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半年巨亏超100亿,总部被卖!汽车巨头大坠落

0
分享至

曾经有多辉煌,现在混就有多惨?

日产曾全球年销577万辆,如今,半年亏2000亿日元,连总部大楼都卖了。

事实上,去年起关于日产“坠落”的喧嚣声就从未停止过。

全球大裁员2万人、削减20%全球产能关闭全球7家工厂、高管集体降薪50%......留给日产的时间只剩一年?!



站在破产边缘的日产,原本有机会与本田组成“难兄难弟”的“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组合。

可惜,本田从一开始,就是想“落井下石”,借机吞并日产,把其变成自己的子公司,所以这场联姻早已注定了会悲剧收场。

只是,本田还未怎样,日产却逐渐变“日惨”,业绩一日还比一日“惨烈”。

最新半年报显示,日产净亏损超2200亿日元;不得已之下,日产把总部大楼卖了约970亿日元,用以“回血”。

当然,日产的“自救”不止现在这些,还想在未来“抢救”一下。

日产决定在中国市场再投入100亿研发,2027年前推10款新能源车型……但是,日产的复兴能成功么?

01

日产的危机警报,越拉越响了。

前不久,日产汽车宣布将以970亿日元(约合4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其位于横滨市的总部大楼及土地。出售后,日产以租借的形式继续使用该建筑。



知道日产现在很惨,没想到居然会“惨”到把总部大楼都给卖了。

这座大楼,不仅承载着日产的品牌记忆,更见证了一个时代巨头的挣扎——日产正深陷财务困境。

是的,日产最新发布的2025财年半年报(4月至9月)显示,公司净亏损高达221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3亿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192亿日元,这也是日产五年来的首次半年报亏损。预计全年经营亏损将达2750亿日元。



据悉,美国的高关税政策给日产汽车带来巨大压力,可能会给日产汽车带来约4500亿日元损失,所以它的资金需求极为迫切。

雪上加霜的是,日产全球销售也持续低迷。

财报显示,日产期内全球销量同比下跌7.27%至148万辆,中国、日本两大核心市场销量跌幅分别高达17.6%和16.5%。

为了填补亏损黑洞,日产打出“资产变现+产能收缩+人员优化”组合拳,具体包括出售其日本横滨总部大楼“断臂求生”,启动“Re:Nissan”转型计划:其力度堪比当年的戈恩复兴方案,核心措施包括在全球关闭7家工厂、裁员2万人以及目标降本5000亿日元。

由于公司业绩不振,再加上与本田的合并谈判破裂,日产前社长内田诚早在3月底就已经辞职,新任CEO埃斯皮诺萨正推行着日产的激进重组计划,以期在2026财年恢复盈利。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会打一声,也许说的就是日产现状吧。

02

日产过往的光辉早就像入夜后的夕阳,只剩一抹微弱的残灰,人们要用尽全力才能在脑中留存那依稀的形象。

日产汽车曾经是技术狂,为了追求精湛的技术,不惜成本,一度被尊称为“技术日产”。

1980年,日产汽车提出901计划,也就是在1990年代,造出世界第一的车型,让日产汽车的技术站在世界顶端。

随后,RB系列发动机横空出世,VQ系列发动机也是领先对手,初代 GT-R更是在日本赛场上所向披靡,创造了50场连胜的纪录。

1989年推出的R32 GT-R是日产跑车性能技术的集大成者,包揽各大赛事冠军,被《头文字D》等作品称为“山路战神”。

R34是GT-R最成功的车型,不仅在《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中大放异彩,甚至成了各国车迷争相抢购的对象。

可惜,这款承载着无数车迷情怀的传奇跑车,“日产工程技术的集大成者”前不久也停产了,最终以近4.8万台的产量为18年辉煌生涯画上句点。

而作为日本曾经的第二大汽车巨头,日产的公爵车曾全面超越本田、丰田车型。

但却因为负债太多,研发费用太高,最终却不得不靠一个欧洲人逆天改命。

1991年到1999年,日产汽车连续7年亏损,负债一度超过2万亿日元,难以为继的日产汽车,濒临破产。

当时福特、戴姆勒等老牌巨头都想过接手,但看了看复杂的情况和巨额债务,都没敢接手这个烂摊子。

最终,一个拥有巴西、黎巴嫩、法国三国国籍的男人,卡洛斯·戈恩出现了。他既是法国雷诺副总裁,又出任了日产CEO,一手促成雷诺—日产联盟,带领日产走向复兴。

2016年,日本三菱汽车被爆油耗造假,陷入困境。戈恩像荒原中的野狼一样精准出手,促使日产收购三菱34%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

