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去武汉。
一开始心里打鼓,网络话多,耳边也多。
落地后,整个人一下就松了。
人多,话也大,但规矩很稳。
排队买面没人插队,电梯靠右站得齐齐整整。
地铁口问路,旁边大哥先笑,再指,生怕走错。
行李重,楼梯口有人帮抬,没留名,抬完就走。
一句话,嘴上糙点,心很细。
先说到达。
武汉有三个火车站,武昌、汉口、武汉。
![]()
住江汉路、汉口江滩,选汉口站就近。
住黄鹤楼、户部巷、东湖,选武昌站省事。
住光谷、武汉大学,武昌或武汉站都还行。
别选错站,不然地铁一坐能坐出小半天。
飞机落地是天河机场,地铁直接进城,换乘很清楚。
自驾更爽,三镇分散,景点一圈一圈地绕。
东湖很大,环湖路风大景美,自驾一踩油门就到每个栈道。
黄陂那一片,木兰山、木兰天池、木兰草原,离主城远,车在手才顺。
夜里想去江滩吹风,再撸个宵夜,车上手更自由。
不想开车也能玩,地铁网密,打车起步价不贵,骑个小蓝车也方便。
玩武汉,最好分片走。
第一天走武昌线。
黄鹤楼站出来,一抬头就能见到那一抹黄。
黄鹤楼早在三国就有雏形,唐代诗人崔颢写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李白站在楼下看了直叹气。
上楼能看江,风大,人也多。
![]()
别急,挑上午去,阳光不狠,队伍短一点。
出楼往江边走,长江大桥在那,国内第一座跨长江的大桥,1957年建成,钢梁横着,火车从上面轰隆过去,小孩看了都会乐。
桥头有晴川阁,明代旧址,名字出自“晴川历历汉阳树”,抬头就能懂那句古诗啥意思。
转去户部巷吃一口。
这条巷子清末就热闹,号称小吃一条街。
过早有热干面、豆皮、面窝、糯米包油条,咬下去全是芝麻和烟火气。
人挤,价也有高低,挑开门三十年的小铺,排队的本地人多的那家,稳。
省钱要点很简单,先看价牌,问好分量,能要小份就别硬刚大份。
下午去东湖。
东湖是城里的肺,水面大得离谱,绿道有几十公里,骑车舒服。
听风看水在听涛景区,拍照在磨山楚城,木雕石刻都带楚韵。
楚文化在这片地上扎根几千年,楚人爱歌,爱辞,屈原的影子处处能见。
天好时拍倒影,天不好时看云,怎么都不亏。
喜欢人文的,绕去湖北省博物馆。
镇馆之宝是曾侯乙编钟,战国的宝贝,敲起来能出多种音,号称青铜界的天籁。
演奏有场次,要提前预约,错过就等下回。
展厅里还有越王勾践剑,花纹细得像刻在指纹上。
出来天色接近傍晚,江滩收尾最稳。
江风一吹,灯光开了,船来船往,拍照不费劲。
![]()
第二天走汉口线。
从江汉关博物馆开始。
这里是老汉口的脸,海关钟楼立着,外墙一看就是老洋楼那股劲。
馆里能看见老租界的地图,也能看见码头的旧照片。
从这里往江汉路步行街走,老建筑一栋接一栋,墙面褪色,故事没褪。
街边有老字号糕点,买两块,边走边吃,脚不累,心不急。
午后去谭鑫培故居所在的昙华林转一转。
这条老街全是红砖青瓦,墙上爬着藤,窗背后是画室、书屋、小咖啡馆。
清末到民国的故事在屋檐下挂着牌子,名字讲清楚,年份写明白。
小巷深,人声轻,拍照不用滤镜。
喜欢清静的,往汉阳走,古琴台在那边。
俞伯牙在这里遇到钟子期,对弦一拨,知己难求,古琴文化也就在这里传成了美谈。
台不大,心很静,树影落在台阶上,坐一会,心气就顺了。
夜里就去吉庆街吃一顿。
武汉人夜生活开到深夜,桌上是小龙虾、藕带、排骨年糕、鸭脖,味道重,话也就多了。
