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琼华岛为何是北京城的“定心石”?丨京华物语

0
分享至

“谜一样的北京,谜一样的古都,古往今来不知令多少人为之倾倒。”正如《北京城的历史密码》一书的作者王光镐所说,北京城的历史文化遗产之多举世罕见,而在北京城历史文化如此灿烂辉煌的背后,她还是一座充满奥秘的城市。

从早期燕地文化的多元一体,到中期汉文明奠定的多元一统,到后来肇始于唐的一统多元,上述不同阶段、不同含义的多元性,合成了北京这个多元世界的多彩景象。北京地区的汉文明虽然不失其主导地位,却也一直和其他各种文化碰撞、浸润、交融。正是在这一历史演进过程中,北京成了整合长城内外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最佳通衢,其作为都城的历史地位也呼之欲出。



北京历代都城示意图。《北京城的历史密码》插图

在意外收到“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后,辽朝因地制宜,实行了番汉分治。《辽史·百官志》载:“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的这种二元政治的推行,就是因燕云十六州而起的,充分体现了幽燕地位的非同一般。辽朝建国后实行了多都制,幽州是辽五京中的第三个京城。它设立于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因位于辽的南部而称南京,又称燕京。王光镐结合诸多历史文献和考古文物综合分析道:“从经济上说,南京是辽五京中实力最强的一个;从文化上说,南京不但是五京中最先进的一个,也是地位最突出的一个;从政治上说,南京是和上京临潢府相映成辉的一个;从外交上说,南京是辽廷最倚重的一个。除此之外,若论城市的规模,南京也是毋庸置疑的辽五京之首。”在此基础上,王光镐认为,结合北京建都史的历时性分析与都城基本特征的共时性分析,“辽南京建都说”更符合当时历史实际。

在近日举办的《北京城的历史密码》新书分享会上,王光镐从地下考古、纸上文献、地面古建三维视角解锁古都北京的历史奥秘,还原古都北京的历史原貌。而在《北京城的历史密码》一书中,王光镐对于这些历史有着更为详细的解读。

以下内容节选自《北京城的历史密码》,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北京城的历史密码》

作者:王光镐

版本:华夏出版社2025年8月

历代帝王精心打造的皇家禁苑

谁都知道北京城有一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但未必知道它还有一个“定心石”,这就是钟灵毓秀的琼华岛。正是这个小岛,不仅决定了今北京城的所在,而且从头到尾串联起了一部完整的北京建都史。


今日琼华岛。《北京城的历史密码》插图

关于这座琼华岛的来历,有一个很有趣的传说,见载于元末明初史学家陶宗仪的《南村缀耕录》。其云:“闻故老言,国家起朔漠日,塞上有一山,形势雄伟。金人望气者谓此山有王气……乃大发卒凿掘,辇运至幽州城北,积累成山。”按照这个传说,琼华岛原是塞外的一座神山,因其自带王气,故被金廷派人凿掘后用手推车一车一车运到幽州城北来。这当然是个子虚乌有的神话,可这座小岛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这倒和永定河有一定的关系。

永定河是北京的最大河流,发源于桑干河和洋河,古称治水、㶟水、桑干河、卢沟河、浑河、无定河。因水患多发,康熙帝赐名永定河,从此相沿不改。永定河是穿越太行山支脉和燕山山脉之间的峡谷奔腾而来的,因上游水流湍急,泥沙量大,一旦进入北京平原,河水便如脱缰野马,既容易造成河道的淤积,也容易带来河流的改道。

汉以前的永定河是由今德胜门进入积水潭的,而后转向南流,经什刹海、北海、中海、南海再转向东南流,最后经龙潭湖出城。汉以后的永定河不断向南改道,直至移到今天的位置上。永定河虽然改道了,但在故道上留下了一条称作高梁河的支流,并在低洼处形成了沼泽。高梁河水注入沼泽,汇成湖泊,这就是后来的太液池。至于琼华岛,原本应是永定河故道上的一个小土丘,或者只是一处略高出地面的土岗,后来随着永定河泥沙的淤积,加之修筑湖堤时不断挖湖取土,泥土堆积到土丘上,这个小丘遂成小山。可是,没有湖水何来岛屿?于是,由于湖水环绕,小山又成小岛。总之,如果要说琼华岛是谁搬来的,那就不妨说是永定河水搬来的。

