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家叫安世半导体的芯片公司很有名。
它虽然总部在荷兰,实际上由中方资本控股,生产的芯片对全世界的汽车制造都非常重要。
整件事要从九月底说起,荷兰冻结了这家公司的资产和技术使用权。
这一下直接冲击了全球汽车芯片供应,很多欧美汽车工厂因为缺芯片,面临停产风险。
到了11月初,中方公开指出,全球芯片供应链出问题,责任完全在荷兰一方,认为荷方没有诚意解决问题。
虽然欧盟表示和中方谈得不错,“避免了最糟情况”。
荷兰也说在想办法,但各方说法不一,让急需芯片的车企非常着急。
![]()
《华尔街日报》还出一个消息:美国可能才是幕后推手。
报道称,美国早在6月就曾要求换掉安世半导体的中国籍CEO,让整件事看起来像是有计划的行为。
面对这场危机,中方在11月1日暂时放宽了部分芯片材料的出口。
但同时也明确表示:责任在荷方,要求荷兰停止干涉企业正常运营,一起寻找解决办法。
与此同时,中美高层进行了互动,中方也和欧盟开了一场闭门会议,重点讨论稀土等关键原材料的供应问题。
![]()
尽管欧盟想借此打开局面,但对话似乎没能真正解决欧洲企业的困境,欧洲的处境越来越被动。
实际上,这件事最初的导火索是美国在九月底出台了严格的芯片出口新规,之后荷兰就以“安全”为由,强行接管了安世半导体。
这一举动引发连锁反应,欧盟汽车制造业首当其冲,多家车企发出停产警告。
不过随着中美之间谈妥,局势有所缓和。
根据协议,美国同意暂缓芯片出口管制一年,中方也暂停了部分出口限制,这让荷兰之前的单方面行动显得有点尴尬。
中方再次强调,是荷兰的干预扰乱了全球供应链,并承诺支持受影响的企业,暗示未来可能取消相关出口限制。
另有消息称,安世半导体将恢复向其中方工厂供应核心芯片材料。
欧盟方面则主张,中美达成的协议欧洲也该受益,并表示会尽快与中方沟通。
![]()
事实上,中方从四月起收紧稀土出口,已经让依赖稀土进行高端制造的欧洲企业感受到了压力。
为了减少对单一国家的依赖,欧盟正在推动“关键原材料计划”,并联合七国集团组建“关键矿产联盟”,希望实现供应多元化。
目前,随着中美关系出现阶段性缓和,围绕芯片和稀土的博弈暂时进入平静期。
各大厂商都在悄悄调整自己的供应链布局,有的寻找替代供应商,有的增加库存储备。
但接下来各方具体怎么谈、怎么做,才是决定未来走向的关键。
亲爱的读者们,长按扫描二维码
欢迎加入国际热点群
每日第一时间分享热点资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