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大河口城市”,上海能把集装箱堆成山,庙街却把雪堆成墙——零下45℃,一年封港九个月,破冰船来了都得排队“挂号”。
这不是“努力不够”,而是“底子太差”。 庙街背后那片621万平方公里的远东,人口只相当于半个北京,还年年往外跑。铁路?西伯利亚大干线从它家门口拐了个弯,连站都不设;想运木头,得先等黑龙江化冻,夏天好不容易熬到通航,大雾又三天两头“摸瞎”,货轮喇叭按成交响乐,码头还是空。
![]()
更惨的是1920年那把火。白俄、红军、日军三方混战,把全城烧回石器时代,档案都烧没了,重建连个图纸都找不到。沙俄当年抢地盘只是为了“到此一游”,根本没打算长线投资;苏联时期又嫌它远,把港口功能直接打包送给海参崴。庙街就像被前任拉黑的前女友,连聊天记录都没留下,孤零零在冰面上下线。
![]()
冻土也是隐形“刺客”。冬天把混凝土冻成饼干,夏天一化,地基秒变“果冻”,修条路成本是长三角的三倍;好不容易铺好,第二年又成波浪形,市政工程师年年都有“过山车”体验。
![]()
所以别再说“庙街人懒”,换谁去都得先跟天气玩命。 上海的天时、地利、人和是“满配”,庙街拿到的是“地狱模式”——历史欠账、人口塌方、交通断线、气候索命,四张鬼牌同时扣下,能活成1.8万人的小镇,已经算硬核。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