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律师周筱赟在山东东营的银行柜台前,因取4万元现金被反复追问用途时,这场看似普通的业务办理,意外撕开了基层反诈执行中的一道裂缝。同一时间,湖南怀化的杨医生夫妇因手机号涉诈被停机,20多天无法正常使用,更将公众对反诈措施合理性的质疑推向高潮。两起事件背后,是反诈防线在基层执行中逐渐变形的现实困境。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一、取现1万需报备:反诈“防护网”如何成了“盘问网”?
11月3日,周筱赟在中国建设银行东营东城支行取现时遭遇“盘问风暴”。他原计划取4万元现金给朋友结婚送红包,却因银行内部规定“取现1万元以上需报备”被拦下。更离谱的是,柜员不仅要求说明用途,还追问具体消费内容,甚至调取其上月交易流水核查。
![]()
“我的建行卡在ATM机上取现限额是5000元,到柜台取4万却被要求报备,这合理吗?”周筱赟的质疑直指核心——央行明确规定取现5万元以上才需报备,银行为何擅自加码?更让他愤怒的是,银行在无法联系警方核实的情况下,突然转变态度允许取款,这种“先审后放”的随意性,暴露出基层执行中的混乱。
![]()
“反诈的初衷是保护群众,但基层银行不能把所有客户都当成犯罪嫌疑人审问。”周筱赟的遭遇并非孤例。近年来,类似“取现被盘问”“转账被拦截”的案例频发,反诈措施在基层执行中逐渐异化为对普通客户的过度审查。
二、手机号涉诈停机:申诉20多天,医生夫妇陷入“数字困境”
湖南怀化的杨医生夫妇,则因手机号涉诈被停机,陷入了长达20多天的“数字困境”。杨医生的丈夫在做手术时突然收到停机短信,理由是“避免不法分子利用”。更棘手的是,复通需本人携带无犯罪证明前往长沙营业厅办理。
![]()
杨医生尝试通过中国移动App线上申诉,却意外导致自己的手机号也被停机。两人作为医生,手机停机严重影响了工作——无法接收患者咨询、无法协调手术安排,甚至日常生活也陷入混乱。“我们理解反诈的重要性,但这种‘一刀切’的停机方式,是否考虑过用户的实际需求?”杨医生的质疑,道出了许多普通人的心声。
![]()
转机出现在媒体介入后。11月6日,杨医生的丈夫收到运营商发来的线上快速核验途径,手机号码得以复通。但这场持续20多天的“数字围城”,暴露出基层反诈执行中的另一大顽疾——申诉渠道不畅、救济机制缺失。
三、反诈“层层加码”:基层执行的变形与异化
反诈工作的紧迫性不言而喻。公安部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国家反诈中心下发资金预警指令180多万条,紧急拦截涉案资金超3000亿元。这些数据背后,是无数银行工作人员和运营商客服在几分钟内判断交易风险、在海量通信中识别可疑行为的艰辛努力。
![]()
但问题在于,基层执行中的“层层加码”现象,正在让反诈措施变味。从江西多地要求外地身份证办电话卡需提供工作证明或无犯罪证明,到银行擅自降低取现报备门槛,再到运营商“一刀切”停机且申诉困难,这些做法虽然出于好意,却因执行变形而“误伤”了普通群众。
![]()
“不能以反诈为由头,对用户的隐私权、个人财产信息等进行过度监测和监控。”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的批评一针见血。反诈的目的是保护群众,但如果保护措施本身侵犯了群众的基本权利,那就背离了初衷。
四、平衡反诈与权益:制度设计需更精准
反诈工作需要平衡多方关系——既要保持力度,又要避免“误伤”;既要争分夺秒拦截涉案资金,又要畅通救济渠道让无辜者快速脱困。今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三部门联合发布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就取消了个人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需“了解并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的硬性要求,这被视为对基层“层层加码”现象的纠偏。
![]()
“反诈的网,应当精准撒向犯罪分子,而不应轻易困住普通老百姓。”专家的呼吁,道出了公众对反诈措施的期待——既要有效,又要精准;既要严格,又要人性化。
结语:反诈需有力,更需精准
反诈工作是一场与犯罪分子的赛跑,但这场赛跑的终点,不应是普通群众的权益受损。银行柜员和运营商客服作为反诈第一线,其警觉性保护了无数群众;但执行过程中的“层层加码”现象,却让反诈措施变味为对普通客户的过度审查。
![]()
如何在确保反诈工作高效开展的同时,避免对普通群众的正常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干扰?这需要相关部门完善制度设计,通过更精准的模型、更畅通的救济渠道,在风险防控与公民权益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
反诈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但更需要相关部门在执行中保持理性与克制。毕竟,反诈的目的是保护群众,而不是让群众在反诈的“防护网”中寸步难行。
(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纯属个人观点,无不良引导,热点来源于社交网站如有雷同纯属意外请联系小编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