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省文旅厅组织的2025 陇东南精品旅游线路新媒体宣传推广踩线活动圆满收官!50 余位旅游达人及新闻媒体人深度探访平凉、庆阳,用镜头与文字解锁两地魅力,让陇东南的独特风采在社交平台收获关注与喜爱。
![]()
崆峒藏韵,温泉养身:山水裹文脉,康养藏韵味
作为陇东南的标志性景致,崆峒山自带“道佛双蕴” 的独特气质 —— 深秋时节层林尽染,金叶随风漫舞,古刹钟声与山间清泉相映,石刻遗迹藏于葱郁间,随手一拍都是 “天人合一” 的诗意画面。这里的崆峒养生拳更藏着传统康养智慧,刚柔并济的招式里既有武术力道,又有养生从容,成为短视频中吸睛的 “文化符号”,让 “崆峒论道” 的武侠意境深入人心。
![]()
![]()
岐伯・温泉度假区则将这份康养底蕴进一步延伸,以岐伯中医养生文化为核心,在舒缓身心的同时,让传统养生理念可感可触,为陇东南“文旅 + 康养” 业态增添了鲜活注脚。
![]()
博物馆与农耕:触摸千年陇东记忆
平凉市博物馆、灵台县博物馆里,一件件斑驳文物静静诉说着岁月沧桑—— 平凉市博物馆的远古器物勾勒出早期文明的轮廓,灵台县博物馆的商周遗存承载着古灵台的繁盛过往,每一件展品都沉淀着两地的千年文脉。
![]()
![]()
而庆阳市博物馆则以更丰富的维度呈现陇东底蕴,从民俗器物到红色文物,从史前文明到近代发展,系统展现了庆阳作为“岐黄故里”“红色热土” 的多元特质,让达人们在参观拍摄中读懂陇东南的文化纵深。
![]()
![]()
周祖陵景区与周祖农耕文化展览馆,是探寻华夏农耕文明的核心打卡地。周祖陵依山而建,殿宇恢弘,祭祀广场的古朴氛围与山间的自然风光相融,漫步其中,仿佛能触摸到周祖教民稼穑的历史脉络;农耕文化展览馆内,老犁、旧纺车、木耙等实物整齐陈列,复原的古村落农耕场景栩栩如生,从播种、耕耘到收获的完整流程直观呈现,让人们真切感受到陇东南作为“华夏农耕摇篮” 的深厚根基。
![]()
![]()
环州故城的傍晚更有一番风情:落日余晖铺满古城墙,青石板路映着灯笼微光,街巷里的民俗元素与现代设计巧妙交融,随手定格都是古今碰撞的氛围感大片,尽显故城独有的雅致与鲜活。
皮影馆内传来高亢的唱腔,幕布后艺人们十指灵动,影人提袍甩袖、活灵活现,非遗的光影魅力扑面而来,让人沉浸式感受这门千年艺术的韵味。
![]()
![]()
手工面:一碗藏着陇东烟火气
陇东南的烟火气,藏在两碗各有风味的手工面里。灵台酸汤面细如发丝、口感绵软,清亮的酸汤裹挟着纤细面条,配上鲜香浇头,一口下去酸辣开胃,满是地道陇东滋味;庆阳手工面则以弹牙劲道见长,从和面、擀面到切面,每一步都是老手艺的传承,指尖揉捻间不仅赋予面条十足嚼劲,更沉淀着陇东民俗的温暖质感。
![]()
![]()
《南梁组歌》:红色旋律里的精神共鸣
庆阳大剧院的《南梁组歌》,是整场活动的“精神高潮”。激昂的旋律、深情的演绎,把南梁精神的红色记忆具象化,每一段唱词、每一个动作都直击人心。达人们现场记录的演出片段,这场演出让陇东南的红色文化不再是书本里的文字,而是可感、可共情的鲜活力量。
![]()
![]()
山水文脉皆入画,陇东南邀你赴一场心动之约
这一场陇东南精品线游,既是一次对陇东南山水秘境、千年文脉的深度巡礼,也是一场红色精神与烟火温情的双向奔赴。从崆峒山的康养诗意到博物馆的历史沉淀,从农耕文明的古朴厚重到手工面的地道滋味,再到《南梁组歌》的精神洗礼,每一处风景、每一段故事都通过达人的镜头与文字,变得鲜活可感。
达人们发布的内容累计收获千万级曝光,让“山水+文脉+康养+红色”的陇东南特色被更多人熟知,为陇东南文旅品牌注入鲜活动能,也让这条精品旅游线路的影响力传遍全国。
如果你也被这份自然之美、文化之韵与人文之暖打动,不妨收拾行囊亲自奔赴,在陇东南的山水间读懂岁月,在烟火里感受温情。
来源 | 布拉图文旅
特别声明:
1.微游甘肃内容文章旨在宣传甘肃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由于条件所限,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所有权利人联系授权,可能出现部分原创图片或文字未署名,请联系添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