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特朗普大战英国广播公司(BBC)连续剧上演!
最新进展是:美东时间11月10日,特朗普方向BBC发出一封措辞强硬的法律信函,指控其在一年前拍摄的一部有关他竞选连任的纪录片中作出误导性剪辑,并索赔至少10亿美元。
为平息特朗普怒火,在11月9日BBC总裁蒂姆·戴维(Tim Davie)与新闻部门首席执行官黛博拉·特内斯(Deborah Turness)已经引咎辞职。
![]()
看到这里,想必很多伙伴都会感叹一句:恶人还需恶人磨!
![]()
在过去一段时间,特朗普对美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美国广播公司(ABC)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等均进行起诉并获得了巨额赔偿。这或许是BBC总裁和CEO都不得不辞职的关键原因。
想息事宁人。
不过按照特朗普一贯做法,BBC估计是算盘白打了。特朗普这么明显的咬到了一口肉,BBC不吐一口血怎么可能松口?
按照媒体公开说法,这次事情源于BBC又一次造谣被特朗普方抓到了把柄:BBC《全景》栏目播出的纪录片《特朗普:第二次机会?》中,通过恶意剪辑制造一种假象,使观众误以为特朗普发表了实际上并未说过的话。
且BBC这次剪辑内容还相当敏感,是2021年1月6日著名的美国国会山事件,剪辑暗示“特朗普煽动了支持者冲击国会山。”该纪录片发布时间还是敏感的2024年10月28日——美国总统大选投票前夕。
因此特朗普不仅法律上给BBC扣上了“诽谤”罪名,还政治上给英国扣上了不顾盟友情谊,恶意干涉美国大选的帽子。
所以这次英国广播公司(BBC),不死也得脱一层皮。按照英国人自己的说法,BBC将于2027年面临皇家宪章续费审查,目前正与文化大臣南迪就资金问题进行谈判,南迪此前曾表示,“所有选项都不排除”。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喜闻乐见,要赞叹一句“懂王好不容易做了件好事!”
不过反过来又有一个问题,BBC恶意剪辑+滤镜等手法造假,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特别是我们更是深受其害,怎么就没法收拾教训这个造谣机构一次呢?
恶人只能恶人磨吗?
善人活该被欺负?
善人是不是要有磨恶人的磨?
记得今年年初有个典型案例,山东一家没有防备的企业,把2个西方女记者当作“外国友人”,各种热心配合协助。可事后这两个恶毒的女记者,就如BBC恶意剪辑一样,把放暑假在工厂玩耍的12岁女孩引诱到妈妈工作台上,拍摄视频作为主题,造谣该工厂“雇佣童工”。
![]()
之后造成千万订单被毁,工厂被迫停工,女工失业,损失惨重。事后搞这种恶毒假新闻的媒体,仅仅删文且只是删除了英文版报道了事,对于该工厂的损失,以及导致数十上百工人失业,生计无着落的事,没有听到任何道歉与赔偿的消息。
相关消息被披露后,只是2位记者被自媒体挖出了部分信息,之后国内企业民众加强对这类人的防备。就这样,那家臭名昭著的所谓西方记者组织“记者无国界”,居然还倒打一耙,说中国媒体在“煽动网暴”两名法国记者。
从特朗普索赔10亿美元看,显然我们太善良了,对恶人没有好好磨一磨,以至于它们越发猖獗。
因此对于BBC这类西方媒体机构造谣、污蔑行径,绝不能仅停留在口头谴责层面上,造成损失的,坚决要求其书面道歉、起诉赔偿,只有真正让它们肉痛了,才会真正明白作恶是要付出代价的。
特朗普提告给了我们一个好思路。这种Fake News就应该大声提告,哪怕起诉一时半会难以胜诉,但也可以全面系统打击它的信誉,否则这种撒谎无数的宣传机器还一群公知跟在后面继续“独立媒体”的话术欺骗民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