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上海市红十字会连续第八年组织急救力量进驻场馆及周边区域,为这场国家级大型展会提供应急救护保障。
![]()
![]()
![]()
进博会期间,上海市红十字会创新构建了“固定+流动”的立体应急救护网络,为本届进博会配置了54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值得关注的是,今年除了32台固定点位的AED外,还特别配备了22台“移动AED”,为进博会织密“流动防护网”,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四个红十字救护站也已正式投入运行,均配有专业急救物资和持红十字救护员证的志愿者。
对于“固定+流动”的立体应急救护网络”这一创新举措,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处负责人表示:“在连续八年的进博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中,红十字会的救护站和志愿者是重要的支援、补充力量。特别是今年创新引入的‘移动AED’,使应急资源的调动更为主动,实现从‘静态覆盖’到‘动态防护’的升级。卫健系统医疗救援力量与红十字应急救护力量的高效协同,让我们的进博会医疗卫生保障网络更加完善。”
![]()
根 据 配置方案,移动AED的设置覆盖各主要展馆及会展中心周边地铁等重点区域,由持红十字救护员证的志愿者随身携带。展馆内的移动AED总数达到16台,场馆外部署了6台移动AED。
其中,上海地铁2号线和17号线的国家会展中心站多个出入口,在上下午客流量高峰期间共配置5台移动AED,为参展客商和市民观众的出行之路增添安心保障;此外,上海会议保障点也配备了1台移动AED,为进博会期间相关会议参会人员等提供保障。
![]()
“此次‘固定+移动’的AED配备方案,是上海市红十字会参与进博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的一次创新探索。”上海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负责人表示,“这种‘设备跟人走’的模式,有效弥补了固定点位设备响应范围存在的盲区,使急救力量能够真正‘活’起来。移动AED的引入,不仅是设备数量的增加,更是应急救护理念的升级。”
![]()
![]()
![]()
上海市红十字会从全市选拔了110名红十字志愿者(“小红叶”),他们分别来自13个区红十字会、8家市级冠名红十字医疗机构、南丁格尔红十字护理志愿服务队、上海市红十字赈济救援队等,全员持有红十字救护员证。“小红叶”们在展会期间为海内外来宾提供应急救护、医疗咨询等服务。同时,上海市红十字会还组织了23名场外志愿者,提供交通引导、信息问询、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
![]()
![]()
![]()
![]()
红十字人以饱满的热情、专业的技能、细致的服务,全力做好展会期间的应急救护保障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第八届进博会的圆满成功贡献红十字力量。
来源:上海红十字会
本文转自“中国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