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从来都不是秘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不仅用户基数大、消费能力强,更贡献了苹果全球20%的销量和营收。
更关键的是,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体系——超90%的iPhone曾在中国生产,靠的就是这里成熟的工业体系、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高效的产业链配套。
![]()
但最近几年,苹果开始“动心思”了。不是要放弃中国市场,而是想“分散风险”,给自己找条“退路”。这“退路”主要指向印度——人口比中国还多,现在发展阶段类似十年前的中国,人口红利和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从制造端看,苹果已经把部分产能挪到了印度。今年开始,印度工厂已经能同步生产iPhone17全系列四款机型,产量占比从之前的个位数蹿到了15%-20%,还大量出口到美国。
![]()
按照苹果的规划,未来印度的产能要占到40%,和中国“平起平坐”。这步棋走得挺顺,印度制造对苹果越来越重要了。
市场端的表现更亮眼。2025年三季度,苹果在印度的手机销量直接冲进前五名,卖出了490万台,同比增长47%,拿下10%的市场份额。别看销量排第五,但苹果单价高,销售额直接冲到第一,占了28%的市场份额。算下来,印度可能已经是苹果全球第三大市场,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
这数据一出来,网上不少人调侃:“苹果这是找到‘退路’了?万一哪天离开中国,制造有印度顶着,市场也有印度补上。”
但这话也就是玩笑。苹果哪能说走就走?中国市场的体量和供应链优势,短期内根本没法替代。更别说中国一直欢迎合法经营的企业,苹果只要守规矩,在中国的发展空间只会越来越大。
![]()
其实,苹果的“分散风险”更像是一种商业策略。全球市场这么大,多布局几个地方,既能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又能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但中国市场的特殊性摆在那——用户基数大、消费升级快、产业链完整,这些都不是其他市场能简单复制的。
所以,印度市场的崛起是事实,但苹果不会因此“退出中国”。相反,它会更谨慎地平衡全球布局,既抓住印度的增长机会,又牢牢守住中国这个核心市场。毕竟,在商业世界里,没有永远的“退路”,只有不断调整的“布局”。而对中国来说,只要保持市场开放、营商环境公平,像苹果这样的企业,自然会选择留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