,发病率高达28.5%

久而久之,易诱发慢性膀胱炎、尿路感染甚至影响肾功能。尤其有基础肾病或前列腺增生的中老年人,更需警惕。



心脏与血压调控受干扰,危险悄然逼近

夜间过量饮水让体内血容量短暂升高,部分高血压、心衰人群容易出现心脏负荷超标,早晨醒来血压反弹升高。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特别强调:心血管病患者夜间饮水应适度,避免突发心脑血管事件。许多受访者并未察觉,身体其实在用“小症状”示警,比如夜间心悸、晨起头晕,都是“警报”。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难道晚上不能喝水了吗?”答案当然不是一刀切拒绝。而是建议大家,将饮水“分散到白天”更安全有效

健康饮水,有科学策略

饮水总量建议1500-1700毫升/日,晚上7点后尽量少喝,仅满足口渴即可。如果口干咽燥,可小口酌饮,而不是一次性灌下大量。

养成早起、三餐前半小时适量饮水的习惯,让肾脏、心脏能合理调节。对于易起夜或泌尿系统有疾病的中老年人,更要关注夜间饮水量。



睡前如需服药,建议配合半杯温水即可。习惯温开水更利健康,避免低温或高温刺激。关注自己的个体感觉,调整饮水量,切莫盲从“多喝为好”的定式思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农户23年前响应号召种下300亩杨树,成材后发现被纳入保护区禁止采伐,官方回应

农户23年前响应号召种下300亩杨树,成材后发现被纳入保护区禁止采伐,官方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11 14:19:28
三连败!威少14+8+11,赛后约基奇跑过去,一把抱住威少

三连败!威少14+8+11,赛后约基奇跑过去,一把抱住威少

担酒
2025-11-12 14:47:57
什么事是你交了男朋友才知道的?网友:鼻子大的真的大还厉害

什么事是你交了男朋友才知道的?网友:鼻子大的真的大还厉害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12 00:05:08
家庭存款11大等级曝光,50%的人难以跨越第四层,你在哪一层?

家庭存款11大等级曝光,50%的人难以跨越第四层,你在哪一层?

历史求知所
2025-11-12 11:35:03
“贝壳衣”引争议,网友:“还以为漏奶了!”

“贝壳衣”引争议,网友:“还以为漏奶了!”

LOGO研究所
2025-11-11 17:57:03
温州空油桶事件后续:执法人员称罚款五万符合规定

温州空油桶事件后续:执法人员称罚款五万符合规定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12 10:16:46
中国人集体戒酒

中国人集体戒酒

马蹄烫嘴说美食
2025-11-12 11:33:45
字节跳动一机器人团队研究员因泄密被开除

字节跳动一机器人团队研究员因泄密被开除

南方都市报
2025-11-12 16:21:12
遭赖清德点名声援沈伯洋!韩国瑜最新发文:老牛不待扬鞭自奋蹄

遭赖清德点名声援沈伯洋!韩国瑜最新发文:老牛不待扬鞭自奋蹄

新时光点滴
2025-11-12 14:02:34
正规军也太不正规了吧!

正规军也太不正规了吧!

贵圈真乱
2025-11-12 10:40:42
一个愚蠢又恐怖的时代终于结束了

一个愚蠢又恐怖的时代终于结束了

后体工队长
2025-11-12 09:45:09
爷爷让我资助堂哥,我问堂哥:你月薪2万1,我月薪4600,谁接济谁?

爷爷让我资助堂哥,我问堂哥:你月薪2万1,我月薪4600,谁接济谁?

小秋情感说
2025-11-12 13:55:34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敢走错半步,我们万枚导弹雨包大饺子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敢走错半步,我们万枚导弹雨包大饺子

小撇说事
2025-11-12 13:04:14
82岁浙江富豪花轩德拟彻底退隐,近25亿元股票分给两女

82岁浙江富豪花轩德拟彻底退隐,近25亿元股票分给两女

红星新闻
2025-11-12 16:34:09
陈伟霆妈妈到北京看孙子儿媳,何穗晒产后美照,哺乳期特征很明显

陈伟霆妈妈到北京看孙子儿媳,何穗晒产后美照,哺乳期特征很明显

阅识
2025-11-12 14:24:18
郑丽文宣布兼任国民党“革实院”院长:亲自对党员授课

郑丽文宣布兼任国民党“革实院”院长:亲自对党员授课

海峡导报社
2025-11-12 15:47:03
打?奉陪到底,联合国爆发激战,中方开始算账,第一个收拾美国

打?奉陪到底,联合国爆发激战,中方开始算账,第一个收拾美国

来科点谱
2025-11-12 08:56:47
字母哥:以前基德不让我投三分,对独行侠这记三分送给他

字母哥:以前基德不让我投三分,对独行侠这记三分送给他

懂球帝
2025-11-12 12:14:23
三女共侍一夫!每人每月50万零花钱,57岁色心不改又包“四奶”?

三女共侍一夫!每人每月50万零花钱,57岁色心不改又包“四奶”?

苗苗情感说
2025-11-12 07:36:16
携500亿元比特币出逃的女商人钱志敏,在卧室被抓捕时画面最新披露

携500亿元比特币出逃的女商人钱志敏,在卧室被抓捕时画面最新披露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2 08:16:25
2025-11-12 17:36:49
游古史
游古史
不偏不倚,恰好是你
2411文章数 5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专家:对华攻击停滞 美国面对的局面凶险霸权随时不保

头条要闻

专家:对华攻击停滞 美国面对的局面凶险霸权随时不保

体育要闻

太阳三连胜&活塞东部第一 哪个更想不到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专家建议设立5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本地
数码
公开课

家居要闻

情感之所 生活教会设计

教育要闻

教育部重磅部署为教师减负,这次能带来彻底好转吗? “除了畜牧局,都在使唤我们”,教育部重磅部署为教师...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数码要闻

阿里首款自研旗舰双显AI眼镜 夸克AI眼镜S1 11月27日发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