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只拥有3艘现役航母和4艘两栖攻击舰,但这不意味着中国的平顶船就只有这点。除了辽山福、海广安湖之外,中国还拥有两万吨级的中船探索01小航母,以及一艘干脆不知道叫啥的小平顶,两艘试验舰可执行舰载机测试等一系列的作战任务。
![]()
近日美媒战区就注意到,央视7套发布了中航工业AR-500CJ舰载无人直升机,在某艘平顶船上测试的画面。战区根据船只右舷外飘方式判断,该舰为江苏大洋海洋装备有限公司建造的一艘100米*25米的小型平顶船。中国舰载机试验舰的存在显然给美国以不小的惊吓。
AR-500CJ舰载无人机性能还不错,但相较于百米级的平顶舰载机试验舰,不值一提
央视披露AR-500CJ舰载无人直升机或者说舰载型旋戈-500无人机,正在平顶船上测试的渠道为:《央视军事》频道《砺剑》栏目《质控海空 战场先锋》节目。栏目中采用滑橇式起落架的旋戈-500CJ被专用小车抬起,并由几个人推走,拆除了机头的整流罩,安装了T形雷达系统。
![]()
机头的T字雷达系统的用途为确定直升机的飞行高度与水平姿态,本质上是侧向设备,通过该设备舰面人员能快速且直观的观察旋戈-500CJ直升机起降时的姿态并及时纠错。本质属于助降透镜塞无人机上了。滑橇式起落架+小车转运则是为了尽可能的提升直升机有效载荷,保障综合作战效能。
![]()
正在平顶船甲板上接受测试的AR-500CJ直升机,为AR-500C直升机的舰载型,旋戈500系列直升机此前有A型、B型BJ型等变体,AR/旋戈系列直升机还有AR-2000这种两吨级的舰载无人机。
![]()
AR-500CJ舰载无人直升机,长7.3 米、旋翼直径6.27米、高度2.42米、折叠后宽度为1.6米;最大起飞重量600公斤,任务载荷150 公斤,最大挂载160-180公斤,以一台98马力的DB416重油发动机为动力,最大续航6.5小时,最大航程1040公里,最大平飞速度17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160公里/小时,升限5000米(高原型为7000米)可在4-5级海况下正常起飞,并通过鱼叉助降系统降落。
![]()
AR-500CJ无人直升机已批量应用在民用、商用、军用领域。得益于标配光电转塔,该机具备察打一体能力,具备通讯中继、电子战、物资运输等能力。起降准备时间为15分钟,并可快速拔插更换任务模块。具备导弹搭载能力,但由于有效载荷有限,很少看到该机挂载导弹的画面。
![]()
中国航空工业已经进入了自由王国,5吨级以下的各种构型已经实现了全面覆盖。光起飞重量在吨级以下的察打一体无人机直升机就有一箩筐,这些小家伙不仅能用在陆上对抗的第一线,也很适合在护卫舰甚至轻型护卫舰乃至巡逻艇的狭窄飞行甲板上活动,增强小舰的反潜能力。
![]()
同为500公斤级直升机的金雕-500共轴双旋翼直升机
吨级以下的无人机直升机,是小型舰艇的好装备。但AR-500CJ你搁哪测试呢?测试舰咋还拥有全通式飞行甲板呢?国防军事频道相关报道显示,负责测试AR-500CJ的平顶船,采用了平直式飞行甲板设计,降落区无倾角,甲板宽度较小,左舷平直,右舷后部甲板存在凸字型设计。
![]()
甭管是辽山福、海广安湖亦或者中船探索01小航母都不具备这个奇怪的凸台。符合上述特征的有且只有,以及一艘干脆不知道叫啥的小平顶。该船由江苏大洋海洋装备承建,且在24年下水的一艘不知道怎么归类的船只,该舰长约100米,宽25 米。采用了单岛式上层建筑设计舰岛位于右舷前部,且舰岛体型庞大。右舷后部设置有凸台。
![]()
大洋海洋装备搞了不少奇奇怪怪的家伙
100米长度,25米舰宽的平顶船显然是非常的不对劲。但看看这玩意隔壁的两艘搏鲨系列综合电子试验舰,很难不怀疑这艘小平顶是定位类似于搏鲨的试验舰。并且测试无人直升机仅仅是这艘小平顶的兼职而已,如果单纯测试无人机的话,为啥不用隔壁的搏鲨来测试呢?
