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代 Air 销量极其惨淡,验证了超轻薄机型几乎没有需求,iPhone Air 2 确定没了。
一,iPhone Air 按下暂停键
根据外媒 The Information 的最新报道,因为首代 iPhone Air 销量惨淡,需求几乎为零,苹果已经把原定于 2026 年秋季发布的 iPhone Air 2,在未来机型路线中移除,研发、生产都按下了暂停键。
![]()
首代 iPhone Air 也不乐观,富士康已经移除了大部分的 iPhone Air 生产线,只保留了“一条半”继续运转到 11 月底。iPhone Air 的另一家代工厂立讯精密,已经在 10 月底停产——可以理解成以最低限度,维持零售。
iPhone Air 销量不佳,跟价格有很大关系,7999 元在过去是属于 Pro 的价位,果粉普遍觉得 Air 除了概念遥遥领先,其它参数都在倒退。只要降价到 6500 元左右,还是能捞一手的。
不过,苹果没有进行任何挣扎,宁愿停产 Air 也不降价。对苹果来说,投入了这么大的精力去研发一款极具未来感的机型,结果还要贱卖,是有点损害品牌形象的,还不如直接砍掉——反正不是亏不起。
![]()
不过苹果能承受损失,但供应链可就倒霉了。根据郭明錤的说法,预计到 2026 年第一季度,iPhone Air 绝大多数供应商的产能,都会减少 80% 以上,某些零部件甚至 2025 年底就会停产。
因此,明年秋季,苹果只会发布 iPhone 18 Pro 系列、iPhone 折叠屏,隔半年再发布 iPhone 18 标准版。首代 iPhone Air 应该会以特别机型的名义,低调地维持,直至清掉所有库存为止。
二,Air 为什么失败了
iPhone Air 对超轻薄机型的探索,基本以失败告终。难怪安卓厂商,纷纷取消 Air 机型的计划。为了追求创新而失败,要比单纯的失败可怕多了——这不仅消耗宝贵的资金,还打击心气。
![]()
少年的“心气”是不可再生之物,这对公司而言也是成立的。这些年来,除了标准版、Pro、Pro Max,苹果对于第四款机型的所有尝试,包括 mini、Plus、Air,基本都以失败告终,反而是 16E 这种性价比咸鱼还过得不错。
现在,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讨论一下,iPhone Air 为什么失败了。其实四个字就能总结:没有需求。
举个例子,你不会希望遥控器减少20%电池续航,从而更加轻薄,因为我们要的就是它稳定、耐用——iPhone 也是同理。
![]()
手机不是玩具,是现代生活的刚需,是个工具。不管吃喝还是玩乐,移动互联网的所有便利,都通过这一个小小的设备赋予给你。
它的电池续航,就是我们的持续活动能力;它的扬声器,就是我们的耳朵;它的摄像头,就是我们的眼睛。而 iPhone Air 为了极致手感,要少一只耳朵,少一只眼睛,少一份安全感。
更糟的是,它不能插实体 SIM 卡,而 eSIM 的诸多限制,也让人望而却步。可能只有极少数对苹果有信仰,对新技术有探索欲的果粉,才会愿意购买,目标人群过于小众了。
最后的总结
iPhone Air 的销量失败,始终绕不过一个词:基础体验。
基础体验是手机最基本的东西。比如充电够不够快,续航够不够用,内存够不够装,信号稳不稳定。
现在大家的消费,都相对比较谨慎,比起新卖点,我们更需要“无短板”。正因如此,今年 iPhone 17 标准版在没有降价的情况下,依然备受大家的欢迎。
![]()
很难相信,苹果会在同一年内,同时推出 iPhone 17 标准版、iPhone Air 这两个极端的产品。可能,苹果不是不知道果粉要的是什么,而是他们觉得,只是满足市场现有的需求,实在是太无聊了。
“Only Apple can do”,才是苹果追求的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