隔壁桌说笑声盖过风声,谁也不嫌谁吵,杯子一碰就熟了。
第三天留给光谷和高校。
武汉大学樱花要看天时地利,花季得预约,人多得像赶集。
不赶花期也好,珞珈山林子厚,老楼外墙布满爬山虎,走在台阶上有书卷味。
旁边就是东湖绿道的另一头,脚程好的一路走一路看,水边亭子一个连一个。
光谷那边适合晚上,广场灯亮,拱门像童话,街口一口奶茶,手一热,心就软了。
说到“素质”这件事,路上见的事最有说服力。
公交车到站,队伍自己就排直了,车门开,没人抢。
地铁里电话声大,车厢里有孩子闹,旁边人会逗几句,小孩一下就笑了,事就顺了。
马路边摊贩多,城管来,摊主收得快,城管也留口子,晚饭点儿照旧有口热饭。
商场里看见有人把垃圾递给店员,店员说“给我,我来丢”,一句话把气氛拉回地面。
打车师傅会提醒别走近路堵死,绕一条宽路更快,表一亮,钱清清楚楚。
过街天桥上,外地人背着大包,大妈主动说“别抬了,旁边有电梯”,这话直,但心热。
武汉人说话冲一点,手也快一点,办事真不拖。
一句话,嘴上火辣,心里有光。
吃的这一块,先把“过早”安排好。
早上七点前去,摊子刚起油,面香最正。
热干面要芝麻酱浓一点,再来小半勺萝卜丁,面要抖散了再拌才入味。
豆皮外皮脆,里头糯米软,咬一口嚼三下,不腻。
面窝看着平平,入口才知道外脆里空,油香在嘴里转一圈。
米酒蛋不贵,暖胃,走路有劲。
中午找家馆子吃武昌鱼。
清蒸最正,鱼肉细,刺多,夹慢点,别着急,口福这东西,慢慢来。
晚饭留给小龙虾,挑“十三香”或“蒜蓉”,少来一份素菜,点藕带就够,脆。
价钱看时令,六月最旺,避开节假日便宜不少。
省钱有招。
工作日来,机酒更友好,景点也清爽,排队少一半。
![]()
黄鹤楼别买套票精装照,自己手机就够。
江滩坐轮渡过江,票价不高,景色不差,风还大。
东湖的游船能不坐就不坐,骑车更有意思。
户部巷别一口气买一堆,先买一个尝,合口味再加。
防坑也要提一句。
火车站外面拉客的车别上,打车用软件,车牌清清楚楚。
景区周边的“奶茶爆款”“网红糕点”,价高量小,尝个鲜就好,不必打包。
樱花季、五一、十一,黄鹤楼和省博像春运,能避就避。
夏天别逞能,中午太阳毒,带伞带水,能进商场歇就歇。
自驾的朋友,再多说两句。
过江桥多,导航先选不堵的,二环以内避开早晚高峰,半小时能省成十分钟。
东湖边停车位紧,早点到,停在磨山或听涛的外圈,步行进去风景更好。
去黄陂跑山路,弯多,别赶时间,慢点看树影,安全第一。
车内放点湿纸巾,吃完小龙虾擦手,方向盘不打滑,心里也踏实。
选住处,看行程来。
喜欢夜景就住江滩边,晚上出门两步就到江风口。
喜欢人文就住武昌司门口一带,早起能走到黄鹤楼脚下。
喜欢新商圈就住光谷,吃的多,逛的多,地铁方便。
老城小旅店价格很香,房间小点也能接受,卫生先看评价,靠谱再下单。
再说一句礼貌话。
武汉节奏快,声音大,不等于没礼貌。
人家直来直去,不绕弯。
问就答,帮就帮,吃就吃,喝就喝。
一句“谢谢”,一句“麻烦了”,在这座城里,总有人接住。
这趟路走下来,认知确实翻个面。
城市豪爽,规矩不怠,热情有度。
历史在桥上,在楼里,在老街转角。
烟火在碗里,在夜风里,在摊灯下面。
去的那天是工作日,价低,人少,玩得稳,心也稳。
回程路上,袋子里是鸭脖,手机里是江风。
嘴里还念叨着那句顺口溜。
来武汉,先过早,再过江,再过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