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礼贤与青岛九中
一段被遗忘的文化桥梁
一本书(buch)
在青岛九中的校园(Campus)里,或许少有人知,它的前身“礼贤书院”,与一位德国人的名字紧密相连——理查德·威廉,他更广为人知(berühmt)的名字:卫礼贤。
![]()
![]()
一名传教士(Missionar)
他于1899年来到青岛,初衷本是传播西方教义。然而,深厚的东方智慧(Weisheit)却让他完成了一次精神的“反向皈依”。他被儒家经典的博大精深所震撼,毅然投身于中国文化的研究与翻译(Übersetzung)工作。
![]()
![]()
“礼贤书院” 正是他这一理念的实践(Praxis)他打破当时殖民者的常规,不仅教授西学,更尊崇并传授中国传统文化(Kultur)。倡导“中西融合”。这所学府,因此成为当时一方重要的文化绿洲。
回到德国后,卫礼贤已成为中国哲学(Philosophie)的权威译介者。他翻译的《易经》、《论语》等经典(Klassiker),质量之高前所未有,深深影响了包括荣格、黑塞在内的一代欧洲思想(Denken)巨匠。他从一个文化的传递者,变成了精神的沟通桥梁(Brücke)。
一位汉学家曾评论:“卫礼贤的伟大,不在于他告诉中国什么是西方,而在于他告诉西方什么是中国。”
![]()
![]()
这段始于青岛九中的故事(Geschichte)提醒我们:真正的文化交流,从来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彼此照亮,共同成就。在当今的时代,这份“礼贤”精神(Geist),愈发显得历久弥坚。
来源 | 山青德语之声

第3558期
青岛市教育局师德师风监督电话
师德师风监督举报电话
①举报电话:66076592(工会)66076566(办公室)
②举报邮箱:qingdaojiuzhong@sina.com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