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军迷圈子里闹得挺热闹的,就是缅甸空军在2025年11月9日正式接收了3架俄罗斯的米-38T直升机,顺带还拿了2架中国产的运-8F-200运输机。这事儿一出,缅甸就成了全球第一个采购米-38系列的国家。
这款直升机从研发到出口,拖了四十多年,总算有个国家先吃螃蟹了。俄罗斯那边宣传得挺猛,说米-38T的性能全面超过美国的UH-60黑鹰和中国直-20,综合能力在未来十几年内还是全球顶尖的中型军用直升机。可中国当年也瞄过这款机型,最后却没下单。
![]()
米-38的研发故事那叫一个曲折。1983年米里设计局启动了这事儿,本来想替换老掉牙的米-6和米-8这些中型机。1989年巴黎航展上,模型一亮就吸引了不少眼球,原计划1992到1993年首飞。结果1991年苏联解体,资金没了,供应链断了,项目直接趴窝。
一直到1994年,才拉上莫斯科米里直升机厂、圣彼得堡克里莫夫公司、喀山直升机厂和欧洲直升机公司,组了个欧洲米尔公司,分担风险。可合作没多久,1998年因为股权问题,欧洲公司撤了,米里设计局又得自己找航电供应商。折腾到2004年10月1日,米-38才勉强首飞,飞了20分钟,高度就200米。2006年测试时爬到8170米高空,证明了潜力,但进度还是慢吞吞的。
![]()
后来俄罗斯推出改进的米-38T军用版,2011年5月19日首飞。俄军自己到2019年初才收了第一架,总产量到现在包括原型机也就十来架。为什么这么少?军方采购不给力,市场被其他机型挤了。本来计划年产千架,结果落空。
现在交付的米-38T还用着十几年前进口的西方航电,因为制裁,生产得换成国产的,不然没法持续。俄罗斯转而推民用版,2020年2月给了鞑靼斯坦共和国总统一架VIP改装的,舱内搞得挺豪华,用美国普惠PW-127T/S发动机和数字驾驶舱。喀山直升机公司计划到2030年卖超100架民用版,主要瞄准中东、东南亚和拉美市场。
![]()
缅甸为什么买这玩意儿?他们空军最近几年米-17系列直升机丢了不少,有的坠毁,有的被击落,战力缺口大。米-38T有先进的导航系统,全天候飞行能力,能提升战场投送和后勤效率。缅甸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这机型适应热带、海洋、寒区甚至北极环境,挺合适。
合同是2020年签的,俄罗斯直升机公司总经理安德烈·博金斯基那年9月确认收了三架的预付款。可等了五年才交付,缅甸估计等得够呛。这次接收的米-38T是VIP要员运输型,从方形舷窗就能看出来,舱内能灵活配置座椅、卫生设备和滚轮,兼顾人货运输。对缅甸空军这种装备体系简单的来说,吸引力不小。同时收中国运输机和俄直升机,也显示他们外交上在两大国间找平衡。
![]()
俄罗斯吹米-38T是史上最强悍的中型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15.6吨,客舱能塞30名全副武装伞兵,内部或外部载荷5吨。最大速度300公里/小时,航程1000公里,加额外油箱还能拉长。旋翼用6片复合材料桨叶,悬停效率0.75,升力强。
动力是TV7-117V涡轴发动机,基于伊尔-114支线机的涡桨改的,比老的TV3-117燃油效率高1.17倍,功率大1.27倍,正常2800马力,应急3550马力,寿命6000小时。这发动机让俄罗斯摆脱了对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的依赖,之前米-8、米-171、卡-52都靠那边。IBKO-38机载设备给飞行员提供数据,减轻负担。极端环境下能跑,50度高温到零下60度低温都行。
对比直-20,中国这款是2013年12月首飞的第四代战术通用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10吨左右,载荷4吨,速度略低点,航程也短些。直-20用电传飞控、旋翼防冰,适应全疆域全天候,尤其是青藏高原高海拔。但米-38T在载重、航程和速度上确实占上风,俄罗斯说综合性能超直-20,尤其运输任务。
![]()
直-20更注重机动性和高原性能,黑鹰是它的参考,但直-20主旋翼五叶,控制性更好。功率上,直-20的涡轴-10可能到1600KW,油耗低,高原储备足,能在4000米以上稳飞。米-38T更像重型运输,适合大载荷长距离,直-20偏战术突击。
中国为啥不买米-38?本世纪初,俄罗斯承诺最晚2008年交付,把中国当重要客户。那时候中国直升机产业还依赖进口,对先进机型有兴趣。可米-38进度拖沓,从首飞到量产超十年,等不起。价格也高,单价1500到2000万美元,是米-171的2.5倍以上,性价比一般。更关键,中国在这段时间里自己搞起来了。
![]()
直-20首飞后,快速成熟,填补中型通用空白。直-18系列也上来了,性能和米-38T能抗衡。中国从米-17学到不少,还许可证生产,但现在方向是自主。依赖进口有风险,技术封锁、价格垄断,外加外部变化被动。直-20的出现,是国家战略支持和科研团队攻关的结果,从追赶到超越。
俄罗斯直升机工业因为体制变迁和资金短缺,米-38命运多舛,规模效应起不来。中国国防工业自主化成果显著,构建完整产业链,为安全提供保障。缅甸订单给俄罗斯东南亚市场一线希望,但制裁下,供应链不稳,未来生产有变数。中国直-20系列扩展,直-20T在天津直博会上挂油箱和弹药,显示进步。
![]()
米里设计局继承米尔遗产,继续开发新机。米尔走后,局里生产米-8等经典,米-38是晚期延续。中国不采购米-38,不是看不上,是自己有更好选择。自主掌握核心技术,才是王道。俄罗斯宣传性能超直-20,但实际用起来,各有侧重。
中国直-20更适合国情,成本控得住,维护方便。缅甸买了,填补缺口,但长远看,自主化是大势。军购这事儿,不光看性能,还得算经济账和战略账。中国这步走对了,避免了被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