在坦荡无际的北京平原,有这样一座孑然独立的山丘,而且周围湖水环绕,这该是一处多么难得的风水宝地啊!于是,自从有都城起,琼华岛便成了历代帝王精心打造的皇家禁苑。

明朝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又有梳妆台于此山相近,予幼时往游,尚有杞材数条,今尽腐朽,存台基而已,相传为耶律后萧氏洗妆之所。”文中所言“此山”即今之景山,而“于此山相近”的“梳妆台”,就是紧傍景山的琼华岛。此文说早在辽南京时,琼华岛上已建有萧太后的宫苑。明末毛奇龄《西河诗话》载,辽太后梳妆台在太液池东小山上,一名琼华岛。清朝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亦称,琼华岛在太液池中,其山巅古殿相传为萧太后梳妆台。《御制白塔山总记》记载:“西苑作镇则曰白塔山,白塔山者,金之琼华岛也。《北平图经》载:辽时名曰瑶屿,或即其地。”像上面这样喧腾众口的事,是不大可能凭空捏造的,看来萧太后确实在琼华岛上建有宫殿。


北海公园琼华岛。图片来源:北海公园官网

萧太后(953年~1009年)是辽朝历史上的一位奇女子,名萧绰,小字燕燕,是辽朝重臣萧思温之女。保宁元年(公元969年)三月,辽景宗继位后即遴选萧绰为贵妃,五月册立为皇后,当时萧绰刚满16岁。辽景宗在位期间,萧绰即参与军国大事,运筹帷幄于宫闱之中。乾亨四年(982年),体弱多病的辽景宗去世,萧太后之子耶律隆绪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萧绰由此开启了她长达27年的临朝听政生涯。萧绰主政后重用贤臣良将,“明达治道,闻善必从”,先于统和四年(986年)击退了宋朝大军对辽南京的进攻,后于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与辽圣宗耶律隆绪共同伐宋。在伐宋之役中,她身先士卒,一身甲胄,“亲御戎车,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经过此役,辽与宋朝达成了澶渊之盟,从此双方进入了河清海晏的承平之世。

仅凭萧太后的上述经历即可看出,独掌权柄的她曾多次驾临南京。据《辽史》记载,景宗在世时就曾六次偕皇后萧绰巡幸南京,其子圣宗即位后萧太后更是常驻于此。辗转至今,今北京通州还保留着一条“萧太后河”,这应该就是萧太后留下的活动印记。据说当年萧太后统帅南伐北宋的大军驻扎在南京时,一度天旱缺水,差役寻水良久,最后终于找到了一条河流。萧太后亲饮河水后夸赞水很甘洌,便降旨以她的名号来命名。这当然只是个传说,但传说有时也很接近事实,因为“萧太后河”是北京境内唯一一条以人名命名的河流,理应事出有因。有迹象表明,这是一条人工河,大致开凿于辽代,这就把这条河与萧太后紧紧联系到了一起。

堂堂一国之皇太后,而且是独掌权柄的皇太后,既然常来常往于南京并且久居于此,来了以后究竟下榻于何处呢?前文已述,辽南京的皇宫是因陋就简在唐、五代藩镇的衙署上改建的,规模不大,堂堂皇太后不可能挤在这个小皇宫里。何况与那些执事的臣僚们厮混在一起,对皇太后来说既不方便,也不得体。于是理所当然地,萧太后来南京后必须有自己的住所。这样一来,风水宝地琼华岛就成了萧太后的首选,岛上也就有了萧太后的梳妆台。

及至金朝,根据前引《金史·地理志》之文,可以获知三点有关琼华岛和万宁宫的信息:

一是此时“京城北离宫有太宁宫”,即琼华岛已扩建为胜景无限的皇家离宫,琼华岛只是其中的核心部分;

二是这个皇家离宫“大定十九年建”,即它是在金世宗大定十九年(1179年)最后扩建完工的。或许从那时起,这里才成了既有琼华岛,又有横翠殿、瑶光台、瑶光楼的皇家大御苑;

