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向各地卫健委或公立医疗机构讨债,最近,上市分子诊断公司凯普生物,一纸公告,揭开这场“纸面富贵”背后的心酸。
11月8日,上市公司凯普生物发布一份关于累计诉讼、仲裁情况的公告称,公司及合并报表子公司近几年作为原告方,共打了69起诉讼和仲裁官司,涉案金额3.57亿。其中42个案子已经结案。但剩余的案子,还有2.6个多亿的合同纠纷,至今尚未结案。
与之相对的是凯普生物近几年业绩暴跌。去年还亏损6.5个亿,净利润暴跌超566%,创下上市以来首次亏损。今年三季度,又亏掉1.28亿。
当核酸造富神话褪去,只留下一地鸡毛。
01
被机构欠钱,又欠供应商钱
凯普生物被两头夹击
一年内打了102场官司、仲裁,涉案金额4.16亿,这是凯普生物及其子公司在最近一年累计涉及的诉讼、仲裁案件。
凯普生物称,公司尚未结清与相关合作方的服务费引起的诉讼,高达4.16亿。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公司股东净资产的 10.12%。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涉及2020年-2022年期间,各地卫健委或公立医院机构拖欠公司货款或检测服务费至今的案件。
其中作为原告起诉各地卫健委、医疗结构的占绝大多数,涉案69起,涉案金额3.57亿。
![]()
据公告披露的11起诉讼案件,凯普生物作为原告起诉各地卫健委、医疗机构的诉讼中,其中9起涉案金额都动辄上千万,但仅两起结案。
![]()
其中,西安凯普医学检测实验室涉及的三起合同纠纷,涉案金额分别达到7402.39万、4606万和3597.47万,加起来有1.56亿。目前只有一起一审审理结束,涉案金额最大的两起案件,仍在一审审理中。
![]()
到目前为止,单笔涉案金额1000万以下诉讼,凯普生物作为原告的诉讼和仲裁案件,已结案40项,合计金额3390.60万元。
![]()
加上单笔涉案1000万以上的两起结案案件,也就是说,目前69起“追债”案件中,已结案42项,涉案金额约8415.19万。
还有27项案件为未结案,但这些没结案的才是大头,涉案金额高达2.73亿。
另一边,凯普生物还作为被告,被上游供应商起诉。据公告披露,相关诉讼、仲裁案件共33起,涉案金额5869.57万元。其中19项已结案,合计金额595.17万。但还有14项未结案,涉案金额高达5274.4万。
不管是作为原告,还是被告,凯普生物身上的半数案件已经结案,但从金额来看,占大头的部分,还在继续僵持中。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被拖欠货款最多的西安凯普医学检测实验室,也是被供应商起诉最多的。
据公告披露,西安凯普医学检验实验室还被同一供应商,以合同纠纷为由,分别在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和延安市宝塔区人民法院起诉,涉案金额分别为2,821.17万和1,303.25万,总金额高达4124.42万。占未结案件涉案金额的78%。
一边起诉医疗机构讨债,一边自己也被上游供应商追债。
02
业绩暴跌566%,创下上市首亏
从时间来看,凯普生物披露的1000万以上的诉讼、仲裁,绝大多数都发生在2025年下半年。
拖到如今才起诉,实在是因为凯普生物也没办法了。
凯普生物最开始也不是做核酸的,而是做HPV检测,在HPV检测赛道布局多年。2017年4月,凯普生物正式在创业板上市。上市之后,凯普生物业绩表现其实也一直表现不错,2017年-2019年,其营收和净利润均保持20%以上的增速。
但营收规模基本都没有超过8亿,归母净利润也才刚突破1亿。
转变发生在2020年。疫情的爆发,让核酸检测赛道爆发。凯普生物顺势切入核酸检测赛道,公司业绩也扶摇直上。
2020-2022年,凯普生物业绩飙涨,三年时间营收接连突破10亿、20亿、50亿大关。净利润也从2019年的1.5亿猛涨至17.26亿。三年间实现倍数级增长。
![]()
但如今看来,绝大多数都是“纸面富贵”,并没有真正转化为现金。甚至还陷入回款困境,被供应商起诉。
走出疫情后,业绩极速下滑,彻底戳破了这场“纸面富贵”的繁荣假象。
