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爱情伤害过的人都懂一个道理:当你发现那个曾经对你说“非你不可”的人,其实只是拿你当玩笑,那一刻,曾经有多心动,如今就有多心寒。
雷军,也在经历同样的反噬。
一、从偶像到商人
十年前,雷军是那个“最真诚的企业家”,武汉大学的校友们都为他自豪!
他不摆架子,不讲空话,穿一件黑T恤,就能让一群年轻人热泪盈眶。他说:“小米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那一刻,无数米粉相信——这不是生意,这是信仰。
可信仰一旦沾上资本,就开始变味。
从手机到家电,再到汽车,小米一路狂奔,雷军越来越像一个完美的营销符号:温柔、励志、勤奋、自律。
但当“人设”变成公司最重要的资产时,它就不再是真诚,而是一种精密计算的表演。
二、信任崩塌的路径
当小米汽车发布那天,雷军用“百亿级研发投入”和“超跑级性能”点燃了全网的期待。但很快,粉丝发现事情不太对劲——
车的安全问题被有意避开;宣传数据美得像做梦;许多“技术突破”的名字,其实只是营销包装。
他在宣传小米的外表时,却抛开了一个最最重要的问题:车不是用来炫的,而是用来开的,安全的品牌会保护生命,不安全的车子却会要了人的命。
安全问题他通通不谈,他的数量化广告,通篇只写了两个字:套路!有网友调侃,小米的广告有三层意思:大字是梦想,小字是现实,法律声明是底线。
更让人寒心的是,那支号称“五千人的法务团队”,成了“护雷军心”的利剑。
谁要是质疑小米车,就可能收到律师函。
谁敢说数据造假,就可能被起诉。
这不是一家科技公司应有的姿态,而是一场对话被封死的公关战,或者是内心自卑的外在表现。
当品牌开始害怕用户提问,它也就离坍塌不远了。
于是,退订潮出现,股价下跌,资本做空,小米的梦开始漏风。
从“互联网生态”到“人车家全生态”,看似宏伟的蓝图,其实是靠不断讲故事维系的幻觉。
而幻觉一旦破裂,信仰就变成了怨气。
也难怪格力的董明珠对其“小偷”的痛骂。
三、流量时代的真诚幻觉
雷军的问题,不只是虚假宣传,也不只是造车翻车。
更深层的,是他在粉丝们已经觉醒的时代,仍旧在用其已经习惯并自我陶醉的“情怀”的旧剧本,演“资本狂奔”的新故事。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真诚”变成了最便宜的营销手段。
当一个企业把“粉丝”当“韭菜”和“脑残粉”,当“信任”被算计取代,当“共鸣”只是换算成转化率的指标,任何看似温柔的笑容,背后都藏着冷冰冰的算盘。
“成也雷军,败也雷军。”
小米不是被竞争对手打败的,而是被雨田君的“真诚”反噬的。
有人说,雷军毁掉的不是小米,而是老百姓对企业家的浪漫幻想。
发声不易,感谢点赞➕转发。
早七点准时发文
大家好,我是江南君,一个路见不平一声吼的老boy。
做过监理,行政,金融,设计,干过培训,超市,餐饮,投资,外贸……
喜欢写点文字,思考点人生,管管闲事。
多年后,当后人问我对社会做了哪些贡献时,我会自豪地说,面对事实,我做了诚实的记录和评论。
为防失联,加好友(6793234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