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跟你说,他能把沙漠黄沙变成绿色钞票,你信不信?
2021年12月,老张信了。
他在股价6块3的时候,把养老的20万全投进了亿利洁能。
不为别的,就为那个让他热泪盈眶的故事——一个叫王文彪的企业家,20多年时间把6000平方公里沙漠变成绿洲,还拿了联合国大奖。
![]()
老张想,这样的企业家,值得托付;这样的公司,值得投资。
2024年6月,亿利洁能股价却跌到6毛。老张的20万所剩无几,更惨的是,一个月之后亿利洁能股票被摘牌。
老张看走眼的不仅是股票,还有那个被他信任的王文彪。
根据官方调查,王文彪作为主谋,主导了长达8年时间的财务造假,除了被罚3000万,更被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曾经的内蒙古首富,如今却坐实了“老赖”。
![]()
老张怎么也想不通,这英雄和骗子的两副面孔,为什么会长在同一个人身上?
01
沙漠里长出来的"神话"
时间回到1988年,29岁的王文彪站在库布其沙漠腹地的杭锦盐场门口。
连他上任的212吉普车,陷在距离大门不到100米的沙堆里。眼前的盐场,生产设备被黄沙埋得只剩半个身子,18平方公里的盐湖更是被埋得严严实实。
要生产先治沙,要致富先修路,这是新厂长王文彪在来时路上心中默念的答案。
![]()
王文彪不担心盐的销量,即便盐场再破败,也是几十万内蒙人食盐的唯一来源。但他想做得更多。
他挑选了20多名盐场职工组成林工队,专职负责在盐场周边种树。然后请来专家深度研发盐海子里的产品,同时更新设备、技术。
凭着产销湖盐、芒硝矿、原碱,昔日破败的杭锦盐场短短几年竟然扭亏为盈。与此同时,绕着盐海子竟然种活了2万棵树。
![]()
这下上上下下都服了,王文彪也找到了平生第一次“从商”的感觉。紧接着他又想干一件大事——在沙漠里修路。
黄河对岸的乌拉山火车站与杭锦盐场直线距离只有70多公里,但因库布其沙漠阻隔,要想把东西运出去,必须绕行300多公里。
![]()
1吨盐的成本凭空增加60~70元,几乎和售价相当,毫无利润可言,解决的办法只有修路。
1997年,王文彪千方百计筹到7500万元开了工,可真正的困难才刚刚开始。
库布其沙漠号称“死亡之海”,一夜大风就能移动数座几十米高的沙丘,前一天刚修出的第二天就只剩黄沙。
推了埋,埋了推,一晃3个月过去了,结果一寸路基都没有修成。
转机发生在有位民工提出:“可以用柳条插成网格,就能把沙子固定住。”果然,打完方格的路基第二天安然无恙。
![]()
就这样用了整整8个月,60多公里的路基才修完,又花了整整一年时间,路基上终于铺好了砂石。
修路虽然漫长辛苦,可王文彪却发现了新商机。
在跟牧民的交流中,他发现沙漠甘草是棵宝——根是名贵药材,茎叶是优质牧草,根瘤菌固氮还能改良沙漠土壤。
![]()
等65公里穿沙公路顺利通车,20万亩以甘草、沙柳、胡杨树为主的生态林也从荒漠上长了起来。
02
像做慈善一样做生意
修路、种树、治沙,这是所有故事的开始,跟其他的企业家相比,王文彪的生意做的更像慈善。
但就是从种树种草的“小打小闹”到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王文彪仅仅花了三年时间。
2000年7月,亿利科技A股在沪上市,当初的小盐场已经成了年营收2亿元的大公司。主营业务是无机化工产品、农肥和医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
在这之后,亿利的发展呈“两条腿”,一条腿是与其他公司合作,做大做强能源化工产业链;另一条是继续植树种草,形成把沙漠变绿洲的标准解决方案,这才有了黄河锁边林这样的生态园。
有报道称,亿利让6000多平方公里沙漠变绿洲,治沙面积占全球荒漠化面积的1/7000。10万农牧民因此脱贫,人均年收入从500元涨到1.3万元。
![]()
各种各样的荣誉更像“雪花”一样飘向亿利和王文彪。
2012年,联合国颁发首届"环境与发展奖";2013年,"全球治沙领导者奖"。
亿利在库布其的治沙模式被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向全球推广。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以来,首个在环境领域被写入决议的"中国方案"。
![]()
2017年,获得"地球卫士奖"的王文彪以130亿身家登顶内蒙古首富。亿利总部也从内蒙古搬到了北京CBD核心区,距离"中国尊"不到一公里。
《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还发微博夸:"这人有点意思,世界治沙第一人,还把治沙积德与赚钱捏在一起了。"
王文彪没有停下脚步,亿利还早早把目光投向了太阳能,库布其沙漠每年光照时间长达3180个小时,光伏发电大有前景。
![]()
老张正是看到这些报道,才动了心。一个能把沙漠变绿洲的首富,还能有假?