2023年,凯普生物营收暴跌80.27%至11.04亿,2024年营收进一步跌下了10亿至8.15亿。到了2025年前三季度,直接跌回了2018年的水平。
净利润就更惨了。2024年,凯普生物归母净利润暴跌566%,亏损6.55亿。创下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原因不仅是没了核酸检测的收入。还有分布全国的大量医学实验室带来的固定成本和人力开支。
早在2015年,凯普生物就开始布局医学检验实验室,2021年时,一度达到35家。
据凯普生物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医学检验服务业务,因市场供需关系变化,收入整体减少。报告期内,公司医学检验服务收入9,157.45 万元,同比下降 18.85%。因实验室固定成本及人力开支较大,相关收入尚不能覆盖成本,导致医学检验业务出现经营亏损。
这一情况在三季报中依旧延续。
三季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8.64亿,其中,与2020-2022年期间提供非常常规检测产品和医学检验服务相关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2.53亿,账面价值为3.53亿。
可见,疫情期间的“纸面富贵”,不仅至今还有大多数回款困难,当初开设的检验实验室,如今也造成一定负担。
截至今年中报,凯普生物在全国仍有31家医学实验室运营。
03
HPV检测因集采毛利承压,
后疫情时代,转型艰难
核酸概念股应收账款高都是普遍情况。2025年三季报显示,达安基因、明德生物、迪安诊断、金域检验等的应收账款均超过10亿元以上。
而这些核酸概念上市公司,在走出疫情后,普遍都出现了业绩暴跌,2024年亏损的情况。甚至今年,行业还传出大量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申请破产倒闭的消息,也是屡见不鲜。
但凯普生物的问题,不仅仅是应收账款和医学检验服务需求下滑导致的。
除了回款难之外,凯普生物起家的业务,也遭受致命冲击。
凯普生物最开始以HPV检测起家,在HPV检测赛道布局多年。早在2006年,凯普生物就拿到了我国首张经国家药监局批准的HPV检测产品新药证书。2023年,其针对宫颈癌筛查用途的HPV12+2型检测试剂盒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成为我国首个明确标注“宫颈癌筛查”预期用途的HPV检测试剂盒。
2023年,安徽省牵头25省HPV-DNA检测试剂集采落地,凯普生物凭借技术积累与临床口碑,以24.17%的份额中标,但产品出厂价大幅下调,导致毛利承压。
此外,2025年以来,公司销售自产检测试剂的增值税率由3%调整至13%,也影响公司分子诊断产品的收入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凯普生物还在大力建设医院,布局医疗大健康服务。但据今年中报披露,因潮州凯普康和医院运营初期收入尚不能覆盖开业支出、人力成本等运营成本,出现一定亏损。
![]()
![]()
医院赚钱,并不是简单的事。很多医院往往要长达5-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运营,才能实现资金回笼。比如,肿瘤专科医院美中嘉和、以器官移植闻名的树兰医院、国内高端私立医院和睦家,均未走出亏损的泥潭。
可见,凯普生物的医院,未来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面临挑战。
04
结语
疫情期间垫付设备设施购置和核酸检测等费用形成的长期债务,都是普遍情况。但国家层面也在化解上给出不少政策、资金支持。
凯普生物也在近期的公告中强调,部分地方政府已下达了任务和要求以清理地方债务,随着各地政府化债政策的落地和化债资金的逐步到位,公司对应收款的回款比较有信心。
欠款能收回,但业绩要如何重回增长?凯普生物可能还需要给投资者和股东们一个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