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落幕,作为全球瞩目的经贸盛会,安全有序的举办离不开坚实可靠的医疗卫生保障。记者今天从上海市卫健委获悉,上海此次以“精准、高效、便民、国际化”为核心,从资源配置、队伍建设、科技赋能到服务升级多维度发力,由6家三甲医院主导,两个医疗站24小时服务,构建起高水平医疗保障体系,彰显超大城市的治理能力与人文关怀。
现场保障提质升级,场馆内外联动
展会现场的医疗保障是守护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上海立足场馆布局与人群特征,科学设置由“华山、仁济,市一、市六、瑞金,中山”等6个市级三甲综合医院主导的医疗站。针对布展、撤展及展会不同阶段需求,2号、3号医疗站还分别提供24小时服务,确保“白天不缺位、夜间不错过”。
![]()
仁济医院负责的24小时医疗站点
巡场医疗力量的升级成为现场保障的一大亮点。5组巡场医疗组均升级为 “2医2护”配置,大幅提升隐患排查与应急响应能力。12辆监护型救护车、3辆负压救护车、3组应急处置小组,全面完成各类应急救助和处置工作,构建起“即时发现、即时响应、即时处置”的快速反应机制。
除了场馆内的精准保障,11月4日起市卫健委已组织闵行、青浦两区在会展中心外停车场等地派驻救护车,强化场馆内外联动,实现“现场处置、转运就医”的无缝衔接。与此同时,市卫健委还构建了“场馆内+场馆外+重点区域” 全域保障网络。全市面上12辆监护型救护车与20个医疗组以“定点+区域”结合的方式,覆盖重要驻地、重大活动场所及重点区域。
针对国家会展中心地铁站的大客流特点,市红十字会将服务前置,设置5个红十字救护服务点,由志愿者携带AED与救护包随时待命,为大客流场景下的人员健康筑牢“第一道防线”。
定点医院扩容,外卡支付服务全覆盖
上海还根据展会需求、展区分布及医院综合能力,新增2家三家市级医疗机构院区,截止到11月10日,场馆内6个医疗站点以及市级定点医院总数达37家(47个院区),累计提供医疗服务1600余人次,并将定点医院科学划分为五类,明确分工与诊疗要求,实现医疗资源与需求的匹配。
在服务优化上,定点医院全面落实“就诊绿色通道”等要求,完善专用标牌与引导标识,进博会持证人员可享受“优先办理”服务,缩短等待时间。同时,定点医院外卡支付服务实现全覆盖,让国际化医疗服务更具包容性与人性化。
此次医疗保障指挥中枢系统再次迭代升级,在系统中增设“往届数据对比”功能,优化站点报表模块,强化风险预警与可视化监管能力;打通医疗站、急救车辆、定点医院的数据壁垒,实现现场指挥部、医疗站、救护车、定点医院之间的联动。此外,指挥系统实时显示各类医疗资源运行情况,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医疗服务指南(中英文)》以需求为导向编制而成,特别涵盖现场医疗服务、城市医疗资源、急救科普等核心内容。
在展会红线内,设974个定位点位、1142张定位标识,细化区域划分、优化编码规则,确保救助力量能快速锁定位置,以最优路线抵达现场,为突发状况处置争取关键时间。
从现场即时响应到全域联动保障,从科技赋能的精准调度到人文关怀的打磨,第八届进博会的医疗保障工作为国际大型展会的医疗保障提供了可借鉴的 “上海经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