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9月中旬,荷兰经济部一道部长令,将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全部冻结。
消息传到欧洲,德国博世、大陆集团等顶级供应商的采购负责人彻夜难眠。
不久后,大众汽车发布三季度财报,爆出五年来的首次季度亏损。
![]()
编辑:AJY
“胜利”宣言与工厂的停产警报
荷兰首相斯霍夫在发布会上,宣布中国已经同意恢复安世半导体出口,言语间透着一股胜利者的姿态。
![]()
而远在墨西哥的一家本田工厂,因缺少一种成本仅几块钱的芯片,宣布全面停产。
![]()
荷兰宣称的“胜利”与现实世界的“停产”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一切的根源,要从荷兰看似雷霆万钧的制裁说起。
就在美国出台“50%股权穿透”规则没几天,荷兰经济部就跟着下了道部长令。
![]()
这道命令,将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知识产权全给“冻”了,一年内不许做任何变动。
紧接着,荷兰法院又应三位外籍高管的请求,直接暂停了张学政在安世的所有职务。
![]()
甚至把闻泰持有的几乎全部股权,交到了第三方手里托管,这等于硬生生把合法股东的控制权给抢了过去。
在荷兰政客看来,这无疑是一招致命的锁喉,他们以为捏住了安世的喉咙,就等于扼住了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咽喉。
![]()
然而,他们完全算错了一笔账,这场看似精准的打击,却像一把回旋镖,划出一道诡异的弧线,精准地砸向了欧洲自己的饭碗。
大众汽车发布的三季度财报,爆出了五年来的首次季度亏损,那刺眼的赤字像一道伤疤,刻在欧洲工业的脸上。
![]()
本田墨西哥的工厂直接停产,加拿大工厂减产一半,日产的芯片库存只够撑到11月初。
我几乎能想象,当大众的财务总监在电话里向董事会通报亏损时,那头的沉默有多么沉重。
更有意思的是,荷兰内部似乎并非铁板一块。
有消息说,部分高层其实是愿意让步的,毕竟半导体产业的合作对荷兰经济也很重要。
可偏偏有一批对华鹰派,还想借着这件事捞点政治资本,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台阶下。
![]()
一颗芯片里的权力密码
拨开迷雾,真相只有一个,安世的命脉,从来就不在荷兰的海牙法庭,而在中国东莞的车间里。
这家前身为恩智浦标准产品部门的企业,2019年被闻泰科技花260多亿真金白银买下。
早已不是那个纯粹的欧洲品牌。
![]()
它真正的“心脏”,是2000年就在东莞投产的工厂,一个占地10万平米,拥有4000多名员工的超级基地。
这里,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生产中心之一,从2010年起日均产量就突破1亿粒,现在更是承担着全球七成的封装测试任务。
![]()
看着成本才几毛钱到一块钱的小器件,却管着车身控制模块、LED照明电源这些关键功能,缺一颗整车都下不了线。
短期内根本找不到能完全替代的供应商,这就是物理现实,这就是新时代的权力密码。
![]()
安世早就把欧洲产业链,死死地绑在了自己身上,它是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的核心供应商。
小信号MOSFET、ESD保护器件的出货量常年全球第一,车规级Power MOS的市占率也排第二,全球市场份额超过30%。
博世、大陆集团这些欧洲顶级供应商都是它的客户,再转头给宝马、大众做配套。
这张巨大的生命网络,早已超越了政治的边界,成为了一张无法被单边意志切断的血管。
![]()
而中国,恰好就握住了这张网络上最重要的那个泵。
这,就是新时代的法则,权力早已从王座和议会,转移到了轰鸣的生产线和流动的供应链上。
任何试图用20世纪的行政命令,去干预21世纪产业链共生关系的做法,都像是在试图用手指去堵住滔滔江水。
![]()
中国的阳谋,与欧盟的觉醒
恰恰就在此时,中国抛出了一步棋,一招看似把事情闹大的阳谋,直接呼吁欧盟下场介入。
这一招,看似是将双边矛盾多边化,实则是把“选择题”摆在了所有欧盟成员国面前。
大家都在跟中国谈合作,尤其是中美在韩国会晤后,很多欧洲国家都清醒过来,知道跟中国脱钩根本不现实。
![]()
现在中国和荷兰闹了矛盾,这些想跟中国搞好关系的欧盟国家,自然就得表个态。
更为关键的是,安世中国早就公开发布声明,称“我们是独立经营的中国企业,荷兰总部的决定在中国没用”。
这句看似平静的声明,却像一声惊雷,在欧洲的会议室里炸响。
![]()
闻泰科技从10月份就启动了自救,拉着国内的半导体封装测试企业、原材料供应商,搭起了临时的供应链。
安世中国自己也在11月2日发了公告,说手里的成品和在制品库存足够用到年底,还在加紧验证新的晶圆产能,明年就能无缝衔接供应。
这一系列冷静而有力的组合拳,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产业链的巨大韧性,和面对挑战时的从容不迫。
![]()
欧盟那边,虽然主席冯德莱恩还在观望,但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已经急得接连发警告,说再解决不了供应问题,欧洲车企几周内就得大面积停工。
![]()
德国博世、大陆集团的CEO们,更是计划紧急访华,就芯片供应问题与中方展开“最高级别磋商”。
经济现实,正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压倒政治站队,物理规律,最终战胜了行政命令。
![]()
从“安世规则”到“全球化2.0”
安世半导体这场风波,早就不是一家企业的进出口问题了,它成了中国和欧盟贸易摩擦的一个聚焦点。
但它的意义,又远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次公投,一次对全球化未来走向的公投。
中国在这件事上的强硬,不只是为了维护一家企业的权益,更重要的是要“立下一个规矩”。
这个规矩就是,未来的贸易往来,必须讲公平、讲规矩,靠舆论施压和文字游戏解决不了问题。
![]()
共生共赢,才是唯一出路,荷兰玩文字游戏也好,鹰派不肯让步也罢,最终都得回到理性磋商的轨道上来。
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稳定,需要各国共同维护,靠施压和政治操弄,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就评论说:“安世事件证明,在21世纪,贸易保护主义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最终砸伤的是自己的脚。”
波士顿咨询集团也预测,未来五年,全球将形成三大相对独立的半导体供应链生态,安世事件,可能正在加速这一进程。
![]()
这或许意味着,一个以尊重产业链内在规律为基础的“全球化2.0”版本,正在旧世界的废墟上,悄然生长。
历史将会记住,安世的硝烟,不仅是一家企业的保卫战,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场哨。
当一颗小小的芯片,都能撬动全球格局时,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这个时代的权力密码。
![]()
结语
安世的风波,与其说是一场商业争端,不如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旧权力逻辑在全球化时代下的苍白无力。
未来的世界,不再是命令与服从的单向度游戏,而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命运共同体。
当一颗小小的芯片都能撬动全球格局时,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个时代的权力密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