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希望我的文字能够温暖你的心。记得点击“关注”我哦!
![]()
01 探春和宝钗难得的闺中密友
薛宝钗刚进贾府时,史湘云就曾表达过对她的喜欢,她甚至每次来贾府小住都选择和薛宝钗住在一起。
其实,探春也十分欣赏薛宝钗。
探春的姐妹中,迎春懦弱,惜春孤僻,黛玉虽从小在贾府居住和探春一起玩,但是黛玉敏感和探春的性格也是格格不入的。
当薛宝钗来到贾府之后,探春也就真正找到自己的闺中密友了。
她和薛宝钗闲时看鱼赏花,无聊时探春提议在大观园开办诗社,而薛宝钗举双手赞成。
她们的感情好到同坐一辆车去清虚观打醮,探春和宝钗还互相吹捧。
尤其在清虚观打醮,贾母看到一个金麒麟不知是在哪儿见到过,薛宝钗忙说史湘云有一个,比这个小点儿。
![]()
而探春听到后夸奖宝钗:“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她都记得。”
探春欣赏宝钗处事圆融、见识通达、人情练达,而且宝钗博古通今,在很多方面都能帮助探春。
因此探春喜欢和这么优秀的宝姐姐在一起处事,按照探春身上具有的魄力和胆识,她身边确实需要一个理性,克制,务实的朋友。
而宝钗恰恰和探春形成了互补,并且她们两个都有很强的事业心,是可以并肩作伴的好搭档。
因此,在一开始探春和宝钗走的很近,关系也很好。
![]()
02 关系开始恶化
但是人与人的相处,总是伴随着时间的流逝 ,暴露出自身的缺点,从而出现矛盾。
探春和宝钗的相处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在大观园中第一次办诗社是探春提议的,她发起雅致且立意高远,组织灵活且规范,并且注重格调和仪式感,众人还各自起了别号,反响不错,点燃了众人的兴致。
但是在第二次办诗社过程中,本是史湘云提议的,但被宝钗挡了下来,她提议替史湘云办螃蟹宴。
螃蟹宴下来总共花费二十多两银子,主子奴才徒手吃螃蟹,弄得满手都是蟹黄,现场混乱,但薛宝钗也确实在这场诗社上出尽了风头,她抢了探春第一次的风光,比第一次的诗社大了很多。
![]()
但是格调和仪式感也拉低很多,这让探春李纨这些书香世家的出身的千金小姐看出了宝钗的私心。
而憨憨的史湘云在事后经过贾母的指点,想必也知道薛宝钗的所作所为是利用她为自己出风头,同时也拉低了史家的面子。
在这次螃蟹宴上,薛宝钗私自做主制定菊花诗的主题规则,把自己当成诗社上唯一的管事人,不考虑其他人的心思。
从而导致在这次诗社之后,探春看到了宝钗的自作主张,史湘云看到了宝钗的心机。
![]()
连李纨都看到薛宝钗的做事风格和真正的大家闺秀差的远了。
结果,在探春李纨宝钗三人合力管家时,出现了真正的矛盾,探春和宝钗的距离也渐行渐远。
03 宝钗为何要得罪她们
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就来看看,宝钗为何要留在贾府那么多年。
她的目的是嫁给宝玉,做宝二奶奶。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必须讨好贾母,王夫人,还必须讨好宝玉。
于是宝钗在贾府做了长跑冠军,每日穿梭于各房,去拉拢自己的关系。
不仅如此,宝钗还拉帮结派,亲袭人,让莺儿认茗烟娘为干娘,这样她就能知道怡红院的一手信息。
![]()
在探春管家制定规则时,宝钗唱反调,一定要惠及下面的婆子,这是宝钗拉拢下人的表现。
拉拢下人,就是为了实现自己宝二奶奶的梦。
她还日日去怡红院报道,在宝玉面前刷自己的存在感。
从诗社,螃蟹宴,再到管家,宝钗一言一行的所有目的都是围绕着金玉良缘。
她出风头,展示自己的能力,拉拢主子奴仆,甚至不惜搞坏贾府家风,在宝钗的管理下婆子下人赌博成性。
可这一切,宝钗从未替贾府考虑,完全站在自己的目的之上。
李纨不是吃素的,她出身名门,看事情清楚明白。
![]()
探春也不是好惹的,她看懂宝钗的精致利己主义,知道宝钗压根和自己不一心,她内心有自己的小九九。
宝钗还因为邢岫烟在贾府居住当棉衣的事情到处传播,让凤姐对她颇为不满,连凤姐都看出来她不关己事不开口的本性。
于是在抄件大观园时,凤姐不抄蘅芜苑,直接让宝钗没面子,李纨不挽留,相当于直接赶走宝钗,而探春更是嘴下不留情说出“亲戚也不必死住着”的话。
宝钗在贾府一住七八年,处处展示自己,还拉帮结派,最终得罪了很多人。
而这些人正是看透宝钗真面目的人。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您的转发、点赞、留言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