就在老张把自己的养老本,一股脑全都砸进亿利洁能股票的2021年,亿利旗下地产公司金威建设却率先暴雷。
说起金威建设,它走的路线其他房地产公司“截然不同”。
顶着“全球最大的生态资产企业”的名头,亿利通过生态修复帮助政府变废为宝,进而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金威再通过市场招拍挂获得了周边房地产开发用地,以房地产开发销售收入提供现金流。
![]()
亿利在天津中新生态城的国际生态旅游岛项目,原本是一片大面积有40多年历史的污染水库。
亿利的介入才使得土地资源得以净化利用,这就是被王文彪极为重视的“生态产业+地产模式”战略。
只不过,在企业接续扩张的时代,金威建设也曾向其他开发商一样走上了高杠杆、高周转,利用票据融资“拆东墙、补西墙”的模式。
然而在房地产行业整体的衰退中,金威地产项目却接二连三烂尾,一并带出亿利集团资金链紧张的事实。
![]()
03
谁在暗地掏空“上市公司”
2020年3月18日,由民生证券作为主承销商的亿利资源2020年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简称“20亿集01”)成功发行。
这本是一笔很普通的公司债——发行规模21亿元,发行期限为5年,票面利率6.50%。
但到了2022年,光利息钱亿利都拿不出来,不得不多次展期(往后拖延)。
照理说,亿利集团不应该缺钱,这么多年从上市公司亿利洁能已经薅足了羊毛。
![]()
2009年,亿利集团花9.1亿买了东博煤炭65%的股权。一年后,2010年,这65%的股权连同另外35%,一起以16.59亿的价格卖给了上市公司。
你可能要问了:东博煤炭值这么多钱吗?
账面净资产只有1.13亿。可评估后呢?16.59亿。
秘密在采矿权——账面价值4000多万,评估后变成15.89亿,整整增值36倍。
这就像你家有套老房子,账面价值10万,突然有个评估师说这房子值360万,然后你就把它卖给了你儿子的公司。
你儿子公司哪来的钱?股市上融资来的。
![]()
2013年,为了解决同业竞争,亿利集团把几家能源、制药、生物公司股权转给上市公司,开价10亿多。
2018年,亿鼎公司60%股权、新杭公司75.19%股权,又卖了16.34亿。
这些收购都有两个特点:高溢价、现金支付。
以上这些都是王文彪的没有对外宣传的“手笔”,谁能想到那个“治沙超人”会有这样的手段呢?
![]()
其实在2005年,王文彪曾经加入一个组织,这个组织里全是中国民营企业大佬。而王文彪所有资本动作,都是在加入这个组织后才发生的。
2012年,亿利成立了自己的财务公司。大集团都有自己的财务公司,这也非常平常。
然而从2020年开始,作为上市公司亿利洁能的钱,却像长了腿一样往财务公司跑。
2020年,76.7亿存款有39.7亿在财务公司,2021年,60多亿存款51.2亿在财务公司。
要不是有股东大会给上市公司划了一条红线,估计王老板还能存更多。这条红线很清楚:存款不能超过40亿。
![]()
然而到了2022年,又存了39亿存款,离红线只差1个亿。
到了2024年6月4日,亿利洁能发了个公告。存放在亿利财务公司的39.06亿元存款,存在重大可收回性风险。
这笔钱还被划分为次级贷款——说人话就是:要不回来了。
亿利洁能最后计提了4.2亿减值损失,2023年净利润直接变成亏损近6亿。这下轮到亿利洁能的股民伤心了。
04
神话破灭后的"一地鸡毛"
亿利洁能的股价从2021年12月的6.3元,跌到2024年6月的不到6毛。
那些在6块多买入的人,眼睁睁看着股票变成废纸,老张就是其中之一。
![]()
2024年7月18日,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亿利洁能退市。11万股东,血本无归。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一年多之后,内蒙古证监局的罚单来了。
王文彪东窗事发——从2016年到2023年,通过关联担保、资金占用、信息披露违法、欺诈发行公司债券,亿利资源集团作为控股股东,组织、指使上市公司干这些事。
![]()
整整8年系统性、有组织的造假,最终亿利洁能被罚2.1亿,亿利资源集团被罚3000万。
王文彪个人被罚3000万,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证监会的措辞是:违法手段特别恶劣、情节特别严重。
用一个动人的故事圈钱,用圈来的钱玩资本游戏,最后留下一地鸡毛,这样的案例实在不少,只不过王文彪的故事更具迷惑性。
![]()
因为他真的做了一些好事——治沙是真的,绿洲是真的,联合国大奖也是真的。
然而治沙是主义,上市是生意。
![]()
当情怀变成了利益的遮羞布,悲剧就开始了。
王文彪说过:"企业如果不赚钱,就不可持续,就变成一个真正的傻子了。"
他确实不傻,用治沙的光环融资,用融来的钱玩资本游戏;母公司的资产高溢价卖给上市公司,现金装进自己口袋;成立财务公司当"内部银行",把上市公司的钱"借"走。
财务造假粉饰业绩,欺诈发行债券继续融资。
这不是商业智慧,这是赤裸裸的掏空。
![]()
白了头发,绿了沙漠,65岁的王文彪,不得不面对债务的"黄沙"接踵而至。
库布其的绿洲还在,可他的英雄梦,早已经碎成了一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