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同阳身穿黑色T恤,走路带着风,在他位于深圳南山的公司门前,一个穿着“灰色卫衣”的机器人正昂首挺胸地学着人类姿态“哒哒哒”地行走。这一幕,正是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迅猛发展的生动缩影。
从2023年底怀揣数十万元、给自己孩子留足一年学费后毅然创业,到2025年完成近10亿元融资、估值达45亿元,赵同阳与他创立的众擎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擎”)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崛起。
在全球人形机器人竞技场上,众擎创下了多个“全球第一”——从拟人直膝步态机器人到前空翻机器人。这家初创企业如何能在短短两年内从强者如林的赛道中脱颖而出?
01 十年
赵同阳的机器人梦想,早在2016年就已萌芽。“近十年来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虽然踩过无数坑,却从未放弃追逐人形机器人的梦想。”
亲人的离开让赵同阳领悟到生命虽璀璨但又脆弱、短暂,他萌发了创造一种“永恒生命”陪伴人类的念头。
自动化控制专业毕业的他,毅然选择了仿生机器人这条艰辛之路。
但当时的现实很骨感——国内仿生机器人行业在技术、资本上的支持几乎微乎其微。赵同阳不得不先解决资金问题。
2012年,他开始了第一次创业,涉足物联网行业,创办了深圳安信可科技公司。四年后,公司从最初的1个人发展到100个人,手中也有了一定的资金,他认为时机成熟,便转让股份,投身仿生机器人浪潮。
2016年,赵同阳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专注于双足机器人。但两年后他发现,双足机器人在技术上对平衡稳定性、运动软件算法等要求极高,开发难度大、成本高,难以快速落地。
他不得不转向四足机器人,2019年年底成立了多够机器人,推出了“售价不及波士顿动力机器狗十分之一”的四足机器狗,逐渐在这一领域站稳脚跟。
2020年,小鹏汽车收购了多够机器人并成立鹏行智能,赵同阳担任总经理。
然而,在大平台工作三年后,赵同阳再次做出了令人意外的决定——2023年底从鹏行智能离职,开始第三次创业。
“我觉得这么多次创业,其实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情,方向也一直没有变过,那就是做有灵魂的机器人。”
02 崛起
2023年底,赵同阳给自己两个孩子留足了一年的学费,怀揣数十万元,在深圳注册了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他解释公司名字说:“众擎就是众擎易举的意思。”
创业初期的艰难可想而知。“最初七个月是最难的,没钱,没人,没资源。”赵同阳回忆道。
但这一次,人形机器人时代的风口已到来。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正在快速进化,国内外市场都以马斯克的行动为风向标。
赵同阳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波机遇。2024年7月,成立仅半年多的众擎发布了首款EDU版双足机器人SA01,以3.85万元的“白菜价” 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SA01并非完整的人形机器人形态,主要为下半身。赵同阳对此有独到见解:“下半身是人形机器人当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而机械臂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了。”
低价策略背后是众擎对成本的精准控制。赵同阳透露:“机器人所有的零部件、核心关节均为自主研发,可以直接通过工厂生产制造,减少了中间成品采购的巨大投入。”
紧接着,2024年10月,众擎推出了全球首个拥有拟人步态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SE01。两个月后,又发布了PM01,身高比SE01矮了32厘米,主打高动态,补充了整个产品系列。
而真正让众擎引爆科技圈的,是2025年初推出的全球首个能前空翻的机器人。赵同阳透露:“前空翻给人们打开了想象的空间,人形机器人拥有无限可能。”
03 产品
在众擎实验室,身高1.38米、体重40公斤的人形机器人“小众”可以流畅地完成扫腿、出拳、跳舞、跨越15厘米高路障、跌倒爬起等一整套行云流水的动作。
“‘小众’跳舞节奏很快,就算专业舞者,也要学习一下才能跟上它的步伐。”众擎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姚淇元不无自豪地说。
与众不同的产品战略是众擎脱颖而出的关键。当大多数机器人企业还在做“弯着腰、跺着脚、碎步前行”的机器人时,众擎从创业伊始就立志不做技术跟随者。
赵同阳认为弯着腿、小碎步,颤颤巍巍走路的机器人不利于服务人类,其步态必须改变。
为寻找优雅且健壮的走路感觉,团队穿梭于街头、公园,用摄像机捕捉了两三千人走路姿势,并将这些姿势数据采集下来,对机器人进行训练。
这种对拟人步态的执着追求,最终造就了全球首个拥有拟人步态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
而众擎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其开源策略。“坚定不移的开源策略正是我们的机器人持续进化的密码之一。我们将部署代码和训练代码进行开源,吸引全球开发者共同参与应用生态建设。”姚淇元透露。
这一策略成效显著:“我们单款产品的版本迭代做到了以周计,从设计图纸到首台原型机的落地,仅需约6个月。”
