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消息,AI制药领域明星企业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再次更新招股书,由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及GFSHK担任联席保荐人。英矽智能曾在2023年6月、2024年3月、2025年5月三次递表港交所,此次是其第四次提交上市申请。
成立于2014年的英矽智能,凭借AI驱动药物研发的创新模式迅速崛起。招股书显示,公司累计融资超5.3亿美元,投后估值从2018年的5440万美元飙升至2025年的13.3亿美元,十年间增长20余倍。其核心竞争力在于自主研发的Pharma.AI平台,该平台整合靶点发现、化合物设计等端到端能力,宣称将传统3-6年的早期药物发现周期缩短至12-18个月,截至2024年已提名20项临床前候选化合物。
财务数据呈现显著的"高增长与高风险"并存特征。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3014.7万美元增长至8583.4万美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86.6%,2024年毛利率更是高达90.4%。但2025年上半年业绩出现大幅波动,收入同比骤降54%至2745.6万美元,主要受核心管线授权收入下滑影响。盈利方面,公司持续处于亏损状态,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未弥补亏损达29.05亿美元,相当于同期总资产的1.87倍,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连续三年超100%。
![]()
业务进展方面,英矽智能近期动作频频。2025年11月10日,公司宣布与礼来达成总额逾1亿美元的AI药物研发合作,将依托Pharma.AI平台开展创新靶点研究。管线布局上,进展最领先的特发性肺纤维化候选药物ISM001-055已完成IIa期临床,但曾因安全性问题被FDA暂停试验,临床转化风险仍存。目前公司共有10个分子获得临床试验许可,覆盖纤维化、肿瘤学等多个治疗领域。
招股书同时披露多项风险因素。客户集中度过高问题突出,2024年前五大客户贡献94.4%收入,单一客户占比达60.6%;财务结构脆弱,资产负债率382.3%,流动比率仅0.25,现金储备按当前运营成本仅能支撑34个月;此外,AI技术平台的商业化验证、核心管线临床进展等不确定性亦被重点提示。
免责声明:本号原创文章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内容仅供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信息和数据均来源于网络及公开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