三是它原称太宁宫,“后更为寿宁,又更为寿安,明昌二年更为万宁宫”,即它于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最后定名为万宁宫。《金史·世宗本纪下》载:金世宗大定十九年(1179年)“幸太宁宫”,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幸寿安宫”,可见早在称太宁宫、寿安宫时,这个皇家御苑便成了金帝频频驾临之地。至于这之后,《金史》中有关金帝“如万宁宫”或“至自万宁宫”的记载更是不绝如缕,这里几乎成了半个金銮宝殿。

金人开始营造以琼华岛为中心的皇家离宫

《日下旧闻考》卷二十六载:“金源琼华岛踞太液池中,奇石叠累,皆当时辇致艮岳之遗。”此文所说的“艮岳”,是北宋汴京一处宛若仙境的皇家御苑,宋徽宗赵佶曾亲自为它撰写《御制艮岳记》。而《日下旧闻考》此文特别强调,琼华岛上奇石叠累,皆为宋汴京的“艮岳之遗”,即它们都是从汴京的艮岳运来的。过去一般认为艮岳之石是金世宗大修太宁宫时从汴京运来的,但事实上把北宋汴京宫殿的精美饰件、奇珍异石等不惜工本运到金中都,作为新都的建筑材料,是金海陵王时的事。这说明,早在金海陵王迁都中都时,金人便开始营造这座以琼华岛为中心的皇家离宫。

学者景爱曾经指出:“现在北海公园宝塔山上的太湖石,据《北平旧志》所载,为‘宋艮岳之遗,金人撵致于此’。海陵王受汉族文化影响比较深,性喜奢侈,他把汴京开封城艮岳的奇石(太湖石)拆运到太宁宫的可能性比较大。”此文便认为琼华岛上的太湖石是金海陵王运来的。而从金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年)诏建新都起,到金世宗大定十九年(1179年)万宁宫最终落成止,前后经历了28个寒暑。这28年,就是辽南京之后的琼华岛建造史,也是这个皇家御苑从萧太后的梳妆台演变成万宁宫的发展史。以其工期之长,足见金廷对这座御苑的重视,也足见这座万宁宫的美轮美奂。金世宗时太宁宫一度毁于火,但很快便复建起来,一切恢复如常,甚至其之雕梁画栋更胜从前。

《金史·移刺履传》云:“世宗崩,遗诏移梓宫寿安宫。”此文说,金世宗驾崩前曾特别留下遗诏,要求将他的梓宫安放在寿安宫,即万宁宫。金世宗完颜雍是金朝的第五位皇帝,在位于1161年—1189年。此期间他实现了史家盛称的“大定盛世”,不但开创了金朝的盛世,也开创了金中都的盛世。他死前居然遗诏停柩万宁宫,足见他对该宫的恋恋不舍。虽然他的遗诏由于于礼不合而未能实现,但不言而喻的是,万宁宫的地位在金帝的心目中早已不亚于皇宫,甚至已超越皇宫。

金世宗之后,其孙金章宗完颜璟继位。《日下旧闻考》云:“琼华岛周围计二百七十四丈,旧有广寒殿,相传为金章宗时李妃妆台遗址。”此文所言“李妃”,是金章宗的元妃,即史上大名鼎鼎的李师儿。此女因家人获罪被没入宫中,后因才貌双全被金章宗纳为妃,后又封为元妃。因为备受章宗宠爱,李师儿虽然出身卑微,一家人却因此而鸡犬升天,权倾朝野。章宗驾崩后,李师儿还曾参与朝政,与完颜匡等共拥卫绍王为帝。就是这样一位地位相当皇后的宠妃,居然不住皇宫而住琼华岛,恐怕也只能用“金屋藏娇”来解释,而这个“金屋”,就是琼华岛上的广寒殿。金章宗一向是以铺张、奢靡著称于世的,但《金史·章宗二》记载: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年)“命减万宁宫陈设九十四所”。奢靡如金章宗,竟然也不得不裁减万宁宫的陈设,而且一次就裁减了94处,足见当时万宁宫的华贵奢靡已到了何等程度。