![]()
试验舰是按照用途定制外形的,战斗舰艇的配套雷达、声呐、舰炮、导弹、垂发、声呐等子系统的试验舰得腾出足够大的一块空间用来设置对应的雷达武器系统。但由于战斗舰艇的各种子系统都不大,所以常规试验舰的外形往往是中规中矩的。
![]()
但想要承担各种舰载机的测试任务,需求就大不相同的。承担航空母舰配套舰载机测试任务的试验舰,得拥有航母同款的弹射器和拦阻索。只不过航母试验舰的成本实在是高了点,以至于舰载机试验舰的职责往往由老航母承担,苏联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就测试了YAK-38,中途岛级航母测试了F-111和F-14。现在看来承担该角色的中国舰艇可能是076。
![]()
替两栖攻击舰承担舰载机测试任务的水面舰艇,得有一块足够宽且不能太短的飞行甲板。否则就会面临试验舰无法贴切模仿将来部署环境的尴尬。财大气粗时自然可以让现役两栖攻击舰降级使用。但两攻数量不足,且测试工作量巨大时,专用的平顶试验舰也就成为了可能。
![]()
长200米宽38.8米,采用奇葩的三岛式布局的中船探索01平顶船,长328英尺(100米),宽82英尺(25米)的单岛式平顶船,或许两者的舰名有所区别,但并不妨碍这些舰艇的本质都是舰载机试验舰。舍弃机库、使用柴油机动力也是为了降低使用成本。
![]()
200米长的中船探索01,飞行甲板空间比较大,可承担拥有出色短距起降能力的长航时固定翼察打一体无人机的测试任务(似乎有图,但没找到,不过迟早的事)搭载类似于莫哈韦之类的固定翼无人机肯定没什么问题。测试三发的双尾蝎,双发的双头隼也是肯定没问题。
![]()
得益于宽度看齐075的飞行甲板,中船探索01承担倾转旋翼机滑跑起飞测试、高速直升机滑跑起飞测试任务,应该也问题不大。在有需要时承担飞行员训练、陆基直升机中转、挂弹、加油任务也是没问题的。后期设置机库、坞舱后还能前往远海执行测试任务。甚至于国产垂直起降战斗机没准都能在探索01上测试。
![]()
为了测试可搭载大量直升机的母舰,大洋装备造了两艘奇奇怪怪的波鲨系列综合电子试验舰,该级试验舰采用了双体设计,前甲板设置5个无人直升机起降点,后甲板也允许5架无人直升机同时起降。单纯测试AR-500CJ有啥必要动用小航母啊?
![]()
为了测试可搭载固定翼无人机的载机舰的下限,大洋海事建造了长100米,宽25米的微型平顶船,具体吨位未知,但肯定在万吨以下,且大概率采用了双体设计,甚至于该舰至今都不知道应如何称呼。
![]()
这艘奇怪的国产微型航母的核心使用方式同样是测试固定翼舰载机。只不过该舰可测试的舰载机没有中船探索01可测试的那么大而已。但更小的吨位也带来了更低的使用成本,可作为蓝军部队使用。AR-500CJ舰载无人直升机的上舰测试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已
![]()
各种以垂直起飞为主的倾转旋翼机;垂直起降水平滑跑降落的固定翼无人机;垂直起降、垂直降落的固定翼无人机、坐式起飞坐式降落的固定翼无人机,坐式起飞,水平降落的固定翼无人机,以及大大小小的无人机直升机还等着在国产微型航母上训练起降呢。
![]()
就是盘子一直没想明白一个问题,在中国航空业进入自由王国的时代,5吨以下的飞行器简直数不胜数。这些无人机确实有着巨量的测试需求,但测试需求和上舰测试需求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短距起降能力出色的小型固定翼飞机存在上平顶船的需求么?
![]()
如果计划上舰的不是固定翼,用隔壁的搏鲨1号测试不就行了么,但如果说小型水平降落固定翼无人机打算上舰的话,那是不是有点不对劲啊?上一艘类似构型的舰艇还是基辅级。考虑100米以上的甲板长度和25米的甲板宽度之后,体型肯定会比基辅小不少。
![]()
以斯普鲁恩斯为基础的航空驱逐舰,这抽象玩意
找找资料后发现,斯普鲁恩斯级航空驱逐舰比较符合上述特征。总不能说人民海军真的打算造斯普鲁恩斯级航空驱逐舰的类似物吧?虽然说这年头的反潜压力确实比较大,但已经大到这个地步了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