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转自: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拉动紧急制动阀时,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确认无人员靠近再操作。”在高铁模拟舱实训基地,讲师正手把手指导学员进行应急处置演练。
这是近日,发生在四川省铁路运输、建设施工重点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期间的一幕。
该培训由四川省人社厅联合成都铁路监督管理局共同组织,以《四川省工伤预防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为指引,旨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发生,切实提升铁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培训覆盖70家在川参保铁路企业的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及班组长等“三类人员”,历时6个月,共计5000余名学员完成学习并考核合格。
分类施教,精准匹配岗位
针对铁路运输、建设施工行业岗位风险复杂、专业技能要求高的特点,本次培训实施分类教学,精准对接不同岗位人员的学习需求。对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重点讲授《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政策法规、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与应急决策指挥等内容,着力提升其安全管理和统筹协调能力;对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强化风险评估方法与隐患排查技术训练,提升其风险辨识和过程管控能力;对班组长,聚焦现场急救、设备操作规程和突发事件应对等内容,开展心肺复苏、机械伤害防护等实战演练,促进安全技能转化为日常操作习惯。
“三类人员各有侧重,既补理论短板,又强实操弱项,避免了大锅饭式培训的低效问题。”四川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课程体系还动态纳入最新安全生产法规、铁路行业标准,确保内容始终与政策要求、行业发展同频同步。
虚实结合,严把培训质量
为避免培训内容与实战脱节,培训采用“线上学习+线下实训”相结合的模式开展,让安全知识从“课堂”延伸到“现场”。线上依托“铁安通”平台开展课程学习、在线测试及档案管理;线下设立高铁模拟驾驶舱、供电实训室、乘务实训列车等高仿真实景教学点,组织参训人员开展供电安全操作、应急疏散、现场急救等沉浸式实操训练,有效提升学员的险情处置能力。
为确保培训质效,四川省人社厅建立覆盖培训全过程的质量监管机制。通过课堂巡查、视频抽查、学员访谈等方式,实时跟踪教学进展与学习效果,及时优化教学安排。在考核环节,实行差异化评价: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采用“理论成绩占80%+考勤占20%”的方式,重点考查法规政策掌握与管理应用能力;班组长则实施“理论40%+实操40%+考勤20%”的考核标准,突出岗位实操能力评价,全面保障培训质量。
“以前觉得安全是口号,现在看到违规操作都会下意识制止。”培训带来的变化,已在铁路一线悄然发生。“培训后,员工主动排查隐患的意识变强,还提出了很多安全整改建议。”成都铁路局西昌工电段安全管理人员介绍,工伤预防意识的提升,已直接转化为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事故率的下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