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
超越BMI之后,肥胖终于被正式看作一种疾病
撰文|Nina
体质量指数(BMI)为核心的肥胖诊断体系已经运行了数十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BMI≥30kg/m²是成年人“肥胖”的金标准,而BMI位于25~29.9kg/m²之间的人群,则被定义为“超重”[1]。
而就在今年,这套体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025年1月,《柳叶刀》(
The Lancet)肥胖委员会(The Lancet Commission on Obesity)发布了全新的肥胖诊断标准,提出应超越单一的体重指数,采用多维度标准定义肥胖。这一标准由来自全球58位专家共同制定,被认为是自BMI问世以来肥胖领域最具革命性的转变之一 [2] 。
那么,这套年轻的新标准会对肥胖诊疗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就在刚刚结束的全球肥胖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盛会——美国肥胖周学术会议2025(ObesityWeek 2025)上,来自芝加哥大学的Jennifer Hwang博士带着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为新标准之下的肥胖诊疗提供了重要的注解。
超越BMI,将肥胖看作一种疾病实体,而非身体状态
在演讲开篇,Hwang博士指出,BMI长期以来是肥胖诊断的基础,但其局限性早已显现。BMI无法区分脂肪与肌肉,也忽视了脂肪分布、代谢差异及个体健康状态等关键因素。换句话说,两个BMI相同的人,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健康结局。
![]()
图1:BMI诊断体系的局限性
而《柳叶刀》肥胖委员会提出了更全面的诊断框架,强调多维度的身体成分与健康风险评估。新标准将肥胖定义为“过度脂肪积聚(excess adiposity)并伴随健康损害风险增加”的状态,不再局限于体重与身高的比值。
![]()
图2:最新肥胖诊断标准
“新标准下,肥胖不再只是数字或体型,而是健康与功能的反映。”Hwang博士这样总结。
新标准对应新分类:
临床前肥胖与临床肥胖干预方式不尽相同
除了重新定义肥胖的标准,新的诊断体系还提出了“分期”的概念。Hwang博士解释说,委员会将肥胖划分为两个阶段:临床前肥胖与临床肥胖。前者指脂肪过度积聚但尚未造成器官损害或活动受限;后者则意味着脂肪堆积已经导致疾病或功能障碍。这一分期系统与“糖尿病前期”的分期系统相仿,提示肥胖确应被视为一种疾病而不是体型。正如Hwang博士所言:“这种框架让我们能够看到肥胖的‘深层面貌’——不仅是多重风险的存在,更是功能健康的早期信号。”
基于上述分期框架,临床前肥胖与临床肥胖的干预模式也出现了显著的划分。例如,临床前肥胖的干预重点是降低疾病风险,预防进展为临床肥胖以及发生其他肥胖相关疾病,但临床肥胖的干预则注重改善或逆转器官功能损伤。
![]()
图3:不同肥胖状态的管理方案不尽相同
美国数据:新标准下,肥胖率或将“暴涨”
Hwang博士和她的同事是第一批采用新诊断标准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的团队之一,他们利用1999年至2023年间的NHANES数据,对20岁以上的美国成年人进行了再分类分析,排除了孕妇及BMI<18.5kg/m2者。研究对比了传统BMI标准和新的“过度脂肪积聚”标准下的肥胖患病率。研究的主要结果令人震惊:
2023年,按传统BMI定义,美国成人肥胖率约为40%;按新标准计算,这一数字飙升至近60%。换句话说,若按照新标准诊断,美国将多出约4600万名成年肥胖人群——许多BMI处于“正常”或“超重”区间的人,在新标准下将被重新定义为肥胖。
![]()
图4:新旧诊断标准下的肥胖患病率趋势
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临床肥胖(伴器官功能障碍)比例在过去二十年中持续上升,但临床前肥胖的比例变化不大,意味着在临床前肥胖患者走向临床肥胖的过程中,也有同样多的健康人群发生体脂积累,走向临床前肥胖。
![]()
图5:新标准下美国肥胖人群分布情况
Hwang博士总结道:“如果采用新标准,美国将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被归为肥胖。这不仅改变流行病学格局,也意味着临床与政策层面必须重新应对肥胖的定义、管理与责任分配。”
未来挑战:诊断只是开始,干预才是目的
新定义带来的变化,远不止统计数字的增长。它可能重塑整个肥胖防治体系——从医保覆盖到临床诊疗策略。
一方面,肥胖诊断人群的扩大将直接影响治疗资格与资源配置。如何评估新标准下肥胖治疗的医保准入、费用可持续性和公共卫生预算,将成为政策层面亟需讨论的问题。同时,肥胖管理的临床实践也需随之调整——体检应像血糖检测那样,将腰围、腰高比或体脂率的测量纳入常规,以弥补BMI的局限。同时,应通过功能评估将肥胖进行分期,以便制定个体化管理方案,帮助医生更有针对性地指导生活方式干预与药物治疗。
Hwang博士推测,大多数符合新标准的人群将落入“临床肥胖”范畴,而这些人群的干预策略,可能需要更细致地分级系统,以指导治疗优先级与长期随访策略。
小结
当体重秤上的数字不再能够定义“胖子”,肥胖的干预也将变得更加科学,我们需要真正重视哪些需要被干预、被帮助的患者,而不是只关注体态与体型问题。当医生、政策制定者与社会大众都开始以“功能健康”而非“体型健康”来理解肥胖,我们或许才真正开始理解肥胖——“重新定义肥胖,实则是在重新定义健康。”
参考文献:
[1]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obesity-and-overweight
[2] Rubino F, Cummings DE, Eckel RH, et al. Defini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clinical obesity.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5;13(3):221-262. doi:10.1016/S2213-8587(24)00316-4
[3] Hwang J. Beyond BMI: The impact of the new Lancet Commission diagnostic criteria on prevalence of obesity in the U.S. Presented at: American Obesity Week; October 2025.
责任编辑丨蕾蕾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