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当多数人聚焦电商促销时,资本市场的目光却被两大头部券商的策略会牢牢吸引。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一南一北”同步召开年度策略会,现场火爆至不少投资者站着聆听,而会议传递的核心信号清晰明确:A股牛市行情有望持续发力。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追高站岗”是长期困扰的难题,而此次两大券商的罕见共识,无疑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据策略会核心内容显示,机构普遍预判2026年A股将呈现“低波动慢牛”或“震荡上行”的格局,整体机会显著大于潜在风险。
一、牛市底气何在?三大支撑逻辑浮出水面
券商的乐观并非空穴来风,其判断背后暗藏政策、资金、经济三大支撑维度,形成稳固的“三角结构”。
政策层面,金融强国战略的持续深化为资本市场保驾护航。随着相关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市场包容性显著提升,尤其在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科技创新企业开辟了更广阔的融资通道。
资金端,“长线资金”正加速向A股集结。当前居民财富配置中,权益类资产的占比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随着养老金、保险资金等稳健型资金的持续入市,不仅为市场提供了充足流动性,更有效平抑了短期波动,为行情平稳运行奠定基础。
经济基本面则提供了坚实支撑。2026年作为“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机构预测GDP增速将稳定在5%左右,且经济增长质量持续提升。企业盈利的稳步改善,成为支撑股市长期上行的核心动能。
二、主线机遇一:制造业提质升级,从“规模红利”到“价值红利”
中国制造业已告别单纯依赖低价竞争的阶段,正从“赚规模的钱”转向“赚定价权的钱”,有色、化工、新能源等行业将率先受益于这一转型进程。
以新能源产业链为例,国内相关产能已占据全球半壁江山,过去长期处于产业链中低端赚取微薄加工利润,如今在技术突破与标准制定方面掌握主动权,行业利润率正进入上升通道。同时,政策大力推动的设备更新计划,带动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稳步增长,这类业绩确定性强的企业,将成为牛市中的“压舱石资产”。
三、主线机遇二:中企出海提速,打开市值增长新空间
跳出国内市场视角,中国龙头企业正加速向跨国巨头转型,尤其是在中沙金融合作持续升温的背景下,海外订单的爆发式增长将成为业绩新引擎,机械、创新药等行业有望率先突围。
在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中国机械装备凭借高性价比优势占据绝对竞争地位;创新药领域,一批企业成功通过欧美权威认证,产品溢价能力大幅提升,实现了从“薄利”到“高利”的跨越。此外,军工、电力设备等领域的技术输出也日益顺畅,海外市场的拓展将直接推动企业市值迈上新台阶。
四、主线机遇三:AI商业化落地,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AI产业已从概念炒作进入商业化兑现期,2026年将迎来“应用变现”的关键节点。券商重点关注的半导体、算力基础设施、AI应用等赛道,被认为是当前市场中弹性最大的投资方向。
AI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巨大的算力需求,服务器、光模块等核心硬件产品订单量激增;在消费端,AI手机、智能音箱等终端设备加速普及,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同时,AI在医疗诊断、在线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落地,盈利模式逐渐清晰,这类具备实际盈利支撑的企业,有望成为牛市中的“牛股摇篮”。
普通投资者操作指南:稳字当头,聚焦主线
针对散户群体,机构给出的核心操作策略是“稳字当头,抓主弃杂”。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可重点配置制造业龙头及运营商板块,这类资产业绩抗跌性强,适合作为底仓配置;若希望博取更高收益,可关注出海主线与AI赛道,但需把握“逢回调布局”的节奏,避免追涨短期暴涨标的。
券商特别提示,科技股短期波动属正常现象,新质生产力相关赛道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牛市中“耐心”比“激进”更重要,精准把握主线方向才能把握行情红利。
风险提示
需注意的是,市场仍存在多重潜在风险:中美博弈若出现升级,可能对市场情绪形成扰动,科技板块或面临阶段性回调;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企业出海遭遇贸易壁垒等问题,也可能影响行情走势。投资者应避免满仓操作,采取分散布局的方式降低风险。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