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北半球的冷空气刚刮到东欧,俄罗斯最近对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的空袭,强度直接创下冲突以来的峰值,硬生生把乌克兰全国的发电能力打到“归零”,多座城市一下子陷入停电、断暖、停水的三重困境。
泽连斯基急着向国际社会喊话求援,说“乌克兰正面临二战以来最严峻的生存危机”。俄军为啥偏偏选在冬天前集中打能源设施?乌克兰的抢修为啥迟迟没进展?这个冬天,乌克兰人到底该怎么扛过去?
![]()
对乌克兰民众来说,这个冬天的难,远超想象。基辅市长维塔利·克利奇科直言不讳,“现在的能源状况是2022年以来最糟的,我们只能重新调配预算找替代能源,还得呼吁大家多备点保暖衣物。”
这可不是吓唬人,能源专家已经给出明确预测,到了冬季用电高峰,乌克兰多地一天停电可能长达20小时,20小时停电意味着啥?普通家庭白天没法用电做饭、取暖,到了晚上,家里就只剩一片漆黑,手机、电脑这些通讯设备随时可能因为没电断联。
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在零下十几度的低温里,没暖气的房子跟冰窖没啥区别,感冒、冻伤的风险直线上升。现在基辅的居民区里,已经能看到居民排队买蜡烛、热水袋的场景,超市里的保暖衣物被抢得差不多了,价格也跟着涨了不少。
能源物资短缺还带火了“囤积潮”,物价跟着飞涨。发电机、充电站这些应急物资成了抢手货,价格直接飙了60%。有些不法商家趁机抬价,原本几百美元的小型发电机,现在炒到上千美元,普通家庭根本负担不起。
![]()
乌克兰顶级能源专家奥列克桑德·哈尔琴科的警告更让人担心。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如果气温降到零下10摄氏度以下,基辅那两座热电联产厂要是停运超过三天,首都就会面临“技术性灾难”。
说白了,这不仅意味着水电暖彻底断供,还可能让城市供水管道冻结破裂、污水处理系统瘫痪,到时候还得面临公共卫生危机。
目前乌克兰全国的发电装机容量已经大幅下降,冬季供暖需要的电力已经快达到现有最大供应能力,而且连一点备用容量都没有。
这就意味着,只要再遭一次小规模袭击,或者遇上极端低温,整个能源系统可能就彻底崩了,对乌克兰民众来说,这个冬天不光是冻身体,更是对生存意志的考验。
![]()
乌克兰能源系统能垮得这么快,不是偶然,是俄军持续升级袭击的结果,根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披露的信息,俄军这一轮袭击动用了450多架无人机和45枚导弹,这规模、这强度,在冲突以来都少见。
从周五到周六短短两天,数百架无人机朝着乌克兰各地的能源设施飞去,爆炸声就没停过,最后造成至少7人死亡,多座城市的电力、供暖、供水系统全断了,国有电力公司中央能源公司的警告特别触目惊心,现在乌克兰的发电能力已经“降到零”了。
这个“零”的背后,是一座座被摧毁的发电厂、输电线路和变电站。乌克兰国家输电系统运营商乌克能源公司说,他们已经紧急展开抢修,还试着调整能源供应来源,但修复起来太难了,关键设备的备件供应几乎崩了,而且没了西方的技术支持,很多受损设施根本没法在短时间内恢复运行。
![]()
俄军的打击目标不光是常规能源设施,还盯上了风险极高的核变电站。乌克兰外交部长安德烈·西比哈证实,俄军无人机袭击了乌克兰西部深处的两座核电变电站,这两座变电站分别给赫梅利尼茨基和里夫尼核电站供电,距离卢茨克大概120公里和95公里。
要知道,核电站安全运行对电力供应和设备稳定性要求极高,一旦因为停电或设备受损引发核事故,后果根本不敢想,这种针对能源设施的打击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乌克兰能源公司纳夫塔格兹表示,本周末的袭击是10月初以来,对天然气基础设施的第九次大规模打击,基辅经济学院的报告估算,持续的袭击已经让乌克兰天然气产量减半。
在将近四年的冲突里,俄军一直盯着电力和供暖网络打,毁了大量关键民用基础设施,到最后遭罪的还是普通民众,虽然现在局势稍微稳了点,但基辅、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顿涅茨克这些地区,还是得面临定期停电,能源供应想恢复,还早着呢。
![]()
