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胖东来发布了最新的销售数据,宣布今年营收正式突破200亿大关,提前50多天完成了全年销售目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几天之前另外一家著名的零售企业“山姆会员店”却由于APP改版和人事变动而陷入用户的讨伐。
在中国零售业,山姆、胖东来常被并称为行业标杆。于东来本人也曾多次表示,与山姆等国际巨头相比,胖东来“不是若干年的问题,是很久很久的问题”。
但2025年,发生在两者身上截然不同的新闻,让很多人认为于东来过谦了。
01 从“山姆味”到“阿里味”?
2025年以来,山姆会员的体感正在发生微妙而清晰的变化。
起初是7月,货架上出现了好丽友、卫龙、徐福记这些“大路货”品牌,这让习惯了山姆严苛选品的会员感到一丝冒犯。
紧接着,APP的改版引爆了更大的争议:以前清爽的白底实拍图被AI生成的“艺术照”取代;生鲜区的生牛排直接用煎好的成品图展示,让消费者一度怀疑自己误入了熟食区;配料表和供应商信息被打码隐藏,查看详情的交互路径也变得异常繁琐。
谁该为这些问题负责?由于山姆近期刚引入阿里巴巴前高管刘鹏负责会员店业务,许多用户自然将这些改动归咎于他。好在山姆随后紧急声明,称APP改版于8月就已开始测试,才让舆论的矛头稍稍偏转。
从货架商品到APP展示,山姆在“挨骂-撤回”的循环中反复横跳。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其口头服软的背后,是走向电商化与下沉市场的坚定决心。而这,恰恰与其核心客群的期望背道而驰。
![]()
沃尔玛中国CEO朱晓静曾总结山姆在中国成功的三大关键,首当其冲的便是“精准定位中国城市中高端消费能力的家庭”。
实现这一定位的“护城河”,正是会员费。1996年,深圳第一家山姆开业,会员费150元。根据深圳市统计信息局发布的数据,1996年深圳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生活费收入为14943.48元。换句话说,这笔费用相当于深圳普通居民月均生活费的八分之一。高昂的门槛,天然地筛选出了一批高价值用户。
在过去的29年里,通过严苛的选品,山姆构建了一个由城市中产到富人组成的忠实社群。雷军曾被拍到自家冰箱存放着山姆自有品牌 Member’s Mark 牛奶、瑞士卷、蛋挞皮等商品;董明珠曾提到“平时买东西喜欢去山姆,东西靠谱,分量足”;张朝阳也被身边人提到,日常指定山姆的坚果和咖啡豆。
这种信任,源于山姆对商品近乎偏执的精挑细选。有报道称,其自有品牌Member’s Mark的单品开发周期长达1到3年。
低单价、大份量、高品质的商品是山姆续卡率超过90%的关键,许多消费者之所以愿意掏这笔钱,内心的想法希望,山姆有了这笔钱可以不为盈利而焦虑,保证商品的品质,"用会员费买一个放心"。
官方数据显示,山姆在中国的活跃会员数已突破500万,仅会员费一项,每年就能带来超过13亿元的纯利润。
这笔钱,本该是品质的压舱石。但是随着山姆走向电商和下沉市场,用户们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山姆也开始“降本增效”,用AI图取代实拍图,用国产商品取代进口商品,商品质量变差。有媒体报道,山姆已经将市场调研到上架时间缩短至半年内。
很多人都在疑惑,那个“高品质商品-更多续卡-更好商品”的良性循环,为何突然失速了?
02 山姆为什么想变?
2024年,山姆在中国的销售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以500万会员计算,人均年消费额约2万元。
这个数字高吗?要看参照物是谁。
如果和线下超市同行相比,山姆的数据相当亮眼。据估算,线下超市用户单次消费基本在 100 元左右,若按一年购物 50 次计算,年人均消费额大约为 5000 元。
但若与电商平台相比,山姆的表现瞬间就黯然失色了。
以淘宝为例,数据显示,平台会员的年均消费额约1.5万元,其中88VIP会员年均消费额更高达5万元至6万元,而目前88VIP会员已达5000万。同样,京东PLUS会员也超过3400万,年均消费水平保持在非PLUS用户的8.4倍左右,年消费额同样在5-6万元之间。总之,无论从会员规模还是客单价来看,山姆与阿里、京东都存在量级上的差距。
很显然,作为线下实体,山姆最大的局限在于物理半径,一家门店最多覆盖周边20公里,而电商则可以触达全国每一个角落。
为了突破天花板,山姆一手抓下沉,一手抓电商。
下沉的意图体现在门店扩张上。2024年之前,平均每年开设5-6家新店,2025年山姆猛然加速,预计全年新增10家门店,创下开店速度纪录,并且计划以后每年平均新开8~10家门店。
除了一二线城市之外,山姆会员店也开到了县级,苏州昆山、福建晋江、苏州张家港、金华义乌门店纷纷落地。
电商化山姆布局的更早。从2010年的官网网购,到2014年APP上线,再到与京东合作上线官方旗舰店、布局“云仓”和“极速达”,山姆的线上渠道日益完善。沃尔玛2024财年电话会透露,山姆中国线上营收占比已达48%,2025年第一季度更是增长了34%。
![]()
线上业务的快速增长,让山姆对电商市场寄予厚望,这也是其引入刘鹏的核心原因。在官方新闻稿中,刘鹏的“全渠道经验”和“数字化能力”被反复强调。
当增长的渴望压倒一切,山姆似乎正在偏离那条让它成功的航道。
03 山姆应该学胖东来?
用户们为何不愿意看到山姆引入阿里的高管?
原因很简单,他们不想看到自己喜欢的山姆沾染电商行业的弊病——大数据杀熟、先涨后降、图片仅供参考、优惠堪比做奥数、售后推诿。
“山姆的无套路、货真价实成为不堪忍受用户的避风港,但如今这个避风港也要拥抱电商,”有人说,“山姆学习阿里,那就会引进它所有的优点和问题。”
更有人认为,山姆需要的不是引入阿里的高管,而是应该学习胖东来对待员工和顾客的态度。
拿员工薪资来看,即便在一二线城市,山姆的薪资水平也远谈不上优渥。有报道称,其37%的员工月薪在4000-6000元之间,部分岗位需靠加班才能达到4000元。
![]()
在小红书上,有人表示自己去深圳山姆超市应聘,补贴后月薪才4350元,而且不交五险一金。
![]()
于东来曾毫不客气地吐槽:“山姆工资太低,员工拿不到4000元工资的企业应该关停。”反观胖东来,2025年1-2月,员工在缴纳社保后的平均工资已高达9886元。
在“对顾客好”这件事上,执着于扩张和增长的山姆,也正被胖东来远远甩在身后。
在山姆为了降本增利而发生的品质下滑现象的时候,胖东来选择了相反的道路,2025年6月,于东来宣布将关闭多家盈利状况良好的胖东来门店,包括年销售额超8亿元的生活广场店。原因很简单:这些门店的品质跟不上了,所以要主动关掉。
正是执意聚焦商品和服务,让胖东来的业绩节节攀升,从2022年70亿元的增长到2025年的突破200亿。
今年8月,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于东来给零售行业提了一个建议,“企业要在品控上多下功夫。产品不好,就改产品。把不那么好的产品下架,把值得信任的产品上架;员工能力不理想,要给员工多培训、涨工资。”
他的这个建议,山姆也许也应该多听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