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57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前言
澳大利亚私人信贷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膨胀,资产规模已达2240亿澳元,去年增长率高达9%。这一数字背后隐藏着监管机构的深切忧虑。
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SIC)历时数月的调查发现,在光鲜数字的背后,这一市场充斥着透明度低、治理薄弱、存在哄抬收费、风险管理不善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
普通投资者和养老金受益人可能因此承担无法预见的损失。
更令人担忧的是,私人信贷贷款已占澳大利亚所有未偿贷款的约70%,这一数据意味着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波及整个金融体系。
乱象丛生
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SIC)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对28家上市、零售、批发和非上市的私人信贷基金进行了全面审查。这些基金中包括Metrics Credit Partners和La Trobe Financial等本地巨头,以及KKR等全球参与者。
不到一半的被评估基金有详细的书面减值、违约或贷款管理政策。
只有 4/28 的基金向市场披露了借款人被收取的利率或利率范围。
仅 2/8 的批发基金对贷款进行了压力测试。
零售基金披露存在严重缺陷(产品策略、基础资产、关联方交易等)。
发现的贷款利率极端分布在 2.5% 到 41.7% 之间,个别批发管理公司被指可保留借款人支付的 高达100% 的贷款发放费。
多数基金在“违约”“担保”等核心术语上并无一致定义,可能导致对不良资产的低报或掩盖。
ASIC委员西蒙娜·康斯坦特直言不讳地表示:“目前规模的私人信贷在压力情景下尚未经过考验,而且我们已经看到该行业各部门的做法差异很大”。这种差异性本身就构成了风险源。
![]()
监管机构在其监测的八个批发投资者基金中,发现只有两个对贷款进行了压力测试。这种缺乏预见性的管理方式,使得基金难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下行。
透明度危机
在28只被调查的基金中,仅有4只基金公布了向借款人收取的利率或利率范围信息。这种缺乏透明度的做法,使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投资风险和回报。
ASIC的分析显示,其评估的10只零售基金的产品披露存在明显缺陷,特别是在投资策略、基础资产详情和关联方交易方面缺乏必要披露。投资者就像在迷雾中做决策,无法看清资金真实去向。
更令人担忧的是,只有2只零售基金量化了其资产和借款人费用所赚取的利息,并披露了它们保留的金额。这意味着大多数投资者根本无法了解他们投资的实际成本。
![]()
监管机构还发现,两家零售基金使用了“强有力的、有时甚至是激进的直接营销策略”来吸引投资者购买其产品。这种激进营销可能导致投资者在不完全了解风险的情况下做出决策。
收费乱象
如上面所提到的,私人信贷机构向借款人收取的利率从2.5%到41.7%不等。最高利率通常反映的是无担保贷款或借款人因拖欠还款而被处以罚款的情况。
ASIC的报告还指出了一些不良收费做法。三家未具名的批发基金管理公司保留了借款人支付的高达100%的贷款发放费。
![]()
而其他管理公司在贷款违约时,将收到的全部或部分费用收入囊中。这些隐性成本不仅影响了借款人的负担能力,也扭曲了风险定价机制。
当费用结构不透明时,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投资的实际价值和风险。
风险管理缺陷
ASIC对私人信贷基金的风险管理能力表示担忧。报告指出,
我们担心私募信贷基金的报告可能无法向投资者真实反映不良和陷入困境的基金资产。
各参与者对贷款违约的定义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定义上的不一致,使得投资者很难比较不同基金的风险状况,也可能掩盖真实的资产质量。
ASIC还发现,其审查的大多数基金的投资委员会(负责批准贷款)和负责监督贷款资产绩效的人员之间没有“有效分离”。这种缺乏制衡的架构可能影响风险管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养老金资产的风险
私人信贷市场的风险不仅影响直接参与者,还可能波及更广泛的金融体系。澳大利亚一些最大的养老基金目前将高达四分之一的资产分配给非上市资产,包括私人信贷。这意味着普通澳大利亚人的养老金可能面临风险。
ASIC指出,整个行业的违约率相对较低,一般在贷款总额的0%到6%之间。
然而,对于不同的基金,“违约”一词的定义不同,对“贷款担保”一词的定义也不同。这种定义上的不一致可能导致风险被低估。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也警告称,私人信贷领域可能会出现 “更多害群之马” 。
这一警告来自全球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表明问题不仅限于澳大利亚,而是全球私人信贷市场的通病。
监管回应
面对调查发现的诸多问题,ASIC于11月5日发布针对私人信贷行业的指导原则,并警告称,如果该行业未能提高标准,将采取进一步行动。
这些原则包括向投资者提供更严格的费用披露,以确保他们看到收到的全部报酬,避免利益冲突和复杂的结构。
ASIC希望私人信贷基金建立“升级协议”,以便更好地管理借款人早期出现的困境迹象,同时对其投资组合进行压力测试,并更好地记录信贷风险。这些措施旨在提前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
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主席乔·隆戈明确表示:“我们仍然认为还有改进的空间,除非我们看到该行业持续不断地改进,否则我们将呼吁出台更多监管措施”。
这既是警告,也是给行业自我完善的机会。
结语
繁荣不能成为盲从的理由!
当私人信贷在填补传统银行空白、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房地产开发与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当快速扩张伴随信息不对称、费用不透明与治理缺陷时,所谓“替代收益”就可能藏着巨大的系统性风险。
监管的赤字不会自动由市场自我修复,尤其是当零售投资者与养老金资金深度参与时。若不及时改进,私人信贷的繁荣可能会变成未来某个时间点的痛苦账单。
随着澳大利亚养老基金将更多资金投入私人信贷,这个缺乏透明度的市场已经与普通民众的财务安全紧密相连。
2240亿澳元的规模固然令人瞩目,但其背后的风险更值得警惕。私人信贷的考验可能不在繁荣时期,而在下一次经济下行周期。
澳洲财经见闻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10
11-2025
09
11-2025
08
11-202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