至此,横跨欧亚大陆的戈恩帝国—“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诞生了。

2017年,戈恩帝国汽车销量超越丰田,成为仅次于大众的全球第二大巨头。

可惜,2018年戈恩在与日产的权利恩怨争斗中败北,最终仓皇逃出日本。

03

而且,戈恩主导下的日产汽车,整体战略很激进,为追求市场份额大搞扩张。在欧美市场,日产喜欢靠大幅降价来抢占市场,忽视了品牌形象和利润,导致其汽车工厂产能过剩。

成也萧何败萧何,就拿日产的“爆款”车型轩逸来说。

2020年到2021年,日产在中国最畅销的汽车是轩逸,这一款车型就占到日产汽车中国区销量的半壁江山。

直到今天,轩逸的年销量依然有30万台左右。虽然不是销量最高的汽车,却稳居燃油车型第一名。

对于日产汽车来说,轩逸在中国畅销18年是好事却同样也是坏事。

从好的方面看,轩逸凭借优秀的性能、舒适性和可靠性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认可,展现了一家车企的长期主义和一款车型的生命力。

而从坏的方面看,日产汽车在中国的产品布局上后继乏力,容易给消费者造成缺乏创新能力的印象。

虽然日产汽车先后推出了超混电驱轩逸、全新轩逸、轩逸经典,组成全新轩逸家族,满足多样化的用车需求,不过只是旧瓶装新酒罢了。

日产现在的日子并不好过,连续2个季度出现亏损,上半年在本土被铃木超越,掉出日系车前三。

更深层的危机在于其全球销量的持续萎靡,尤其是在中国市场,2024年销量较2021年近乎腰斩,以致于跌出全球车企销量前十榜单,怎一个“惨”字了得。

据英国全球数据公司统计,2024年日产在美国的工厂运转率为57.7%,在中国的工厂运转率为45.3%,在日本的工厂运转率为56.7%,均远低于汽车行业普遍认为的盈亏平衡点80%。

日产当前的挣扎,是传统车企在全球市场格局剧变、技术路线更迭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背景下生存挑战的一个缩影。

04

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彻底撅翻了日本车企的“骄傲”。

2024年,日系车除了丰田还勉强维持外,其它日系品牌都节节败退。电动汽车更是被中国新能源汽车和特斯拉压制,业绩几乎腰斩。

2025年上半年,本田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为31.52万辆,同比下滑24.2%;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为27.96万辆,同比下降约17.6%。

时移世易,新能源汽车正进入大争之世。

对于所有车圈玩家而言,欲争世界,必争中国。

如果说过去的传统燃油车时代,的确会造就一批难以撼动的寡头。

那么到了智能电动车时代,随着游戏的玩法被彻底推翻,燃油车时代的霸主正在纷纷被掀翻。

国产车更懂国人,更能适应中国汽车市场的需求变化,国产新能源车逐渐占领了用户的“心智高地”。

比配置比动力比舒适感,日产跟同价位的国产新能源车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值得一提的是,价格也不再是国人买车时的第一考量,安全、性能、舒适度......都排在价格之前。

中国消费者早已从"买车看价格"升级到"买车看价值"。当国产品牌在配置、智能化、空间、设计等方面不断进步,日产曾经的优势早就被迅速蚕食了。

时代变了,国人现在有了更好的选择,国产车也许更适合。

202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接近1800万辆,占比超过65%;中国新能源汽车表现尤为抢眼,同比增长35.5%,高达1286.6万辆,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

2025年1-10月,我国汽车产销量超276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贡献近半,全年新能源车销量有望突破1650万辆。

10月,全国新能源车销量超170万辆,首次超过了汽车新车总销量的一半,达到51.6%。

出口方面,1-10月新能源汽车出口201.4万辆,同比增长90.4%,市场份额稳固在70.2%的高位,意味着每卖出10辆乘用车中就有7辆是中国品牌。

不难发现,在新能源车的大势裹挟下,属于中国汽车辉煌的时代来了!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专家解读“阿坝红旗桥因边坡滑坡垮塌”:桥梁建设选址前会进行充分地质勘察,此类事故不常见

专家解读“阿坝红旗桥因边坡滑坡垮塌”:桥梁建设选址前会进行充分地质勘察,此类事故不常见

极目新闻
2025-11-11 21:46:04
神舟二十号最新消息显示:飞船遭撞击问题不大,或仍用该飞船返回

神舟二十号最新消息显示:飞船遭撞击问题不大,或仍用该飞船返回

科普大世界
2025-11-11 16:30:58
车企CEO重磅发声:对全体中国汽车人的侮辱!

