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读何南先生《微笑的格桑花》,语言朴实、清新,就像他本人一样低调、内敛;而今天,这本《号角》,语言如烈火喷涌、似惊雷裂空,激情四射,让我读出来一个炽热、澎湃、真挚的何南先生——他不仅是文字的书写者,更是时代的传声者。这本长篇叙事诗《号角》用铿锵有力的诗行,记录下聂耳短暂而璀璨的一生。从童年到青年、从迷茫到觉醒,何南先生通过诗性的表达,让我们听到那个风云变幻时代的精神号角。
一部让人眼睛一亮的杰作
这本沉甸甸的书拿到手里,处处体现着编辑和作家的用心用情:首先,它的标题让我眼前一亮,“世界上最迷你乐团的团长”“比铁轨还漫长的日子”“拼命三郎长四只耳朵”,这样的标题富有童真童趣,一下子抓住读者的眼球,举重若轻地打通了诗歌与读者之间的隔阂;其次,精美的语言让人眼前一亮,例如“浪花的上游是云朵,历史的深处是豪情”“书声扇着翅膀,在喜悦里飞翔”等,这样意象飞驰的诗句,既唯美纯粹,又含史诗般的壮阔,让人过目难忘;再就是新颖独到的形式让我眼前一亮,内容采用“引言加诗文”的复合形式,它既可以成为诗教课堂的理想范本,也实现了艺术性与普及性的完美平衡。让懂诗歌和不懂诗歌的人都能读懂,不懂诗歌的人可以先读引言,引言简洁生动,语言清浅。
现在很多学校都开展诗教课,这本书可以当作范本。读诗读得多的孩子,对语言会格外敏感,而且更善于用简练的语言来描述他看到的万物,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慢慢地培养孩子们的语感,让孩子体会到母语之美,体会到什么样的语言是优美的、顺畅的、准确的。
个体成长与历史浪潮的交织
书中关于聂耳的成长是“双重成长”,既包含身体的成长,即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又包含精神的成长,或者说是精神的觉醒。聂耳不仅是一个音乐天才,更是一个在迷惘中觉醒、在黑暗中追光的青年代表。《号角》中通过意象的叠加,层层推进,最后《义勇军进行曲》达到高潮。那一刻,聂耳完成了自我精神的熔铸,也代言了一代人的抗争与信仰。“诗为乐体,声为乐心”,是聂耳为《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这支歌的诞生,不仅是艺术作品的诞生,更是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在时代大潮的裹挟之下精神人格的完成式,生动展现了聂耳不屈、乐观、昂扬向上的精神成长。看似是在写聂耳,实际上是透过个体命运,折射出一代人的奉献与追求,他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乃至是宝贵的生命。
优秀叙事诗的双重魅力
《号角》体现出优秀叙事诗的双重魅力,是可朗读、也可传诵的声音艺术。它语言优美、情感饱满,传递出母语之美,且极富感染力,例如:写到23岁的聂耳被海水冲走,“雪崩之后,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是被咀嚼过无数次的公式/然而,谁才是罪魁祸首?/海浪涛涛,痛断肝肠,面面相觑/生命为何琴弦般易断,脆弱如斯/最见多识广的那条鱼儿也无法回答/此刻,悲恸的旋涡正将它吞噬/从此,就冷落了深爱的琴弦/从此,才华横溢的乐句上就积了灰/从此,所有的豪放都退避三舍/从此,多少眼睛在迎风垂泪?”四重“从此”的排比,一步一泣,堆叠出彻骨的悲恸与愤怒。这些诗句不需要讲解,它们自带韵律与情感冲击力,能在朗读中直抵人心,让我们获得精神上的震撼和共鸣,从而受到感染,让人读着读着,不觉间泪水会悄悄打湿眼睛。
我合上书页以后,耳畔仍似有涛声回荡,诗句如鼓点在叩击心灵。这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曲穿越时代的壮歌,一部用诗性与历史共同锻铸的精神史诗。因此它不仅适合青少年阅读,同样也适合成人阅读。相信不同年龄段的人,因为阅历的不同,品咂出来的味道也会不同。
(作者为天天出版社编辑中心原主任、儿童文学作家)
(《人民周刊》2025年第17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