金亡后,这座风光旖旎、胜景无限、华贵大气的万宁宫,这座山水俱佳、风水鼎盛、帝王专属的万宁宫,怎么可能不被新的统治者所青睐呢?据《元史·世祖一》记载,忽必烈刚刚登极大汗之位,便于“是冬,驻燕京近郊”,紧接着又于中统元年(1260年)12月“帝至自和林,驻跸燕京近郊”。忽必烈当时驻跸的“燕京近郊”,就是金中都东北郊的万宁宫。忽必烈敕令“城大都”(《元史·世祖本纪三》。)是在至元四年(1267年),而他频频驾临万宁宫比这早了整整七年,足见他对万宁宫的情有独钟。尤有甚者,同样也是在确定“城大都”之前,忽必烈就开始精心打造这座景态万状的琼华岛。

《元史·世祖本纪三》记载,至元二年(1265年),用整块大玉雕琢的精美玉瓮“渎山大玉海”制作完成,忽必烈下令“敕置广寒殿”,把这个稀世珍宝放进了琼华岛的广寒殿。过后不久,至元三年(1266年)夏四月,“五山珍御榻成”,忽必烈又降旨把这个奇珍异宝放到了琼华岛广寒殿。如此这般地一再把天下奇珍聚集于琼华岛,忽必烈对琼华岛的钟爱可谓无以复加。光是汇集天下奇珍还不够,忽必烈决心把琼华岛打造得更加绮丽动人。《元史·兵志二》载:至元三年五月“帝谓枢密臣曰:‘侍卫亲军,非朕命不得发充夫役。修琼华岛士卒,即日放还。’”此文说,忽必烈觉得把自己的侍卫亲军都打发去修筑琼华岛似为不妥,于是敕令把亲军召回。由此看来,忽必烈甚至一度把自己的贴身警卫都投入到琼华岛的修建工程中了,可想而知此外投入的民夫兵丁更不知凡几。

以上诸事,都发生在至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决定建大都之前。于是,当忽必烈决定“城大都”时,会以哪里为中心呢?当然是以琼华岛为中心了,舍此岂有它哉!单说那个早在至元二年就被“敕置广寒殿”的渎山大玉海,高70厘米,口径135~182厘米,膛深55厘米,可盛酒722升,是忽必烈专门用来宴飨群臣的。为什么要把这个大玉海放在广寒殿呢?不就是因为这里是忽必烈召见百官的地方吗?不就是因为这里是忽必烈大宴群臣的地方吗?在忽必烈的心中,琼华岛的广寒殿早就是他的皇宫正殿了。

元末明初陶宗仪《南村缀耕录》称:“未几,金亡,世皇(忽必烈)徙都之。至元四年兴筑(万宁宫)宫城,山(琼华岛)适在禁中,遂赐今名云。”细审此文,从中透露出了三点信息:

一是忽必烈亲军于至元三年投入的琼华岛建设工程,至少持续到了至元四年,此即文中所说的“至元四年兴筑宫城”;

二是新修的元大都皇城是以琼华岛为中心建造的,这由“山(琼华岛)适在禁中”一语便可知晓;

三是金的琼华岛到元朝时改称“万寿山”或“万岁山”,而从“遂赐今名云”一语看,这名字是忽必烈敕赐的。

这三层含义中,最重要的就是“山(琼华岛)适在禁中”这句话。它说明,在元大都选址时,就是以琼华岛为宫禁的中心的。

忽必烈营造的元大都城有三重城垣:最外是大城,中间是皇城,最里是宫城。大城是整座城的轮廓,宫城是皇帝临朝听政和居住的地方,这都是显而易见的。而在宫城之外、大城之内,还有一座不大为人关注却在历史上有着极重要地位的特殊城池,这就是皇城。

考古工作已经探明,元大都的皇城位于全城的正中偏南,整体平面大致呈方形,四周围以红墙。这是座拱卫皇宫的城池,更是皇家独享的宫廷禁地,共有15座城门,南墙正中是棂星门,位置就在今故宫午门附近。


