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寒衣节,中国三大传统祭祀节日之一,它距今已有2000多年,在宋代的时候,时间被正式确定为十月初一,而且地位也和清明节、中元节,平起平坐,人们把它们合称为中国“三大鬼节”。
![]()
这个节日在南方相对比较少见,主要还是在北方比较流行,笔者认为,这和南北的文化差异有着很大的关联,在这天的习俗,书中均有记载,大部分习俗都是和清明节,中元节是一样的,既然是鬼节,自然少不了祭拜,而唯一不同的地方,寒衣节,除了扫墓祭祖之外,还有送寒衣的一个习俗,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来缅怀亲人。
在中国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会有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比如寒食节,说的就是介子推,而到了寒衣节,说的则是孟姜女,记得小时候,孟姜女寻找丈夫,千里送寒衣的故事,至今还历历在目。
![]()
尤其是和长辈一起看的那段戏剧,孟姜女哭长城,这个就是寒衣节的传说,当孟姜女把寒衣送到长城脚下,却不知道,丈夫早已累死,被埋在长城里,当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悲从心来,把长城都给哭倒了。
当然传说和现实还是有差异的,真正的寒衣节,来源于周代的祭祀,也就是秋祭的一个行为,随着后来不断的演变,而这个日子又不是很确定,直到宋朝,君王喜欢制定节日,就把寒衣节的日期定为十月朔日,也就是农历的十月初一。
![]()
这个节日的核心,更多的是祭奠逝者,同时也是在为在世的人祈福,希望,冬天顺利安康,温暖过冬,日子红红火火。
“十月初一,寒衣节”,老祖宗留下的习俗别丢,做好3件事,寓意添福添安康,那么具体是哪三件事呢?
第一件事:准备寒衣
一般在十月初一之前,也就是九月下旬的时候,人们就会开始准备寒衣了,如今的寒衣,它不单单是给先人送去的,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要及时添置保暖的衣物,因为十月之后,天气就会非常的寒冷了,尤其是北方,甚至大部分地区会出现结冰的一个情况。
![]()
所以在寒衣节到来之前,一定要记得准备好寒衣,不要在当天的时候再去,这样忙里慌张的,很容易耽误事情。
第二件事:扫墓祭祖
寒衣节,送寒衣,那么在这之前,还需要去扫墓,一般这个也都是提前去做的,它和清明节其实有些类似,清明节清理的是刚长出来的杂草,而到了寒衣节,则打扫的是枯萎的黄叶,这个也叫有始有终。
![]()
当把坟墓清理好之后,然后再对祖先进行祭祀,从而表达自己的一个情感,这个也是在寒衣节当中,必须要做的事情。
第三件事:不要过早送寒衣
老话说“清明在前,寒衣在后”,说的就是祭祀的时候,清明节可以提前去上坟祭祀,而寒衣节的话,可以稍微的晚一点,也没有关系。
这个其实也比较的好理解,因为天气冷,送寒衣也恰到好处,关键是有些地方,不是特别的冷,你去送寒衣,就显得不合时宜,这也就是为啥最早的寒衣节,日子不固定,其实就是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
寒衣节就要到了,做好三件事,寓意添福添安康,它其实更多的是告诉我们,这个传统节日的核心,其实还是以人为本,提醒我们不要忘了祖辈的恩德,通过送寒衣的方式,也是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一种思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