随着俄军对乌克兰能源设施的打击升级,乌克兰也加大了对俄罗斯能源目标的反击力度。近几个月来,乌克兰多次打击俄罗斯的油库和炼油厂,想切断莫斯科关键的能源出口。
这种反击确实起了点作用,俄罗斯全国出现了燃油短缺,部分地区的加油站排起了长队,甚至还出现了燃油限购的情况,面对乌克兰的反击,俄罗斯也没闲着。
俄新社援引俄国防部的每日数据报道,周日凌晨,俄军防空部队摧毁了44架乌克兰无人机。俄国防部明确说,这次打击的是乌克兰的军工企业及配套能源设施,就是对乌方行动的直接回应。双方围着能源设施互相打击,让这场冲突的范围越扩越大,局势也变得更复杂了。
现在最让国际社会担心的,是核安全问题,国际原子能机构之前就评估过,乌克兰多座关键变电站的状况已经特别危急,一旦停电或设备受损,都可能引发核事故。该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已经明确表示,会提供支持防范风险,但在持续的炮火袭击下,这些防范措施可能也顶不了多大用。
![]()
乌克兰外交部长安德烈·西比哈在电报社交平台上写道,“俄罗斯在蓄意危害欧洲核安全。我们呼吁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紧急开会,应对这些不可接受的风险。”
这番呼吁得到了不少欧洲国家的响应,毕竟核事故的影响不分国界,一旦乌克兰的核电站发生泄漏,欧洲好几个国家都可能受到放射性物质波及。
其实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能源危机也不是完全没动作,之前有不少欧洲国家给乌克兰送过发电机、变压器这些应急设备和技术支持,但这些援助跟乌克兰的损失比起来,只能说是杯水车薪。
随着冬天来临,乌克兰对能源设备和保暖物资的需求越来越大,可西方各国的援助力度并没跟着提上来,这让泽连斯基政府特别焦虑。
![]()
泽连斯基在多个场合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再提供更多援助,他强调,乌克兰是在为“整个欧洲的安全而战”,如果国际社会不及时伸手帮忙,这场能源危机会蔓延到欧洲其他国家,引发更大规模的人道主义灾难。
但俄罗斯方面认为,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就是“拱火浇油”,只会让冲突拖得更久,俄方的打击行动是对乌方和西方挑衅的必要回应。
乌克兰想恢复能源系统,现在面临着好几道跨不过去的坎。首先就是关键设备备件不够用。乌克能源公司说,因为长期冲突和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很多能源设备的核心备件没法正常采购,备件供应几乎崩了。
有些受损的发电机组、输电线路,就因为缺合适的备件,只能一直停运,抢修工作根本推进不了,没了西方的技术支持,抢修工作更是举步维艰,乌克兰的能源设施有不少用的是西方技术标准,日常维护和故障修复都得靠西方企业的技术指导。
![]()
可随着冲突持续,部分西方企业出于安全考虑,撤回了在乌克兰的技术人员,导致很多复杂故障没法及时修复,乌克能源公司的工作人员坦言,现在好多受损设备,我们只能看着,根本没能力修,那种感觉太无力了。
乌克兰的能源链已经断了,对那些靠能源生产的企业来说,能源链断裂就是致命打击,很多工厂因为停电、缺气,只能停工,大量工人面临失业。
基辅经济学院的一份报告显示,持续的能源危机已经让乌克兰多个行业的生产大幅收缩,经济损失根本没法估量,而企业停产又会影响政府财政收入,让政府在应对能源危机和保障民生时,更捉襟见肘。
国际社会的援助虽然缓解了一点困境,但问题也不少,援助的物资和设备得经过漫长运输才能到乌克兰,根本满足不了紧急需求,有些援助物资规格不匹配,还缺后续维护,根本没法充分发挥作用,有乌克兰官员说,他们更需要长期、稳定的援助,而不是零散的物资捐赠。
![]()
想让乌克兰民众安全过冬,关键还是得尽快恢复能源供应,停止冲突,目前国际社会的调解还在继续,可乌俄双方立场分歧太大,和平谈判的进程特别缓慢,对乌克兰民众来说,这个冬天注定充满挑战,他们能做的,就是在困境中坚守,等着春天到来。
这场能源战没有赢家,乌克兰民众承受的民生苦难、俄罗斯面临的国际压力,都在提醒着人们战争有多残酷,能源设施是民生的基础,袭击能源设施,伤害的都是普通民众的生命权和生存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