元大都皇城。《北京城的历史密码》插图

皇城里位置居中的不是宫城,而是皇家御苑太液池。修建皇城时特意开凿了一条专用水道,把西北郊的玉泉山水引入湖中,以保证湖中永远清水涟漪,水波荡漾。宫殿建筑有四大群,分别建在太液池的东西两岸。位于东岸的是宫城,位于西岸的是兴圣宫、隆福宫和太子宫。东岸的宫城是正宫,位置略偏南,正对棂星门。西岸的三大宫殿群以兴圣宫居北,主要供皇后、嫔妃居住;隆福宫、太子宫居南,前者主要供太后居住,后者主要供太子居住。女性在蒙古族中的地位高于汉族女性,皇后可与皇帝并坐临朝,后妃亦可单独占据一两个宫区,所以元大都皇城就形成了以太液池为中心、四大宫分列两岸的格局。

太液池的核心部分即万寿山,此即琼华岛。经过忽必烈的精心打造,这座小岛成了艳盖京华的绝美景观。在《马可·波罗行记》一书中,这个意大利人是这样形容这座小山的:“北方距皇宫一箭之地,有一山丘,人力所筑……山顶平,满植树木,树叶不落,四季常青。汗(忽必烈大汗)闻某地有美树,则遣人取之,连根带土拔起,植此山中,不论树之大小。树大则命象负而来,由是世界最美之树皆聚于此。君主并命人以琉璃矿石满盖此山,其色甚碧,由是不特树绿,其山亦绿,竟成一色。故人称此山曰绿山,此名诚不虚也。山顶有一大殿,甚壮丽,内外皆绿,致使山树宫殿构成一色,美丽堪娱。凡见之者莫不欢欣。大汗筑此美景以为赏心娱乐之用。”由马可·波罗的描述不难想见,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元大都皇城都苍翠如黛,宛若仙境。

综合以观,如果不是以简单的几何学概念言之,而是以整个布局的宏观态势言之,灼然可见整个元大都就是以皇城为中心的,整个皇城又是以太液池为中心的,而整个太液池则是以琼华岛为中心的。换言之,正是因为忽必烈首先选中了琼华岛,才营造出以其为中心的太液池,又构建出以太液池为中心的元皇城来。所以毫不夸张地说,琼华岛就是整个元大都新城的“定心石”。

琼华岛依旧处在整个明皇城的核心部位

除了风光绮丽外,不能不提到的是,以琼华岛为整个元大都新城的“定心石”,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新城的水资源问题。从先秦时期的蓟城开始,直到辽的南京城和金的中都城,二千多年的北京城都是在今莲花池以东的同一个地点上发展起来的,城市供水主要靠城市西部的西湖水系,此即今广安门外的莲花池水系。到了金朝末年,莲花河水逐渐萎缩,污染日益严重,已无法满足一个更大规模都市用水的需求。而琼华岛一带水面开阔,水源充沛,更有高梁河水系和玉泉山泉水源源不断汇入,可以有效保障超级大都市和宫廷的用水。于是正如侯仁之教授所言:“从中都旧城迁移到大都新城,实际上也就是把城址从莲花池水系迁移到高梁河水系上来。”

明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城址的位置未变,大城、皇城、宫城三城相套的格局也丝毫未变。明朝初年把原来的元大都北城墙向后撤了五里,缩回到今德胜门、安定门一线,明成祖年间又将元大都南城垣向南推进了二里,延伸到今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一线。这样一盈一缩,导致明皇城也发生了些许变化。明末清初孙承泽《春明梦余录》云:“至永乐十五年改建皇城于东,去旧宫可一里许。”向东仅位移了一里许,足见明皇城基本还是在元皇城的位置上,发生的变化微乎其微。

明初承袭南京之制,把北京的宫城和禁垣统称“皇城”。明神宗万历朝重修《大明会典》,把宫城改称“紫禁城”,把禁垣称为“皇城”,这样才把二者区分开。在皇城的位置稍稍向南和东作了偏移后,不可移动的太液池当然就从元皇城的正中心,微微向西做了位移,变成了与紫禁城并列于明皇城的正中间。但仍然保持未变的是,琼华岛依旧处在整个明皇城的核心部位。


明清皇城。《北京城的历史密码》插图

明皇城是和紫禁城同时起建的,都建成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这是一座全封闭的城池,四周围以高大的皇城墙,墙身为红色,高一丈八尺,东西长2500米,南北长2750米,占地总面积6.8平方公里。四墙各有一门,皇城北门是北安门(清代叫地安门),东门是东安门,西门是西安门,南门是大明门(清代叫大清门,民国叫中华门)。总体上看,明皇城的格局及功能与元大都皇城完全相同,位置也基本未变,但其内部的布局却大有改观。

