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江海晚报)
被誉为“西北民歌之父”的王洛宾,生于1913年,卒于1996年3月,享年83岁。他一生遭际坎坷,晚年声誉鹊起,相关报道层出不穷,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但少为人知的是,在他生命的最后3年,一位南通老人感怀其跌宕的人生经历和非凡的音乐成就,为他写下数首诗词,与他建立了联系。这位南通老人就是陈冠球。
![]()
王洛宾图源《人民艺术家》杂志
陈冠球,1912年生于小海镇,字勿庵,别署灌翁,又称鸢叟。1974年从上海市市东中学退休,1984年回南通生活,曾任南通市诗词协会名誉会长,1998年6月去世。陈冠球曾注《谢宣城全集》,编《南通耆英集》,辑印诗存《风筝集》。
冠翁诗赠王洛宾
陈王二人的鸿雁往来始于1993年,这一年,陈冠球写下《乐人王洛宾》六首,他在诗序中写道:早岁读鲁迅《域外小说集》,深为所译《乐人杨珂》所感动。近年记述“西北民歌之父王洛宾”之文不少,事不必同,感人则一,得句六首以志。
这六首诗结合王洛宾80年人生和艺术经历,分别从历程、救亡、狱中、杰作、情事、时运等角度切入,凝练而集中,言近旨远,通俗易懂。如其四,写王洛宾的代表作《在那遥远的地方》,诗曰:八方竞唱好姑娘,鞭落身旁一小羊。五十年来谁始赞,小羊好个洛宾王!再如其六,写王洛宾80岁以后,运交华盖,讲学中外,登台表演《掀起你的盖头来》必自扮新娘,赢得掌声雷动,意气风发,令人慨叹:一一鹤声飞上天,讲坛角色演歌坛。盖头掀起欢声动,奚必人生五百年!
收到这组诗,王洛宾于1993年年底回信给陈冠球,并寄赠自选歌曲集《纯情的梦》。
天马岂甘槽枥伏
陈冠球收到赠书和信函时,已经是除夕了,公历已是1994年了,他读信观书,又赋七律一首:
乐人器大自声希,书到明驼岁正辞。
艺欲彬彬心尽献,思深夜夜梦同痴。
采风文学初生地,琢璞音符入妙时。
美在情纯兼有作,剧于先圣只删诗。
其时,王洛宾正陷入舆论漩涡。有论者认为王洛宾不过是记录民歌,岂可署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中,陈冠球援引孔子序《书》删《诗》的掌故,对王洛宾采集民歌同时加以调整优化的创造加以肯定。
陈冠球一直通过媒介热情关注着王洛宾的行踪,6月8日“王洛宾民歌晚会”在纽约举行,王洛宾引吭高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自己最喜欢的“头衔”是人称的“传歌者”,而“歌王”之类,则显得没有进步,因为自己最喜欢的歌还在追求和探索中……这些都让同为耄耋之年的陈冠球心生敬佩,于是写下《王洛宾传歌联合国》一诗:“联合国中广铸情,银髯飘响遏行云。谁知今夕传歌者,竟是近年出土人。称圣称王安可喜,永求永索正无垠。天山雪映花盈野,酿蜜蜂儿自有春。”
早信身亡歌不倒
1996年3月14日,王洛宾去世,陈冠球从媒体获知这一消息,他把3月15日《扬子晚报》关于王洛宾去世的报道做了剪报,贴在当年王洛宾所赠《纯情的梦》的封三,并写下了《敬悼西部歌王王老洛宾》:
才吟出土洛宾王,又怅萧萧鸣白杨。
幽默咸钦宏恕道;人琴能息痛遥疆?
天堂地狱美均在,浓梦纯情花永香。
早信身亡歌不倒,绕梁岂止一西方!
斯人已逝,陈冠球于1996年3月19日写下的这首诗稿最后,还有一行字“遵遗愿助达坂希望工程三百元已汇”,这是一个老人对另一个老人的支持和告慰。
陈王两家的交往并没有到此而结束,两年后的1998年2月15日,王洛宾三子王海成给陈冠球寄来了《洛宾全集》的征稿函。同年3月10日,陈冠球复函王海成,半年后,陈冠球老先生也驾鹤西去。
2003年8月,王洛宾三子撰写的《我的父亲王洛宾》出版发行,其中感恩了帮助其光大父亲音乐事业的人和事,有一段文字事涉陈冠球——“八十多岁的江苏南通第一人民医院的陈冠球老人寄来300元钱,老人希望这些钱能成为王洛宾音乐艺术馆的第一笔基金。”
文:刘卫锋
编辑:黄梦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