04 创新
在技术路线上,赵同阳有着清晰的规划:“今年先做‘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事’,同步优化解决机器人的体能问题,还要在‘头脑发达’的角度持续探索研发路径。”
全栈自研是众擎的核心技术优势。赵同阳强调,众擎在核心零部件、运控算法等领域均实现全栈自研。
硬件上,众擎使用了噪声更低的谐波减速器,用谐波力控加上滚珠丝杆力控,这两种方案的技术难度很高。
“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几家公司可以做到在行星、谐波、直线推杆方面拥有全栈自研的能力,我们是其中之一。”赵同阳说。
软件算法方面,众擎在国内最早同时使用了模仿学习和强化学习,让机器人在运动控制方面有人一样的自然步态。
赵同阳非常重视团队建设。他从一个人开始,到八个人、二十人,再到现在的五十人,快速搭建起核心团队,涵盖本体设计、算法研发、供应链管理等全链条人才。
赵同阳笑称自己是西游记里的唐僧,论技术,可能不是行业最顶尖的,但他却擅长聚拢像“孙悟空、沙僧”这样的人才伙伴,懂得激发团队优势,将个人“长板”发挥到极致。
“我的员工必须热爱机器人行业,在技术研发上必须比别人多做一点。如果行业里70%的人都将技术做到80分,那我们就要做到95分以上,这也是我们的优势。”赵同阳说。
05 资本
众擎的迅猛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强力支持。2024年9月,众擎完成了天使轮和天使+轮共计近亿元融资。
而真正的资本盛宴是在2025年。7月,众擎正式宣布完成两轮融资,Pre-A++轮由小鹏汽车作为基石出资人发起设立的星航资本投资。
A1轮由京东领投,宁德时代旗下溥泉资本、达晨财智等跟投。这两轮融资总金额近10亿元。
有一级市场投资人士透露,目前众擎机器人估值已经达到了约45亿元的规模。
“与此同时,该公司下一轮融资也已经在陆续交割过程当中,估值水平有相当比例的增长。”
截至2025年8月,众擎的工商登记变更显示,其注册资本由约191万人民币增至约242万人民币。
更引人注目的是,包括宁德时代、多伦科技、天元智能、电广传媒、海螺水泥、中原高速等上市公司,都新增成为众擎机器人的间接股东。
06 赋能
赵同阳将众擎的快速发展归功于深圳独特的创新环境:“众擎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得益于深圳创新的土壤、强大的制造业优势,以及高效协同的供应链能力。”
深圳的产业链协同效应为众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众擎机器人所在的深圳南山区,有一个发展动能强劲的“机器人谷”。
这里分布着越疆科技、优必选、云鲸智能、普渡科技等上百家机器人研发及上下游企业,以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院所。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依靠深圳完备的供应链、产业链,我们能够快速打样、形成产品。”越疆科技市场总监谢凯旋道出了深圳机器人企业的共同优势。
当地政府也在积极开辟新场景,护航机器人企业探路。龙岗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署长赵冰冰表示:“我们已经开放了政务巡检、巡警、消防等79类机器人应用场景。”
除了开放政务场景,“我们也在帮助机器人找到更多终端市场应用场景。”
龙岗区还打造了机器人6S店、机器人剧场、机器人街区,彰显其抢占新赛道、抢抓新机遇的雄心。
“我们正在打造一个覆盖智能软件、核心零部件、整机集成、场景应用的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圈。”龙岗区副区长徐红丽说。
07 挑战
随着技术进步和资本注入,众擎正在加速其商业化步伐。
2025年9月,众擎与多伦科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公安执法、交通管理、商业零售等垂直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根据合作意向,未来三年内,将采购预计不低于2000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用于重点领域场景落地。
赵同阳透露,目前人形机器人PM01已经开启预售,每天电话不断,至少有上百个意向订单,涵盖教育、娱乐、医疗等领域。
“其中有意向客户甚至一单就准备下订数千台。”
在智能AI领域,众擎正在与生态链的伙伴积极洽谈,尤其是深圳多家头部科技企业,希望未来可以协同开发出真正的智能人形机器人。
展望未来,赵同阳预测人形机器人将经历两波爆发:“一次是当它的体能达到或超越人类水平时,第二次是具身智能涌现时。”
他预计,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商用可能会在两三年后到来,像手机、电脑、汽车一样,改变一个时代。而距离大规模进入家庭,预计还需要五到十年。
不过,众擎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国内外新老玩家都在快速迭代技术和产品,在资本输血减少前,各家都在努力实现自我造血。
作为初创公司,赵同阳深感“必须跑得快点,再快一点”。
如今,众擎机器人实验室里的“小众”已经可以轻松跨越15厘米高的路障,但对于赵同阳来说,这仅仅是开始。
“深圳的创新创业土壤让我相信,未来3-5年内人形机器人将逐步走进千家万户。”赵同阳站在深圳南山众擎机器人公司门前,目光坚定。
他曾经踩过无数坑,却从未放弃追逐人形机器人的梦想。而这一次,时代终于没有辜负他的坚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