首先一点,明的紫禁城是在元宫廷的废墟上重新起建的。当年明朝大军围攻元大都时,元顺帝仓皇北遁,元皇宫几乎毫发无损地落入明军之手。但为了去除前朝的“王气”,明太祖朱元璋仍下令把元大都皇城内太液池东岸的宫城全部铲平。此后明成祖决定迁都北京时,便在此废墟上重新建起了一座新宫城。

“左祖右社”是皇城内的一个极重要组成部分,而元皇城虽然也是太庙在东、社稷坛在西,但各在齐化门、平则门以内,与宫城相距甚远,并且不在同一条轴线上,明显不合《周礼·考工记》所说的“左祖右社”规制。明北京皇城的太庙、社稷坛则按儒家经义做了调整,严格对称在紫禁城正前方的左右两侧,烘托出了以族权、神权护佑皇权的意境。

明廷在拆除元宫城时,特意把大量瓦砾泥土堆积在紫禁城玄武门之北的中轴线上,由此形成了一座人工堆砌的小山。此处原是元皇城重要宫殿延春阁的所在,在这里堆出一座人造山峰,显然也有以此“镇山”来压制前朝“风水”的意思。此山原称“煤山”“镇山”,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改称万岁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改称景山。

在明皇城中,元的太液池不仅得以保留,而且仍是皇城中最重要的皇家御苑,称西苑。当时为了适应宫城东南移的需要,在元太液池的基础上又向南开挖了一片水面,此即南海。明后期以太液池上的两座石桥为界,将原来的“西海子”划分为三个水面,金鳌玉蝀桥以北为北海,蜈蚣桥以南为南海,两桥之间为中海,由此合为“三海”。

明皇城内还有其他许多重要建筑,例如中海之西的万寿宫建筑群,原是永乐十四年(1416年)建造的西宫,后改名永寿宫。嘉靖四十年(1561年)永寿宫失火焚毁,重建后改称万寿宫,亦称西内,嘉靖晚年曾长居于此。另在皇城的东南隅建有皇史宬,落成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这是明皇家的档案馆,存放着皇家的“圣训”、实录及玉蝶等,系仿照古代的“金匮石室”建造。它的主体建筑全为整石垒砌,殿内大厅无梁无柱,既能防火防潮,又能防虫防霉,而且冬暖夏凉,极有利于保存档案文献。皇城内还在南池子一带建造了一处“南内”宫苑,另在西安门内建有明皇家的道教建筑“大光明殿”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在明皇城的大小宫殿间,另有名目繁多的为帝王服务的衙署司局,包括十二监、四司、八局等,号称“二十四衙门”。它们塞满了明皇城的各个角落,此外再加上各类服务设施和储物仓库等,便构成了一个只为皇家服务的全封闭皇城。

今日的琼华岛是北海公园的中心

清北京的皇城基本上延续了明皇城的格局,特别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如紫禁城、太液池、景山、太庙、社稷坛等,统统一仍旧贯。此期间发生的一个最大变化是,正如《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三十九所载:“皇城之内,前明悉为禁地,民间不得出入。我朝建极宅中,四聪悉达,东安、西安、地安三门以内,紫禁城以外,牵车列阓,集止齐民。稽之古昔,前朝后市,规制允符……”,即清廷对原来的全封闭皇城做了些许调整,增设了一些向社会开放的功能。其前提是,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挥师入关后,强制推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北京城市人口迁徙,把原来内城的所有汉民迁至外城,内城专供旗人居住。这样一来,皇城位于整个内城的中心,四周八旗环绕,整座内城都填满了“自己人”。这使紫禁城的安全系数大为提升,皇城原有的护卫功能大大减弱,于是向周边做些局部开放也就顺理成章了。

此外清廷对前明的皇城衙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也为皇城面貌的转变提供了基础性条件。这场变革始于康熙朝,主要举措是将皇城的部分服务功能“市场化”,“俱派民间”。此事见载于清人陈康琪的《朗潜纪闻》,其云:“至世祖皇帝登极,始悉除之。紫禁城内一切工作,俱派民间,今皆现钱雇觅。明季宫女至九千人,内监至十万人……今则不过四五百人而已。”这一裁减果然大见成效,原来明皇城内的“二十四衙门”及其“内监至十万人”“宫女至九千人”等,一下子裁减至“四五百人而已”。这四五百人统归清内务府管理,人数虽然大大减少,效率却不降反升。

