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走古道,我都是越走越迷茫:这路是根本是走不完的,越走越多。
当我兴冲冲的按照原来的计划走一趟,回来一整理资料,却发现旁边还有更多的路没有走。
所谓的古道并不是一条路,而是一个路网。
![]()
陇关道就是这样。
这些年我蜀道走个七七八八,就想走陇关道,作为长安西出的第一条官道,我虽然以前马马虎虎的走过,但是并没有多当回事。
![]()
这次算是比较认真的走了一遍,查找了不少资料,于是就有了很多新的认识。
一、萧关道和陇关道
严格的来说,萧关道也算是陇关道,都是翻越陇山通往西域的道路,萧关道是沿着泾河川道一路向上,翻越陇山的北段,现在叫做六盘山,沿路过的地方有彬州泾川平凉,然后再分为几条路,北线过固原,南线往兰州。
![]()
这条道路因为有一个著名的萧关,所以命名。
陇关道是从凤翔往西,沿着千河,一路过千阳陇县,然后翻越陇山到达现在甘肃的张家川,一路往兰州方向。
![]()
其实还有一条“南由道”,这是宝鸡和天水之间的一条捷道,如果去过宝鸡“大水川”那个景点的人,应该都知道那里有个南由古城。但是因为道路不好走,并不是常规线路。
二、说说陇海铁路的“盲肠”
坐过宝鸡到天水铁路的人都知道:不是穿洞就是过桥。(其实现在这段高速也是如此)
![]()
全长153公里,设隧道120余座、桥梁97座。
这段铁路最早修建于1939年,1945年草率完工但无法正常通车。一直到建国后1950年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正常通车。
即使如此,这条铁路沿线滑坡、泥石流频发,曾被称为陇海铁路“盲肠”段。
![]()
现代工程力量下都是如此,更别说古代在这里修路了。
古道一般都是沿着河流的方向修建,萧关道和陇关道就是如此,但是泾河千河的主干渭河,两千年来,并没有成为一条便捷的大路。
所以,从长安城西出,基本上是不会沿着渭河河道行走的。
![]()
即便是现在的连霍高速,西边也没有沿着渭河河道修建,那一段渭河河道地质条件太复杂了。
三、凤翔千阳陇县“千陇古道”
有人说过:如果当年陇海铁路要是途经凤翔而不是宝鸡,那么现在的“宝鸡市凤翔区”可能就是“凤翔市宝鸡区”。
凤翔原来是西府的交通中心枢纽。
![]()
凤翔位于“千渭之会”,不管是最早的周人还是后来的秦人以及后来的汉唐宋元,这里一直是关中平原西部最重要的城市,为京西重镇。
凤翔府西通陇州,南接散关道,东北经麟游、奉天通邠州,为交通枢纽。不说南下太白北上灵台,从凤翔往西北沿着千河河道,或水运或陆行,算是陇关道的起点。
![]()
千阳得名“千水之阳”,就在千河边上,从千阳到陇县境内,就是著名的千陇古道,其实就是陇关道。
有资料说千陇古道是由回中道、陇关道、咸宜道三条分支构成,其实也就是陇关道的三条分支。
![]()
回中道是从陇县往华亭方向走,过新集川而入甘肃华亭,有记载秦始皇出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道,建回中宫;汉武帝行幸雍,通回中道,逾陇山登崆峒;唐太宗行幸陇州,猎于陇川(今陕西陇县火烧寨)。
要是我们现在前往龙门洞景区,这段路是可以走一段的。
![]()
所谓陇关道是狭义的,从陇县县城出发,经曹家湾、固关翻越陇山与陇右相通,汉初这里设陇关,后改名大震关,后来这里设置安戎关,原先的大震关就成了固关(故关)。
这条路也有两个主要的支线,一个是秦家塬古道,从固关镇上到秦家塬高山草甸草原后,沿樊河向下,到河峪村,再至恭门镇。
另外一条就是从固关镇上老爷岭,翻过陇山后到马鹿镇这是陇关古道的核心区,长度不足50公里。
![]()
在三国、东晋、唐朝时期诸多战事,都是经陇关道翻越陇山的。杜甫当年也是从这里翻越陇山前往秦州,边塞诗人岑参所写:“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在唐代由长安到天水,这里是重要通道。
![]()
严格来说,咸宜道是陇关道的一条支线。咸宜道始建于明,取代了陇关道地位,也成了商品集散地。
这条路其实就是在固关镇的南边一点,是直接翻越高寒川前往张家川马鹿镇,和陇关道汇合,算是陇关道的支线吧。
![]()
四、陇关道现状
这次我从西安走高速,直接到陇县,先是前往固关镇。
固关镇就是原来“大震关”所在地,从这里原来可以直接翻越陇山,从老爷岭或者高寒川过去到张家川的马鹿镇。
![]()
现在的水泥小路经常封闭,但是已经开始修建了一条新路,只是还没有完全打通。
我从张家川的马鹿镇从西往东到达了老爷岭,基本能确定这条路就是从固关镇过去有一段拔高很快的地方,大多数地方道路还是比较缓的。
![]()
北面前往新集川镇的路不通,中间是景福山,要从其他地方绕行,但是从新集川前往华亭的道路还是可以通行。
曹湾村往西就是咸宜村,这里就是咸宜关所在,以前从这里可以上高寒川直接翻越陇山,现在路也不通。
![]()
不过从天成镇往西南有一条省道陇三路,途径关山峡谷和关山牧场,翻越陇山后到达张家川的马鹿镇,中间还经过著名的长宁驿。
![]()
这条路史书上记载很少,比较绕远。
陇山西面的张家川
陇山西面的张家川有两个重要的地方:马鹿镇和恭门镇。
![]()
我在马鹿镇住过一晚上,从这里前往老爷岭高寒川都很方便。另外马鹿镇西南的冯河牧场也可以前往清水县前往天水。
恭门镇也是陇关道翻越陇山后各种道路的汇聚点,目前张家川打造的“风车天路”,基本都是沿着原来的老路走的。
![]()
张家川也是四通八达的地方,往北到庄浪,南到天水,西到秦安通渭,其中往西一点儿就是大名鼎鼎的陇城镇(古称略阳),这里也是三国时候街亭古战场所在。
![]()
宋、元、明代时陇关道仍为官驿大道,到了清代,通往甘肃、新疆的官驿改行萧关道,,特别是1872年左宗棠开始修筑西兰大道,这条路基本上是沿着萧关道行进,传统的陇关道就渐渐成为了历史。
![]()
民国在此基础上修建西兰公路,1935年西兰公路正式通车,解放后西兰公路并入312国道。312国道是中国的一条东西交通大动脉,起点为上海,终点为新疆霍尔斯口岸,全程4967千米。
后来修建高速公路,也基本上绕过了陇关道。
![]()
隋炀帝经青海西巡张掖,唐玄奘去“天竺(今印度)”取经,文成公主西行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杜甫、岑参、王维、高适……千百年来,不知道陇关道走过多少名人。
现在,陇关道除了游人,已经失去了交通干线的功能,只有一些历史遗迹和地名,还能让人发思古之幽情。
![]()
我这次匆匆而过,虽然对陇关道有了更多的认识,但同时也留下很多遗憾,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去,比如著名的张棉驿,比如老爷岭上的古道遗迹。
以后有机会,还是要再走走这条古道。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