车企CEO重磅发声:对全体中国汽车人的侮辱!

电动知家
2025-11-10 11:10:23
特朗普:美国不再资助乌克兰!北约前秘书长:北约不会为乌克兰问题与俄进行武装冲突

特朗普:美国不再资助乌克兰!北约前秘书长:北约不会为乌克兰问题与俄进行武装冲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20:50:40
洋姜不是姜,是天然胰岛果,在中国被沦为咸菜,都快吃绝种了

洋姜不是姜,是天然胰岛果,在中国被沦为咸菜,都快吃绝种了

泠泠说史
2025-11-11 15:43:31
“比特币富婆”钱志敏洗钱案宣判在即,最高面临14年监禁 听证会披露其奢靡生活

“比特币富婆”钱志敏洗钱案宣判在即,最高面临14年监禁 听证会披露其奢靡生活

红星新闻
2025-11-11 19:05:17
敢碰台湾问题?中国驻日大阪总领事警告日本:勿忘 “敌国条款”!

敢碰台湾问题?中国驻日大阪总领事警告日本:勿忘 “敌国条款”!

不掉线电波
2025-11-11 11:08:03
7.8吨猪脚从广西运往广东,竟在千里外的河南被查扣,货车司机回应

7.8吨猪脚从广西运往广东,竟在千里外的河南被查扣,货车司机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11 20:09:42
上海正在面临大规模人口迁移!

上海正在面临大规模人口迁移!

深度报
2025-11-11 21:39:10
四川马尔康市红旗桥垮塌:系山体变形加剧滑塌造成 无人员伤亡

四川马尔康市红旗桥垮塌:系山体变形加剧滑塌造成 无人员伤亡

新京报
2025-11-11 20:23:08
特朗普心急如焚,关税战不但没打赢中国,美国可能要倒赔2万亿

特朗普心急如焚,关税战不但没打赢中国,美国可能要倒赔2万亿

头条爆料007
2025-11-11 20:32:58
集中开展一次大排查、深挖背后腐败问题!省委书记部署,聚焦这一重要工作

集中开展一次大排查、深挖背后腐败问题!省委书记部署,聚焦这一重要工作

政知新媒体
2025-11-11 22:10:54
耿直boy+1!18岁复旦学子击败潘展乐孙杨夺冠,赛后回应亮了

耿直boy+1!18岁复旦学子击败潘展乐孙杨夺冠,赛后回应亮了

青春上海
2025-11-11 11:35:14
赖清德喊话韩国瑜声援沈伯洋,蓝营回呛:关他什么事

赖清德喊话韩国瑜声援沈伯洋,蓝营回呛:关他什么事

海峡导报社
2025-11-11 21:31:02
亚马逊再裁员1.4万,有国内部门腰斩

亚马逊再裁员1.4万,有国内部门腰斩

慢放
2025-11-11 15:35:29
古二打脸警方通报,直接曝出新录音,捞人者的背景和名字均已公开

古二打脸警方通报,直接曝出新录音,捞人者的背景和名字均已公开

芊手若
2025-11-11 17:56:30
独行侠总经理尼克哈里森被解雇,独行侠天亮了!

独行侠总经理尼克哈里森被解雇,独行侠天亮了!

爱体育
2025-11-11 23:41:14
李连杰怎么突然年轻30岁?知情人曝关键线索:看他的手

李连杰怎么突然年轻30岁?知情人曝关键线索:看他的手

精彩背后的故事
2025-11-12 01:08:24
母亲被儿子暴打后续:男子身份被扒、高清正面照流出,悬针纹明显

母亲被儿子暴打后续:男子身份被扒、高清正面照流出,悬针纹明显

鋭娱之乐
2025-11-12 00:50:22
从三航母到求职难:经济转型期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困境

从三航母到求职难:经济转型期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困境

流苏晚晴
2025-11-11 20:16:54
2025-11-12 05:16:49
蒋东文 incentive-icons
蒋东文
科技、商业、创投领域媒体人,投资人,《黑天鹅时代的商业逻辑》作者
1766文章数 58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态度原创

数码
教育
时尚
房产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索尼多款相机固件更新,修复充电低电量提示等问题

教育要闻

老师们不奢望减轻什么负担,只希望能实行8小时工作制!

舒淇,东亚女孩的恨海情天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军事要闻

空军发布重磅视频 多款新型战机亮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