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开元九年(721),王维因“舞黄狮子案”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谪居济州五年间,他先后游历东阿鱼山、郓州及清河等地,创作了《鱼山神女祠歌二首》《渡河到清河作》等诗篇。这段经历使他从最初被贬的苦闷转向心境平和,游历齐鲁山水成为其精神疗愈的重要历程。
![]()
文|非晚
唐开元九年(721),诗人王维进士及第,授太乐丞一职。仅过数月,因属下伶人舞黄狮子违反礼制,受此案牵连,他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掌仓库、租税、田园、市肆等事务。据《旧唐书》载,济州远离京师长安,地处黄河南岸,下辖卢县、平阴、阳谷、东阿、长清等地。初入仕途,王维就遭此重挫,心中苦闷难消。在济州五年,王维寄情山水,结交贤隐、僧道、庄叟,到访东阿、郓州及清河等地,在齐鲁大地留下了鲜明的足迹,心境也逐渐趋于平和坦然。
登鱼山,访崇梵寺
王维曾前往东阿,登鱼山访古。东阿置邑,始见《春秋》。秦时称东阿,置东郡。汉置东阿县。隋朝,东阿属兖州济北郡。唐武德四年,属济州,隶河南道。后其行政区划多次调整。作为州府司仓参军,掌管钱粮、租税、市肆等,王维造访东阿,可能系督查府库钱粮、考察市肆等事,也可能是专门去鱼山游览。
鱼山,因形似甲鱼得名,曹植就长眠于山下。据《三国志》载,魏太和三年(229),曹植被封到东阿。此前,他曾被徙封安乡侯、鄄城侯,但生活并不如意,甚至到了衣食不继的地步。到东阿之后,曹植生活有所改善,心情逐渐转好,在登鱼山时,感慨万千,“喟然有终焉之心”。王维登临鱼山,凭吊这位才高八斗的才子,对命运多舛的曹植,不知他会不会长叹一声?
王维登山访古的时候,碰巧遇上当地人的祈福仪式,他现场观看迎神、送神仪式,作《鱼山神女祠歌二首》,“坎坎击鼓,鱼山之下。吹洞箫,望极浦。女巫进,纷屡舞。”“倏云收兮雨歇,山青青兮水潺湲。”诗中描绘,在鱼山之下,有一场隆重的仪式,众人坎坎击鼓,声音响彻山谷,女巫翩跹而至,舞之蹈之,现场陈席奠酒,百姓虔诚祈祷,盼望神女降临。送神时,云收雨歇,天地清朗,流水潺潺。
除了鱼山,王维还曾到过东阿覆釜村崇梵寺,与寺僧有过交游,可能还在寺院住过一阵子。为此,他写过《寄崇梵僧》。此时,相比初到济州时的苦闷,王维的心境应该开阔不少,笔下诗句透着禅意:“崇梵僧,崇梵僧,秋归覆釜春不还。落花啼鸟纷纷乱,涧户山窗寂寂闲。峡里谁知有人事,郡中遥望空云山。”
游历郓州一带
郓州,唐开元年间属河南道,是漕粮物资北运的重要中转地,贸易发达,商贾云集。王维在《送郓州须昌冯少府赴任序》中云:“予昔仕鲁,盖尝之郓。”仕鲁,即担任济州司仓参军,也就是说,贬居济州期间,他曾到过郓州一带。
在唐代,少府指执行县事的县尉,主要掌司法或司户事务。在送别冯少府赴任之际,王维在文中提及郓州:“书社万室,带以鱼山济水;旗亭千隧,杂以郑商周客。有邹人之风以厚俗,有汶阳之田以富农。”可以看出当时郓州商贸发达、商贾云集、人文荟萃,既有齐鲁儒学的醇厚滋养,也有广袤农田,让百姓丰衣足食。文中,王维语重心长地嘱托冯少府,在任上当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这可能是王维离开济州多年后的作品,回想起在济州时曾造访郓州,往日情景历历在目,可见他对郓州印象之深刻。
渡黄河前往清河县
隋唐大运河北段称永济渠,过清河县境,当时清河为清河郡治。唐开元年间,在永济渠西侧建楼百余间,用来储存江淮之物。开元中后期以来,幽燕边地时有冲突,军队需求增加,清河建有军资库,通过运河从江淮等地征调物资,在此地储备转运,谓之“天下北库”。
清河县,属贝州,隶河北道,地处黄河北岸。从济州治所去清河,乘船最省时省力。鉴于济州、贝州无行政隶属关系,据此,王维渡河前往清河,可能是考察清河漕运相关事务,也可能是游览会友。在渡黄河到清河县城的途中,王维写下《渡河到清河作》:“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回瞻旧乡国,淼漫连云霞。”从诗句来看,王维乘船前往清河,黄河水面十分辽阔,舟行其间,当诗人目之所及被河水笼罩的时候,远方忽然出现人烟,沿途又看见了城镇与田野。当诗人回望来时路,过往已经消失在云霞之中。正如王维此时的心境,从封闭走向开阔,从苦闷走向平静。
开元十四年(726),王维离开贬所,启程返回长安。五年的谪居时光,王维去过东阿、郓州、清河等地,齐鲁大地周边的山水风物,渐渐治愈他内心的苦闷,让他的心灵在山水田园中找到了归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