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年来,咸安区广泛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为学生们开启了一扇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窗口。学生们在欣赏与学习中,增强了对家乡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在心中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民俗实践融入课堂
10月底,市第十八小学五年级学生赴阳春园麻饼厂、幕阜山研学营地开展“寻味乡韵·实践育心”研学活动。
清晨的集合哨声未落,少年们的笑闹声就随着大巴传出校园。第一站的阳春园麻饼厂,是把“乡情”揉进烟火的课堂。
刚入大厅,暖融的麦香与芝麻香气便裹住了孩子们的感官。在老师傅的指引下,他们围坐在一起:看面团经反复揉搓后变得柔韧,看印模压出的饼胚,看烤箱里的麻饼逐渐变得金黄油亮。
“原来一块麻饼要经过‘揉’‘压’‘烤’等六道工序!”当热气腾腾的麻饼递到手中,孩子们轻咬一口,酥脆的口感里,是“家乡味道”最鲜活的注脚。
抵达幕阜山营地后,石门刺绣的针线,率先牵起了非遗的温度。绣绷铺在桌上,彩线穿进针孔,孩子们捏着绣针,跟着老师学“回针”“长短针”,起初指尖的笨拙,在一遍遍尝试里渐渐舒展——当绣布上晕开细密的纹路,有人举着作品笑:“这是我绣的‘家乡花’!”
如果说刺绣是指尖的温柔,那竹节人争霸赛,就是孩子气的热闹。竹节、棉线、纽扣在手里攒成“江湖侠客”,缠线、装臂、穿“兵器”,当自己扎的竹节人跳上长桌,“金箍棒”碰着“银枪”,桌旁的加油声裹着笑,连帮忙扶稳桌角的伙伴,都成了“侠客”的“盟友”。这一场小小的对决里,藏着手工的乐趣,更藏着“一起赢”的默契。
“希望同学们以好奇为眼、以实践为笔,在这趟旅程中学会观察、学会协作、学会感恩,把课本里的知识变成脚下的路、手里的温度。”市第十八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持续以研学为纽带,让课堂延伸向更广阔的天地,助力学生在体验中知行合一、全面成长。
非遗探索解锁智慧
近日,咸安区马桥小学组织4至6年级学生前往萝卜公社和131军旅小镇,开展了为期两天的秋季研学活动。本次活动以沉浸式体验、项目式探究为核心,让学生在行走的课堂中收获知识与成长。
开营仪式后,学生们首先走进研学教室,开启“非遗匠心”主题课程。在漂流笔袋制作课堂上,教官详细讲解大漆艺术的历史渊源与工艺技巧,学生们手持工具,小心翼翼地将漆料晕染在笔袋表面,感受传统漆艺的流光溢彩。
“我做的这个图案好看,可以留着做纪念吗?”孩子们欢呼雀跃,指尖的操作、耐心的打磨,让学生们不仅收获了专属非遗作品,更成为传统文化的“小小传承人”。
研学次日,学生们来到二十四节气景观园,化身“节气小侦探”,开启定向寻宝活动。教官为每位学生发放任务卡,任务围绕“节气知识科普”“节气小游戏”“节气问答”展开——寻找与“霜降”相关的植物、完成“春分竖蛋”模拟游戏、回答“二十四节气中属于秋季的节气有哪些”等问题。
拿着任务卡,学生们在景观园中穿梭探索,时而驻足观察植物特征,时而围在一起讨论问题答案,在奔跑与思考中,传承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与农耕智慧。此外,学生们还走进田间地头,结合秋冬时令,了解白水畈萝卜的种植特点,并参与采摘活动,亲身感受“春种秋收”的自然规律,体会劳动的价值与乐趣。
此次秋季研学活动,是该校推进实践育人的生动实践。通过非遗体验、科创探究等多元课程,不仅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更在实践中传承了传统文化、厚植了爱国情怀、提升了综合素养。
寓教于乐传承文化
9月4日,市第五小学师生们以“青花瓷”为主题,以社团课为载体进行创作,将这一古典美学融入现代教学,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创造力。带领学生穿越时空隧道,领略青花之美,感受青花瓷线描艺术的独特韵味。
课程中,指导老师带领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简述青花瓷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为学生们展示经典青花瓷作品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图案的构成元素、线条运用特点及线描画的基本技法。通过引导学生观摩、讲解、示范和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的教师冯灿把书法课带进联合教研,赢得教育同行们一片赞誉。像冯灿一样,该校众多优秀教职工以“亲近传统文化”为主题、以“一线课堂实践”为墨,书写了精彩的教育答卷。
此外,市第二小学里的糖画师傅手把手教学生勾勒花鸟,剪纸摊位前学子们剪出一张张生动图案;市泉都学校“泉语中华”民族工作坊里,民族风绘画、手工编织作品琳琅满目。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互动中深深扎根在学子心中……
“看到孩子们课堂上眼睛发亮、主动参与,我们特别放心。”不少家长表示,这种沉浸式、互动式的课程,不仅让孩子学到了知识,更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寓教于乐,让传统文化扎根青少年的心田。深秋时节,咸安各中小学纷纷用最贴近学生的方式,传递着传统非遗的温度与魅力。这不仅是教学的亮点收获,更是为同学们成长赋能的新起点。
文/图 咸宁日报记者 陈希子 陈红菊 通讯员 魏月 孙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