清皇城腾退下来的场地和“办公用房”,后来大多改建成了寺庙。如尚衣监改为玉皇庙,司设监改为慈慧寺,内织染局改为华严庵,秉笔直房改为福祐寺,汉经厂改为嵩祝寺,惜薪司改为慈云寺等。此外再加上明代保留下来的社稷坛、太庙、大高玄殿、大光明殿等,乾隆中期皇城内的各类庙宇已达70余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还在万寿宫旧址上建造了一座天主教堂,使皇城内的各大宗教一应俱全。

清廷对皇城的又一改革,即将皇城内的一些建筑改造成住宅。这当然不是普通人的住宅,是专供王公大臣及内务府的上三旗包衣家奴居住的宅邸。随着住宅的逐步增加,清乾隆时甚至连商铺也在皇城内有了一席之地。据清乾隆时期《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的描绘,当时东华门大街两侧店幌高悬、商肆林立,车马行人熙来攘往,川流不息,这就是清皇城内的商铺一条街。当然,皇城内并非“尽给居人”,其中有相当部分仍不准外人出入。事如清陈宗藩《燕都丛考》所云:“皇城以内,外人不得入,紫禁城以内,朝官不得入,奉事者至午门而止。”特别是太庙、社稷坛、西苑三海、景山等,更是与世隔绝的皇家禁地。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倏忽间,由至元十一年(1274年)春正月忽必烈“始御(元大都)正殿”起,到清朝末年已近六个半世纪。此期间从元皇城的一山一水映宫阙,到明皇城的冠盖如云伴孤君,再到清皇城的红墙平添烟火气,北京皇城一时一个图景。但在世事变幻中,始终不变的,就是那个琼华岛,就是那方“定心石”。辗转至今,海还是那个海,岛还是那个岛,甚至连名字也还是那个名字,只不过早已物是人非。

今日的琼华岛是北海公园的中心,岛上遍布殿阁亭台,依旧宛若仙境。清顺治八年(1651年)始建的白塔位于岛的最高峰,塔身呈覆钵状,上为两层铜质伞盖,顶上设鎏金宝珠塔刹,下筑折角式须弥塔座,塔身耸峙,巍峨灵秀。有一首尽人皆知的歌曲这样唱道:“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首歌唱的,就是这塔、这海、这红墙。按照塔前建寺的原则,顺治帝还在琼华岛的南坡建造了一座白塔寺,于乾隆八年(1743年)重修后更名为永安寺。这座地处皇城的寺庙极具皇家气派,所有殿顶皆覆以黄绿色琉璃瓦,殿脊上还刻有龙形图案,观之宛如宫阙。


北海永安寺法轮殿。

经过从辽南京以来历朝历代的精心打造,雍容典雅、仪态万方的琼华岛可谓芳华尽染,精美绝伦。但看起来它还缺少一块碑记,标明这是北京城的“定心石”。如果当年不是以它为基点选址,恐怕今天的北京城就未必是这座北京城了。正是一个定心石、一条中轴线,以及一幅由《周礼·考工记》描绘的平面图,铸就了今天的大北京。

原文作者/王光镐

整合/何也

编辑/罗东

校对/柳宝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孩子心里,亲人的“排序”是这样的,不管你是妈妈还是奶奶

孩子心里,亲人的“排序”是这样的,不管你是妈妈还是奶奶

十点读书
2025-11-10 19:34:38
屁股大也能穿出高级感!紫色紧身裤搭配浅灰上衣,曲线美轻松拿捏

屁股大也能穿出高级感!紫色紧身裤搭配浅灰上衣,曲线美轻松拿捏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1-06 17:36:17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财经三分钟pro
2025-11-05 13:58:59
和赵德胤恋情真相大白5个月,赵丽颖近况曝光,冯绍峰当初没说错

和赵德胤恋情真相大白5个月,赵丽颖近况曝光,冯绍峰当初没说错

素衣读史
2025-11-10 14:46:49
张颂文凌晨救人,获赠锦旗

张颂文凌晨救人,获赠锦旗

封面新闻
2025-11-11 15:57:04
丁俊晖也没想到,28岁赵心童再破“天花板”,让整个台球圈沉默了

丁俊晖也没想到,28岁赵心童再破“天花板”,让整个台球圈沉默了

梅亭谈
2025-11-10 14:28:49
广东淘汰辽宁!4人上双,沈梓捷制霸内线,胡明轩周鹏影响节奏!

