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衡水日报)
转自:衡水日报
在秋意渐浓的十一月,河北廊坊“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访客。19位银发学员在梨花教育的组织下,走进这座戏剧之城,开启了一场融合文学、戏剧与美学的深度文化探索。当16道融合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光影的“中国门”在面前次第展开,他们不再是普通的观光客,而是以“共创者”的身份,开启了一段难忘的文化之旅。
![]()
![]()
意外圆梦:从学习者到表演者
66岁的杨丽萍带着满满一箱学习设备来到戏剧幻城,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次常规的课程学习。“想着无非是听听课、学些理论”,她坦言最初的期待并不高。然而,当穿上绣着缠枝纹的戏服,站在专业的剧场舞台上练习走位时,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奇与激动。
杨丽萍对朗诵与阅读的热爱,早在少年时代便深深扎根。“我才十几岁的时候,就特别爱读手抄本,学校里的朗诵活动更是场场不落。”她回忆道。如今,在梨花教育的专业引导下,这份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兴趣愈发走向专业——她开始系统学习有声书录制的“声音百变”技巧,而此次红楼游学,恰好为她的热爱搭建了一个璀璨的实践舞台。
![]()
作为拥有丰富培训行业经验的从业者,杨丽萍也对本次游学给出了中肯评价。她认为活动的食宿安排远超预期,“游”的环节组织得井然有序、亮点十足,尤其是演员体验环节,更是让她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杨丽萍的经历,正是梨花教育“研学+展演”创新模式的生动缩影。这一模式精准搭建起一座桥梁,深刻回应了银发群体从“被动观看”到“主动表达”的深层精神需求。
![]()
“研学+展演”,银发群体的自我表达
梨花教育宋雨老师指出:“当代银发群体对自我表达和艺术创作的渴望愈发强烈,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文化接受,更希望成为文化传播的参与者。”为此,梨花教育创新构建了“情景教学-专业指导-成果展演”的闭环体系。在此次红楼之旅中,前期的线上线下教学指导构成了扎实的情景教学环节,剧场内的反复彩排提供了细致的专业指导,而最终的正式录制演出,则成为学员们展示学习成果、绽放自我风采的高光时刻。
这一创新模式的成效已得到充分验证。截至目前,依托该体系,梨花教育已成功助力超过2000名银发学员登上国家级艺术舞台,开创性地打造了“以学促演、以演促学”的银发研学新范式。
![]()
“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独特的沉浸式场景与细致入微的适老化服务,成为激发学员创作热情与参与活力的重要保障。梨花教育游学负责人李瑾老师分析道:“这里的沉浸场景对银发群体格外友好,老人们能真正穿越到《红楼梦》的经典戏剧世界中,与角色、与故事深度对话。同时,像三十五中这样还原80年代风貌的剧场,还能瞬间唤醒他们的青春记忆,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此外,景区内的大字版导览牌、随处可见的休息区以及便捷的轮椅租赁服务等一系列适老化细节,全方位确保了老人们能够“安心游、舒心学”,全身心投入这场文化之旅。
当杨丽萍和同学们在幻城的108个情景空间中悠然穿梭,用脚步丈量经典、用心灵感受文化时,他们的身影已然成为中国老龄化社会图景中一抹温暖而明亮的色彩。这场旅程,早已超越了旅游或学习的单一范畴,更是一次精神层面的突破与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它清晰地预示着一个全新趋势:在“养老”的基础需求之外,追求品质与乐趣的“享老”时代正在加速到来。对杨丽萍而言,这次游学或许只是她晚年精彩生活的一个开始。正如她所说:“我会一直沿着学习的道路走下去,不断尝试新事物,让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充满惊喜与可能。”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