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山微文明
文明 / 资讯 / 热点 …
![]()
为期两天的沉浸式学习,一场专业与温度的双向奔赴!11月7日至8日,仓山区螺洲讲解员队伍素质提升专项培训在螺洲古镇圆满收官。该活动由仓山区文体旅局、仓山区旅发中心主办,螺洲镇、仓山区文投集团协办。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原福州晚报副总编辑、高级记者刘琳,文博专业副研究员、文物博物馆员、资深讲解员万晶迎,革命英烈纪念园管理中心讲解员、“金牌讲解员”陈喆源等老师授课。来自螺洲镇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导游协会导游员、学校志愿者们齐聚一堂,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理论学习与实地实操,在专家讲师的悉心指导下,淬炼讲解功底、提升服务素养,为仓山区旅游服务注入全新活力。
![]()
刘琳老师以《吴石事迹讲述要点与原则》为开篇课程,结合吴石将军的生平事迹与历史背景,深入剖析了红色人物讲解的核心要点:讲述吴石事迹需坚守“真实、庄重、感人”的原则,避免过度渲染或信息偏差,通过平实而有力的语言,让红色记忆直抵人心。学员们认真记录、积极思考,对红色人物讲解的专业性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
![]()
紧接着,万晶迎老师带来了《如何提升 打造有温度的讲解》课程。如果说刘琳老师的课是“史实基石”,那这堂课便是“情感桥梁”。万老师从“倾听需求、融入情感、灵活互动”三个维度,分享了打造有温度讲解的实用技巧,通过案例分析与现场模拟,引导学员们体会“温度”在讲解中的重要性,学员们纷纷表示,这堂课让他们明白,优秀的讲解不仅要“讲得对”,更要“讲得动人”。
![]()
![]()
![]()
![]()
![]()
![]()
陈喆源老师的《传承红色基因 讲好红色故事—红色题材稿件的创作》课程,为学员们打开了红色讲解的创作思路。他从选题、立意、结构、语言四个方面,详细讲解了红色题材稿件的创作方法,结合优秀红色稿件案例,陈老师逐一拆解创作技巧,鼓励学员们挖掘螺洲本地红色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讲解内容。这堂课让学员们从“会讲”向“会创”迈出了重要一步。
![]()
在“基本功训练课”上,万老师带领学员们进行开嗓、练气、吐字等基础练习,纠正发音误区,提升语言表达的清晰度与穿透力;随后,她详细说明了讲解时的站姿、走姿、手势等肢体语言,通过现场示范与一对一指导,帮助学员们塑造专业的讲解形象;最后,万老师围绕接待礼仪注意事项,从问候语、引导方式到应急处理,逐一拆解服务流程中的细节要点,让学员们明白,专业的讲解服务不仅体现在语言上,更渗透在每一个行为举止中。
![]()
![]()
![]()
![]()
![]()
![]()
陈氏五楼实地教学课上,万晶迎老师的《陈氏五楼实地讲解学习 进行示范讲解》课程,让理论知识真正落地生根。在陈氏五楼的亭台楼阁间,万老师结合建筑特色、历史典故与文化内涵,进行了全程示范讲解。每到一处,万老师都会停下来分享讲解技巧,如何根据场景调整语速,如何用环境氛围烘托讲解内容,如何引导听众关注细节。学员们紧随其后,边听边记、边学边练,在实景中感受讲解的节奏与魅力,将前一天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
最后一堂总结指导课上,每位学员都提前准备了讲解内容,依次登台展示培训成果。有的学员聚焦陈氏五楼的历史文化,有的学员讲述螺洲的红色故事,有的学员结合培训所学,打造了有温度的特色讲解。万晶迎老师认真聆听每一位学员的展示,从语言表达、肢体动作、情感融入、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一对一精准点评,既肯定了学员们的进步,也指出了需要改进的细节。针对性的指导让学员们茅塞顿开,也让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
![]()
![]()
![]()
![]()
从红色史实的精准把控到有温度讲解的情感融入,从红色稿件的创作技巧到服务细节的规范雕琢,从室内理论学习到实地实操演练,此次培训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升了仓山区螺洲讲解员队伍的专业素养。未来,仓山区螺洲镇的讲解员们将带着此次培训的所学所悟,以更专业的能力、更饱满的热情、更细致的服务,向每一位游客讲述螺洲的历史底蕴、红色基因与文化魅力,让讲解成为仓山旅游最动人的名片!
![]()
稿件来源:仓山旅游 综合编辑:仓山微文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