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宜春商会会长、领跑点教育 立思辰留学创始人、云学教育科技集团掌舵人罗成,在二十余年创业与管理生涯中,见证过留学行业的野蛮生长,经历过疫情冲击的生死考验,更带领企业实现从0到1、年增长超60%的跨越式发展。谈及管理心得,这位手握全国40多个城市业务、统领千人团队的企业家,最核心的感悟只有一句话:“高明的管理者,从不去考验人性,而是用制度让人性向善,让背叛无利可图。”
![]()
这份觉醒,源于罗成创业初期的一次惨痛教训。早年开拓马来西亚、新加坡留学市场时,他凭借对核心团队的十足信任,几乎不设任何约束地放权——区域负责人可自主决策客户合作、掌控核心资源,甚至拥有单独财务审批权。靠着团队的拼劲和创新的线上运营打法,项目一度业绩斐然,远超行业同类机构。但好景不长,一位手握大量精准客户资源的区域负责人,利用职权违规对接竞品,险些让公司刚站稳的市场根基崩塌。“那时候我才明白,再深厚的情谊、再坚定的口头承诺,在足够大的利益诱惑面前,都可能不堪一击。”罗成坦言,这次危机让他彻底抛弃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理想化认知。
此后,罗成在企业内部掀起了一场“制度革命”,而“财务双签、资源公有、节点管控”成为三大核心准则。他明确规定,任何区域的财务支出,必须由区域负责人与公司总部财务专员共同签字方可生效,杜绝单独审批的漏洞;核心客户资源、院校合作渠道全部录入公司统一数据库,员工离职时需完整交接,严禁个人私藏或带走;所有重大项目从立项到落地,需按周汇报进度、按月复盘成果,确保战略方向不跑偏。“有人说我变得‘多疑’,但我始终认为,制度的约束不是猜忌,而是保护。”罗成举例,疫情期间,留学行业遭遇退费潮,正是因为公司早有“预留六个月运营资金”的制度,才得以平稳度过上亿亏损的难关,而这套制度,恰恰是他从过往风险中总结而来。
在罗成的管理逻辑里,制度不仅是“防火墙”,更是“粘合剂”。他深知,单纯的约束无法激发团队活力,唯有让员工从“打工者”转变为“主人翁”,才能实现真正的凝心聚力。因此,在严格制度的基础上,罗成大力推行“合伙人制”——将业绩突出、价值观一致的核心员工吸纳为合伙人,赋予其股权分红、战略决策权,让个人收益与企业发展深度绑定。“给员工授权,不是给他们犯错的机会,而是给他们创造价值的舞台;给员工信任,不是让他们随心所欲,而是让他们在制度框架内放开手脚。”罗成解释道,如今公司的区域合伙人,既拥有本地市场的灵活决策权,又受限于公司的制度规范,既不用为“被猜忌”而顾虑,也不会因“无约束”而越界。
这套“制度+合伙”的管理模式,不仅让企业在行业动荡中稳如泰山,更被罗成运用到上海市宜春商会的运营中。作为会长,他牵头搭建会员企业资源共享平台,推动跨界合作与抱团发展,但同时制定了严格的项目审核、资金监管流程。即便面对老乡情谊,他也坚持“规则先行、流程透明”:“商会是互助平台,不是人情江湖。只有用制度规范合作,才能让老乡们的信任不被消耗,让商会走得更长远。”疫情期间,他带领商会会员企业捐赠防疫物资、对接帮扶资源,所有环节公开透明,既凝聚了乡情,更赢得了口碑。
二十余年深耕,罗成用实战证明:管理的本质,不是驾驭人性,而是顺应人性、规范人性。他所设计的制度,不是为了束缚人,而是为了划定边界;他推行的合伙制,不是为了笼络人,而是为了共享成果。“信任是珍贵的,但不能裸奔;授权是必要的,但不能放任。”罗成的管理哲学,或许正是众多企业家所需要的:不寄希望于人性的完美,而是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让善有回报、恶无空间,让团队在信任与制衡中凝聚力量,让企业在规范与创新中行稳致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