广东淘汰辽宁!4人上双,沈梓捷制霸内线,胡明轩周鹏影响节奏!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11 21:16:46
新iPhone取消,明年不再发布!

新iPhone取消,明年不再发布!

3C毒物
2025-11-12 00:09:13
刘强东登上新闻联播,排面拉满了!

刘强东登上新闻联播,排面拉满了!

品牌头版
2025-11-09 15:06:05
纽约街头高甜同框!霉霉与特拉维斯牵手约会,酷飒与帅气双向奔赴

纽约街头高甜同框!霉霉与特拉维斯牵手约会,酷飒与帅气双向奔赴

述家娱记
2025-11-08 09:07:28
王晶揭刘嘉玲被绑架内幕:在大厦门口拖走,下一个目标就是李美凤

王晶揭刘嘉玲被绑架内幕:在大厦门口拖走,下一个目标就是李美凤

暖心萌阿菇凉
2025-09-30 22:08:31
分享解剖学知识,破除多年来的G点谣传

分享解剖学知识,破除多年来的G点谣传

远方青木
2025-10-25 00:06:11
2025年GDP惊天逆转!中国的真实GDP,竟然比美国多出10万亿美元?

2025年GDP惊天逆转!中国的真实GDP,竟然比美国多出10万亿美元?

墨兰史书
2025-11-11 13:20:03
王建国与爱奇艺副总裁小红结婚,后者为三档爆款节目总导演

王建国与爱奇艺副总裁小红结婚,后者为三档爆款节目总导演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0-27 02:33:04
蔡正元惹众怒,又有一人对蔡正元开火,大陆官媒正式定性蔡正元

蔡正元惹众怒,又有一人对蔡正元开火,大陆官媒正式定性蔡正元

DS北风
2025-11-11 11:58:08
安切洛蒂掌舵!卡塞米罗+法比尼奥回归,桑巴军团中场重铸铁腰

安切洛蒂掌舵!卡塞米罗+法比尼奥回归,桑巴军团中场重铸铁腰

徐徐解说
2025-11-11 16:44:43
大摩:市场低估了xAI对特斯拉的意义,FSD 14.3或将成为自动驾驶的“蒸汽机时刻”

大摩:市场低估了xAI对特斯拉的意义,FSD 14.3或将成为自动驾驶的“蒸汽机时刻”

华尔街见闻官方
2025-11-11 10:48:33
张展硕早被美媒看作中国游泳新领军人物,为什么我们后知后觉了?

张展硕早被美媒看作中国游泳新领军人物,为什么我们后知后觉了?

杨华评论
2025-11-11 16:18:32
无缘决赛!杨鸣发布会眼眶泛红,高诗岩流泪,黄金一代真要谢幕了

无缘决赛!杨鸣发布会眼眶泛红,高诗岩流泪,黄金一代真要谢幕了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11 23:42:37
国内一家5口移民新加坡,回国吃席却发现户籍没了,全家打闹派出所

国内一家5口移民新加坡,回国吃席却发现户籍没了,全家打闹派出所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1-11 13:55:30
2025-11-12 00:52:49
新京报 incentive-icons
新京报
好新闻,无止境
547106文章数 250539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上海阿姨存了近30年的钱提不出傻眼 银行:找不到底根

头条要闻

上海阿姨存了近30年的钱提不出傻眼 银行:找不到底根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亲子
手机
健康

旅游要闻

11月11日最佳情报|淄博池上镇山川如画,五龙潭公园泉清柳黄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亲子要闻

刚刚,泰诺致孕儿自闭惊天反转!顶刊BMJ证实:凶手另有其人!

手机要闻

小米10000mAh电池量产落地,REDMI中端机率先搭载,你期待吗?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